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让孩子练钢琴,很多家长都会倒苦水,觉得是虐身虐心。 我女儿在国内学过几个月的钢琴,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可是女儿练琴总是很烦躁,因为她总是做不到老师要求的手型,老师要求手指要立在钢琴上,她的小手不注意的时候就会趴下来了,老师要求手指略弯,像在握一个球,她的手指一开始太直,后来又太过弯曲,经常像九阴白骨爪。总之练琴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纠正手型上了。 我们来美国后继续学琴,美国这个老师来自台湾,但她基本没有要求手型,只是要求手要放松,手掌离开琴键一些,没有再要求“高抬指快速落下”,“手指弯曲”, “不折指”,以及具体用手指哪部分触键等等,孩子主要学习读谱、节奏、和了解各类作曲家的作品。我问老师为什么不要求手型,老师回答小孩子的手小且软,不能用成人的力度和手型去要求孩子,而且太过强调手型,往往孩子的姿势会很僵硬,孩子长大过程中自然会找到弹钢琴最好的方式。 从培养孩子兴趣的角度,我很赞成美国的教学方法。但从生理学角度,究竟是哪个更科学? 我找了很长时间的文献,有很多钢琴老师的个人意见,但没有看到研究这个问题的数据。但关于儿童手发育的文章说明儿童的手指关节之间的空隙比成人大,年龄越小的孩子空隙越大,如下图:
好了,读了这篇,家有低龄琴童的家长,有没有感觉轻松一点? 不用在孩子弹琴的时候为没有保持正确的手型而发火了,让孩子更多的关注音乐本身,享受弹钢琴的过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