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朝鲜的诗  蓬山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11-23

朝鲜半岛受中华文明薰陶很深,无论是新罗、百济,还是高丽、朝鲜,都与中原王朝有紧密的联繫。因而,古诗之中不乏有关朝鲜的诗句,唐代的高适、孟郊,宋代的曾巩、范祖禹,都曾有所涉猎。

  就唐诗而言,一半充满边塞诗风情,哀马革裹尸,沙场茫茫,叹征人不归,天各一涯,这是由於唐曾与高句丽、百济在半岛数次征战;另一半是离别诗、饯行诗,或是送朝廷同僚出使,或者是送使节回国,这则是因为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比较密切。观其内容,大多描写山高路远、海波兇恶、荒凉苦寒,充满对亲友的挂牵、思念。

  比如,权德舆“星辞北极远,水泛东溟广”,张籍“云岛茫茫天畔微,向东万里一帆飞”,皇甫冉“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李益“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等,都是这种主色调。沈佺期的诗,有《古诗十九首》遗风:“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列为反战文学的典範也不为过。

  高适祖父高侃是初唐名将,曾长期在辽东及朝鲜半岛镇守作战。这种家族背景令本就擅长边塞诗的他更加得心应手:“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云端临碣石,波际隐朝鲜。夜壁冲高斗,寒空驻彩旃。倚弓玄兔月,饮马白狼川。”盛唐气象,雄浑磅礴。

  清末民初名将张锡銮,是袁世凯义兄,乃文武双全的儒将。作战强悍,绰号“快马张”,而作诗亦不乏上乘之作。张长年镇戍东北,甲午战争时曾与日军苦战。当左宝贵在平壤战殁消息传来时,张锡銮作诗凭弔:“大同江上中秋月,长照英雄白骨寒。”次年清明,又有句:“幽花开白骨,红照陌头人。”悲壮兼夹淒艳,非在沙场上出生入死者,绝难有此痛彻心扉之深刻。一时广为传颂,大得国人讚赏。。

2018-11-22大公报小公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