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卫星的起源

 唯象物理学 2021-11-16

谈起卫星的起源,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也是卫星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因此,探索卫星的起源,必须从月球开始。

关于月球的起源,历来是天文界关注的话题,为了探究月球的形成过程,天文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地球分裂说、俘获说和同源说。

分裂说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上分离出去的。四十多亿年前,地球尚处在高温熔融状态,自转速度很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一团物质从赤道被抛射出去,于是形成了月球。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后留下的残迹,月球的体积与太平洋水的体积相差无几,这就是证据。

分裂说一经问世即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根据旋转物体的运动规律,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月球的轨道面与地球的赤道面并不重合,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夹角。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曾作过计算,在地球诞生之初,它的自转速度仅比现在快4倍,以这样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抛出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星球。鉴于以上的原因,分裂说渐渐为学术界所否定。

继分裂说之后,又有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俘获说。俘获说认为,46亿年前,当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由所在位置的不同物质而形成。月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被地球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俘获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月球的物质构成,科学家们通过对月球的研究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化学成分大不相同,月球的密度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与小行星和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

但是,俘获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要想俘获像月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小的卫星,谈何容易。而且在40多亿年中,还有比地球更大的行星临近月球昔日的轨道,它们的引力比地球大得多,为什么月球没有被俘获走呢?

鉴于以上的原因,又有一部分天文学家提出了同源说。同源说遵循的是传统星云说理论,这一假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由同一块星云凝聚而成,月球诞生于地球的星子盘中。月球与地球的化学成分和密度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地球形成时,便以金属团作为核心,并在其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凝聚而成,因而密度较小。

同源说虽然比前两种假说能更合理地解释月球的某些特征,但同样面临着一些理论困难。科学家们在化验宇航员从月球采回的岩石时发现,月球岩石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的石块。这一事实表明,月球的形成时间要比现在地表的形成时间还要久远,同源说无法解释这一事实。

可见,分裂说、俘获说和同源说都无法解释月球所具有的全部特征。那么,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本文在上一节中提出了灾变—俘获说,这一假说认为,月球是在5.8亿年前太阳系的那场灾变中形成的。不仅如此,太阳系中的所有卫星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灾变—俘获说能很好地解释月球的物质构成、年龄和轨道等各项特征。

首先,月球的物质构成来源于爆炸的“法厄同”星。由于星体爆炸,自引力系统解体,被压缩在星体核心的物质体积急剧膨胀,密度迅速下降,因而由爆炸碎块形成的月球及小行星、陨星等次级天体,其密度必然要低于原行星及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此同时,原集结于星体核心的高密度金属物质,随着星体爆炸四散开来,各种化学成分形成不规则分布;而地球上金属物质则聚居于地心处,各种化学元素仍保持着固有的分布状态,所以月球与地表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构成。

在年龄方面,由于月球是“法厄同”星的爆炸残块,这些物质形成于太阳系诞生之时,它的形成时间并不会因为“法厄同”星的解体而改变,所以月球上岩石的年龄与行星诞生时间相同,为46亿年。而月球被地球俘获,成为卫星的时间却只有5.8亿年,所以月球岩石的形成时间并不代表月球实际年龄。须要说明的是,在地球上,由于地壳的变迁,地表岩石不间断地发生运动,裸露出来的都是新岩层,所以地表岩石的年龄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40亿年;但这绝不等于说,月球的诞生时间早于地球。

灾变—俘获说区别原俘获说之处在于,原俘获说认为地球是在小行星的轨道上捕获到月球的,据推算这种俘获几率极小。而灾变—俘获说则认为,“法厄同”星爆炸后的碎块广泛分布于各大行星轨道之间,地球之所以能够俘获月球,是因为其中一块爆炸碎块闯入了地球的引力区,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地球的卫星,这就克服了原俘获说的理论缺陷。又由于月球是以一定倾角进入环绕地球轨道的,因而月球轨道平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自然形成了一定夹角。

月球的形成基于两种因素,一是“法厄同”星的爆炸,为月球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它属于灾变说理论;二是游离的爆炸碎块被地球引力所吸引,成为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这一过程属于俘获说的观点。月球的这一起源假说同样适用于其他卫星,太阳系中所有卫星都是通过灾变——俘获方式而形成的。

太阳系卫星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按体积和质量标准,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月球为代表的直径在3000—5000公里的大卫星,除月球之外,它还包括木星的伽里略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卫一,它们组成了卫星大家庭中的巨星族。稍微次级的星体为第二类,其直径在1000公里左右,它包括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土卫八、天王卫一、天王卫三、天王卫四和冥王卫一。剩余近三十颗卫星,直径都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之间,为第三类卫星。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直径恰好在二、三类卫星范围之间,体积最大的谷神星直径为800公里,与次级卫星相当。如果把卫星的物质构成和体积分类与小行星联系起来,必将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卫星与小行星具有共源性。

火星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三条主直径分别为27、21和19公里,质量只有1亿吨,形状很不规则,宛如畸形的马铃薯,可勉强当作三轴椭球体。火卫二与火卫一情况相类似,三条主直径分别为15、12和11公里,质量比火卫一还要小。这两颗卫星除运行轨道以外,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都与小行星相似,它们根本不可能诞生于火星的星子盘。火卫一表面有许多陨石坑,最大的斯蒂尼陨石坑直径达8公里,这说明它在成为火星的卫星之前,就已遭到了陨星的袭击,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相当普遍的次级陨石坑,说明火卫一的母体质量很大,否则溅起的陨石碎片就无法重新落回星体表面。这一事实再一次地把卫星的起源与“法厄同”星的爆炸联系起来。

通过分析卫星的运行状况,可以进一步了解卫星的形成过程。卫星按其绕行星的转动方向,分为顺行卫星和逆行卫星。顺行卫星的转动方向与行星绕太阳的公转方向相同,逆行卫星的转动方向与行星绕太阳的公转方向相反。在卫星家族中,木卫八、九、十一、海王卫一和天王星的五颗卫星都属于逆行卫星,它们既有规则的巨星族大卫星,又有直径只有几十公里的小卫星。按现代星云说的观点,行星和卫星是由同一块星云凝聚而成,卫星的前身是围绕行星旋转的星子盘,它的转动方向必然与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保持一致。因此在星子盘中只能产生顺行卫星,不能产生逆行卫星。

那么,逆行卫星是如何形成的呢?按俘获说的观点,形成卫星顺行、逆行的关键在于“法厄同”星爆炸碎块的切入点。由于木星和海王星都处在“法厄同”星轨道之外,所以“法厄同”星的爆炸碎块只能由内向外切入这些行星的运行轨道。若星体碎块在行星运动的后方被俘获,那么,它就是一个顺行卫星,其公转方向与行星绕太阳的公转方向相同;若星体碎块在行星运动的前方被俘获,那么,它就是一个逆行卫星,运动情形与顺行卫星正好相反。须要指出的是,行星在俘获卫星的过程中,顺行卫星和逆行卫星的形成几率是等同的,两种卫星在数量上应该是接近的;现存逆行卫星之所以少于顺行卫星,是因为行星在与卫星进行角动量的转换过程中,一部分逆行卫星失去了公转角动量,而被自然淘汰掉了。

在此特别值得阐明的是,天王星逆行卫星的形成过程。天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躺着绕太阳运转的行星,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倾角为97.92度,就是说天王星自转轴的倾斜角超过了它的轨道面。天王星自转轴的倾斜与外来天体碰撞有关,5.8亿年前,大量的“法厄同”星爆炸碎块进入天王星轨道,其中一块与天王星发生了碰撞,改变了天王星自转轴的方向,使之倒在了公转轨道面上。而与此同时,还有许多碎块在天王星引力的吸引下,形成了天王星卫星。这些刚刚诞生的卫星,由于切入角度不同,因而运动方向各异,有的与行星自转方向相同,有的则与行星的自转方向相逆,不同卫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天王星的赤道面存在着不同夹角。然而,在角动量传输原理作用下,凡公转方向与天王星自转方向相同的卫星,将获得公转角动量,其结果是,卫星的轨道面不断地向天王星的赤道面靠拢,轨道半径逐渐增大。而公转方向与天王星自转方向相逆的卫星,将失去公转角动量,轨道半径逐渐缩小。这样,经过几亿年的演化,保留下来的只有公转方向与天王星自转方向相同、且没有摆脱天王星引力束缚的卫星;而公转方向与天王星自转方向相逆的卫星,最终都将坠落于天王星表面。

由于天王星自转轴的倾斜角超过了它的轨道面,且留存下来的卫星公转方向与天王星的自转方向保持一致,因而这些卫星的公转方向必然与天王星的公转方向相反,这就是天王星五颗逆行卫星的由来。

在太阳系行星家族中,以木星的质量最大,且最靠近爆炸的“法厄同”星,土星次之。所以,5.8亿年前,“法厄同”星的爆炸碎块布满了木星和土星的运行轨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木星俘获了四个大质量的星体碎块,形成了伽利略卫星;而土星则捕捉到了太阳系中的第二大卫星——土卫六,同时俘获了土卫三到土卫八四个次级卫星。于是,木星和土星各自组建了庞大的卫星系统。也正是由于这两组卫星运行轨道的有规律分布,使得科学家们把卫星的形成与行星联系起来,误以为它们和行星一样,都是在星子盘中形成的。

在太阳系的边缘40天文单位处运行着冥王星,它是人类在太阳系内了解最少的行星。有关冥王星卫星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1980年,法国天文学家通过莫纳凯阿天文台3.60米望远镜,利用光斑干涉测量新技术,将冥王星的卫星从冥王星中分辨出来。他们得出冥王星的直径为4000公里,冥王星的卫星直径为2000公里。卫星的直径为其主星直径的0.5倍,这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有人认为它们是“双行星”。据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计算,冥卫绕冥王星公转一周的时间为6.39天,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相同,即冥王星的卫星永远停留在冥王星天空的一个点上。这是太阳系里唯一具有同步轨道的卫星—行星系统。

然而,1982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地质学家华尔达斯却提出,距离冥王星1.9万公里处的光点,它不是冥王星的卫星,而是冥王星的一部分,是冥王星上的一片甲烷雪块。如果这种判断正确的话,那么冥王星就不是太阳系内最小的行星,而是排行列前的第五大行星。

冥王星到底有没有卫星,这一问题与冥王星的起源有关。按照灾变—俘获说的观点,冥王星诞生于5.8亿年前太阳系的那场灾变。一团夹杂着“法厄同”星爆炸碎块的流星体,在穿越海王星的轨道时,有两个较大碎块被海王星俘获,演变成了海王星的卫星,而余下的部分则继续向太阳系边缘冲去。受天王星和海王星引力的牵引,有一流星体碎块虽没有被俘获为卫星,但运动速度却开始减慢,并在40天文单位处被引力拉回,形成了一个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由于这一星体很不规则,在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一分为二,这就是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可以说,冥王星的卫星是由行星分裂而形成的,由此也决定了它特有的公转周期和轨道。

通过分析冥王星及其卫星的体积,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点。冥王星的体积与月球相近,其直径恰好在巨族卫星范围内,而冥王星的卫星则介于巨族卫星与次级卫星之间,它们的特征都符合灾变—俘获说理论。

如果假设冥王星没有卫星,在1.9万公里处的光点只是冥王星的一部分,即是说冥王星具有2万多公里的直径,那么,冥王星的体积就超出了卫星和小行星的标准行列。这就相当于说,冥王星是按星云说理论形成的标准大行星。而诸多证据显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冥王星的发现者、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对冥王星卫星的存在就持有肯定的观点,他说:“冥王星有一个卫星,这使人们更加相信它确实有权作为一个大行星。”看来,冥王星的卫星为冥王星赢来了作为大行星的资格。

卫星虽然与行星相伴,但它与行星的形成却不是同步的,卫星的起源,只是太阳系演化过程中的一段插曲,所有卫星都是5.8亿年前太阳系那场灾变的产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