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七个方法让孩子观察力非比寻常

 弓小台 2018-11-23

中国有句成语叫见微知著、明察秋毫,这说的就是人的观察力。观察力可以发现细微变化、事物的发展和不同之处,可能许多人都认为这不是太重要,但是它真的很重要。观察力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等优点。人们的观察力很奇妙,事物的多少、事情的简单和复杂程度、事情发展和走向等,都在观察范围之内。因此,通过观察和探索事物,就能发现事情的规律。观察力优秀的人,都会有很高的成就,艺术家、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等,都是这个样子的。

一个人的观察力和他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个人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俄罗斯专家根据的长期研究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普遍特点是观察力薄弱,这就是孩子们缺乏求知欲的原因。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是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开始观察了,才会根据观察的事物进行思考。孩子在上学时认真观察各种食物,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孩子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观察是智力的基础,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让孩子有敏锐的观察力十分重要,这是关系到孩子的切身利益的。


在知道孩子们进行观察时,【3号空间|为您解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观察和记录并行

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观察事物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作好记录。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家长教会孩子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情况,对于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而且还养成孩子上课爱记笔记的好习惯。可以说提髙孩子的观察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们时,不仅要让孩子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提高观察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有敏锐的关注度。

二、真实性

观察事物要注重真实性,这是观察的基础也是观察的准则。家长教育学生要说真话,做事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这是素质教育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观察就是要尊重真相,孩子的观察有时就是为了找到真相。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是为了给事物提供客观正确的答案。在父母在让孩子观察时,不要干扰孩子观察结果,让孩子为了迎合父母而弄虚作假。让孩子做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凭空乱写乱说,一切有据可依实事求是。

三、让孩子有观察的自律性

无论是什么人都有自律性,只有自律的人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父母或是老师在指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时,要不断提高孩子的自律性,把观察星空与向伽利略学习联系起来,把观察人物与学习莫泊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索各种事情的真相。家长在教孩子观察事物时,可以从下项中找技巧:

观察事物:事物的来龙去脉,即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果。

观察环境:室内的陈设、四周建筑物等的特征。

观察贵物:四季的变化,朝转的变化,阴晴的变化等。


四、有的观察兴趣

只有兴趣才会产生动力,这是培养观察力的首要条件。为了锻炼观察能力,家长必须培养和了解孩子的兴趣。一个人兴趣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观察的结果。家长要适当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会让孩子主动去探索事物的原本的本质。


五、细致性

观察东西要细致,是观察力的一大要素。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细微差别和不同之处。只有细致的观察,从而能透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其本质。孩子在观察时,比较马虎不知该怎么观察。就连大人对某些事物的观察也不精确,所以想要观察事物就要足够细心。


六、知道主次顺序

任何事情都事有头有尾,有主有次有顺序。家长在教孩子观察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题,不要被爬枝末节迷惑。同时,还要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被观察事物的相关知识。观察时要知道被观察事物的顺序,还要知道本次观察的目的。在观察时除了验证已知的结论,还要发现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


七、观察与思维结合

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要做到观察和思维互相配合,只有这样观察才有意义。家长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认真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要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家长的指导观察不是站在孩子深厚说,然后让孩子记录家长的结论。而要引导儿童从比较中发现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孩子各项思维能力向深度发展。

智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