分享

故乡的路

 城北十五里666 2018-11-22

改革开放40年· “我(家)的岁月故事”征文作品

作品编号:003


  常言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已经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的我,终于在2017年农历春节期间,回到了坐落在三峡库区丰都县许明寺镇张家沟村的老家。激动的心情,让我彻夜难眠。


  正月初三那天早上,我们搭乘二哥的越野车,从大哥家所在的垫江县城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丰垫公路以及新修的通村水泥公路,在历经了两个小时的翻山越岭之后,终于在当天中午平安地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自从在大哥家门口坐上车起,我是连一步路都没有走,不到两个小时,就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到了老家所在的村子。村里那些曾经异常熟悉的小河、山路、树木和房屋以及父老乡亲们,突然一下子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欣喜不已,兴奋不已,感叹不已。


  当我兴高采烈地站在老家的院坝里,为自己没有走一步山路却能顺利地回到故乡而一遍又一遍地惊叹之余,地处大山之中的故乡那些曾经不通公路不通汽车的悠悠往事,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村里地势最高的地方,海拔有一千多米高。村里没有一块平地,到处都是山,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怪石嶙峋,有的连绵不断。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山,让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吃尽了不通车的苦头儿。大家做梦都盼望着能早点儿修通公路,汽车能像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有朝一日开到家门口。


  由于不通车,家家户户需要卖出去的粮食、蔬菜、生猪等农产品,需要买回来的化肥、盐巴、家用电器等工业品,全靠人肩挑背扛,苦不堪言。从村子出发到县城办事,得先走三个多小时的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到乡场上,之后,得再慢慢地等待从乡场上路过的到县城的客运班车。如果运气好的话,赶上客车之后,至少还得再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颠簸,才能最终到达县城。


  也许是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实在太难行走,也许是大山里的日子实在太贫困艰辛,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清楚地记得,父亲尽管没有念过多少书,却经常给我们讲解“天下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希望我们从小就能通过自己好好读书,将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走出不通车的小山村,成为“城里人”。


  说起村里不通车的往事,真让人一言难尽,尤其是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赶车进县城念高中的往事,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学校规定只有9月1号这一天的报名时间。我们这些来自偏远乡村的农村孩子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中学,也就是位于县城的丰都中学,所以,全家人都重视得不得了,早在7月底就把被子、衣服、木箱、竹席等必需的行李打点好了,就等九月一号去县城中学报名读书。实际上,我们全家从8月31号下午就开始忙碌我上学的事情了。尽管那时正是抢收稻谷的农忙季节,父母兄姐甚至连80高龄的奶奶都已经是全体总动员在热火朝天的忙前忙后了。可是,全家人毅然还是在8月31号下午暂时停了下来,再一次“查漏补缺”,看我上学需要的行李是否都准备齐了,再一次召开家庭会议细细琢磨如何去乡场上赶车进城,包括何时起床,何时吃早饭,何时出发……


  全家人的心情,既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我考上了县中学第二天就要去正式报名读书了,沉重的是进城太不容易了,赶车太难了。我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8月31号晚上,母亲几乎一夜都没有合眼,子夜的时候才刚歇下来,过了还不到两三个小时,甚至连家里养的公鸡都还没有开始第一遍打鸣,她又起床给我和父亲做早饭了。由于行李较多,加之我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因此,父亲决定送我去赶车。父亲和我狼吞虎咽般地吃过母亲做的早饭,又各自都拿了一支手电筒,立刻挑上行李就匆匆忙忙赶路了,那时,大概凌晨四点钟的样子,连天都还没有亮,到处都黑乎乎的。等天大亮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到达乡场上平时大家赶车的地方了,其时,大概六点半多不到七点钟的样子。放下行李,父亲顾不上歇息,立即去附近打听早班车的消息了。


  大约等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翘首以盼的早班客车终于鸣着笛声开过来了。尽管隔得老远,父亲还是站在公路边不停地挥手,可是,车子连停都没有停一下,直接就从我们面前一溜烟地开走了。原来,车上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全是进城的人,根本不可能再上人了。我们没有一丁点儿办法,只有无可奈何地望着客车远去的方向叹气:早班车错过了,千万不能再错过下午的晚班车了!


  等呀等,等呀等,我们空着肚子一直从旭日东升等到烈日当头,从烈日当头等到夕阳西下,终究还是因为赶车的人太多而没能赶上进城的晚班车。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失望不已。天都快黑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来了一辆过路的客车,但是,这不是开往丰都城的车,而是从丰都出发开往邻县县城垫江的“夜宿车”,即第二天早上再从垫江返回丰都的车。


  为了避免像当天早上赶不上车的情况在第二天再次发生,父亲决定让我搭上这一趟开往垫江的“夜宿车”,尽管这要多花两倍的路费,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与同村里的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小男孩一起终于到达了垫江县城。原来,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也是第一次去丰都中学读初中,虽然他在家人的护送下天还没亮就在乡场上候车了,但最终还是没能赶上车。没有选择,我们就一起搭上了这一趟开往垫江的“夜宿车”,以求“万无一失”。刚下车,我俩就按照大人们送我们上车时的吩咐,马上就去车站买好了第二天清早开往丰都的早班车车票。幸运的是,我的大哥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位于家乡邻县垫江县城的垫江一中教书,我俩就直接投奔他去了。


  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生怕睡过了头,赶不上车。幸运的是,在大哥的精心照顾和直接护送下,我们在第二天清早六点半的时候,终于顺利地搭上了从垫江开往丰都的早班车。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我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那年春节,已经在城里工作的大哥,仍然不怕劳顿依旧按照惯例回到乡下的老家过年。由于小侄女少秋刚刚出生,还不满两岁,太小,所以,他就一个人回了老家。过完年,正月初二凌晨,大哥又匆匆忙忙地踏上了返城的山路。我们几兄妹都说要去送他,送到乡场上,送他上车,可是,大哥坚持说没有必要,根本用不着。最终,我们都没能送他上车,只把他送到了村口。说实在的,我们还是很担心大哥赶不上车,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


  那个时候,老家连座机电话都没有,更别说手机了。后来,还是大哥来信,我们才知道,他那次回垫江,非常的不顺利,他在场镇上等了一大半天都没有赶上车,眼看太阳都快下山了,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干脆横下心来,决定完全靠一双脚走。他花了十多个小时,硬是一步一步沿着公路走回了垫江。当时,他还背着从老家带回去的大米、土鸡和鸡蛋等土特产共有三十多斤重。临走的时候,他本来是不愿带这些东西的,可是,母亲硬是坚持要大哥带回去给大嫂和小侄女补补身子,最后大哥才同意带走。待他回到垫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两只脚都被活生生地磨出了蚕豆大的血泡……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二十多年的光阴亦悄然逝去。


  故乡,我的故乡,尽管在那遥远的地方,却今非昔比。昔日坑坑洼洼坎坷难行的山间小路,如今,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变成了如玉带一样缠绕在山间的漂亮的水泥路。父老乡亲们那汽车能开到家门口的夙愿,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我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此次回家,自从在大哥家门口坐上车起,我竟然连一步山路都没有走,汽车从垫江县城出发之后,就沿着水泥公路,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了位于丰都乡下的姐姐家门口。与过去那全是羊肠小道全靠人用脚一步步走的艰辛岁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据姐姐说,老家所在的镇党委政府在2017年春节前把村里到镇上的那最后一段毛坯公路完全修好了,并用水泥全部进行了硬化。现在,不仅村里到场镇上的公路完全修通了,连到附近三元、董家等乡镇的公路都连通了,出门办事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她和乡亲们在老家赶场的话,现在都很少走路去了,基本上都是坐车去,买东西卖东西都很方便,山里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值钱了。姐姐还说,如果我们现在回老家过年的话,完全不用担心山路难走了,完全可以直接坐到家门口才下车。


  在村里,我更发现,不仅通过读书考大学从而得以留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我们几兄弟是开车回家的,而且很多在福建广东重庆等地靠打工谋生的乡亲们也是开车回家过年的。那些悬挂着“闽C”、“粤S”和“渝A”字头的轿车越野车,在村里那略显狭窄的公路上穿梭往来随处可见,成为地处三峡库区大山之中的故乡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故乡的路,正一天天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正一天天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正一天天引领父老乡亲们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