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河区实验小学调研时的讲话 (2018年11月16日)
今天,我们关工委一行六人来到实验小学,参加了“中华魂——腾飞的祖国”读书演讲比赛,观看了“传统文化颂读”节目,参观了校园环境,还听取了校长的工作汇报,总体上感到环境非常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守纪律、懂礼貌,印入耳帘的是朗朗读书声,真的不愧是湛河区一流的小学。 接着,在学校二楼会议室,就关心下一代问题召开了由教体局、东风路小学、万和小学、高阳路小学、沁园小学、锦绣小学、开源路小学校长参加的座谈会。会上,教体局分管领导李晓燕汇报了今年以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情况汇报,各小学校长也相继汇报了学校在关心教育学生方面的特色工作和做法,还就下步工作谈了很好的打算、建议。座谈会开得热烈,氛围活跃。 最后,关工委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首先从四个方面对教育系统,以及各位小学校长的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即:起点高、形式活、内容实、效果好。尤其是强调了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希望校长们要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作为”的校长。教育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正如《易经》中蒙卦所说的那样:“启蒙以正,圣功也。”教师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如蒙卦时说的那样:“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蒙卦里也讲:“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其次,给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即:领导高度重视、打造特色亮点、注意相互交流、及时总结提高。领导重视,就是要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人抓、有人管,长流水、不断线;特色亮点,就是每个学校都要在关心教育下一代,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如人格教育、经典颂读、阳光教育、农业乐园、红色传承等,形成特色亮点;相互交流,就是在整个教育系统、各个学校之间,要经常进行学习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结提高,就是对已经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接纳认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发展的活动项目,包括形式与内容,要及时总结,巩固提高,形成面上全面开花,点上各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最后,就下一步做好关心一代工作,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思考,从而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活动,既开展得丰富多彩,又务实有效。即正确处理好“主与次、多与少、内与外”的问题。所谓“主与次”,说的是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首先要下功夫抓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学生,在“主业”上有建树,在“副业”上有收获;而开展活动是活跃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如颂读、演讲、唱歌、跳舞等,能够开阔眼界、促进交流,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和红色教育的熏陶,打好人生之基。而不能本末倒置,主次颠倒,让过多过滥的活动冲淡了主题,影响了教学,影响了学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校园活动要严格把关,严密组织,科学规范,健康发展。 所谓“多与少”,说的是开展活动不宜名目繁多,过多过滥,因此成为家长和学生的额外负担,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和辅导,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复习,分散教与学的精力与时间。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得不偿失,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会令学生、家长反感。所以,开展活动,一般不要超过三项,最好是一到二项,内容要精选,形式要活泼,力求“短、平、快”,多些“正能量”,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能够起到“以一带三”、融会贯通、想到渗透的作用,注重在“精”和“专”上狠下功夫,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而能学,学有所获,达到“学”与“动”相互促进、共赢的目的。 所谓“内与外”,说的是开展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不能成为“两张皮”“两个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忠实学生”。父母的言行、子女的表现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所以,一定要多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少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谨防言行不一、内外有别的现象发生。比如,有的学生在校园内,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学得很好,表现出色,养成也不错,但出了校园,回到家庭,走向社会,依然故我,就不那么注意了,该任性的任性,没礼貌还是没礼貌;有的家长配合学校活动能够主动读点书,在子女面前为人处事也比较注意,但在单位、在家里有时却大相径庭,判若两人,说话不文明,做事不拘小节,甚至酗酒、赌博等,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个别教师为了“孔方兄”,课堂上不把“真招”教给学生,关键处“留一手”,而是在校外培训或补习班上才传“真经”、教“实招”,与师德要求相去甚远。所以,开展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资源,以学校的有益活动培养学生,影响家长,以社会家长的配合,特别是以身示范,带动学生,共同为培养时代新人做出努力,贡献力量。(刘选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