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伯篇第八 8.1

 如是国学 2018-11-23

泰伯篇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泰伯:文王之祖古公亶父,其长子泰伯,二子仲雍,三子季历(姬昌之父)。季历及其子姬昌甚贤,是以太王欲传位于三子,以便传位于姬昌。泰伯、仲雍知父之意,遂远避荆蛮之地,断发文身,以示永不争位。

夫子说,泰伯之德性可谓好到了极点啊!他再三地(巧妙地)将国君之位让与三弟季历,而不露出行迹,以至百姓也不知道要来颂扬他。

——古公亶父传位于三子季历,季历之子曰昌(纣之西伯侯),昌之子曰发,发伐纣成功,尊其父昌为“文王”,尊其祖古公亶父为“太王”。然而,若无泰伯、仲雍之让国,周其果能得享国运八百年哉?故曰,周之能成就霸业若此,真泰伯、仲雍之盛德也。

——然而,更为难得的是,泰伯、仲雍让国能够做得不露痕迹,其德可谓大也。因为当时没有人宣扬此事,故天下人多不知,也就没有人去颂扬他,而泰伯也不会为之懊恼,盖圣人不屑此虚名矣。试想一下现代人,做了点好事,若别人不知道,心里就不爽,常把“他们今天能这样,要不是当时我……的话,他们能这么幸福?”挂在嘴边,可谓贻笑矣。

——《道德经·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尚“无为”,无形无迹,博施天下,万物自得其得,自乐其乐,竟不知“道”为何物,此之谓“道”之至善境界;等而下之,世人皆以后天之学解道言道,盖“道”有“天道”、“人道”之别,故其下均非“真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