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纾《细笔青绿山水》

 fuhaizhenren 2018-11-23
林纾《细笔青绿山水》

林纾 细笔青绿山水 成都书画2011春拍 成交价12.32万元



作品鉴赏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举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复肆力与画。山水初灵秀如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浓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著有《畏庐文集》等。

绢本《青碧青绿细笔山水》
收藏者题跋者—刘太希简介

刘太希,江西信丰县太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公元1898年9月28日)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庭。1919年带着自己的中学作文薄及平日自作的诗词前往北京大学求见校长蔡元培准其入学,蔡元培翻阅其作文和诗词后,当即口授一作文题目。命刘太希在校长办公室按题作文。刘太希提笔一挥而就。蔡元培读罢当即决定破例录入文科预科。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在全国总动员。刘太希以拳拳爱国之心投入抗日活动,时被授予少将参议衔,实为国防部秘书。
1950年,刘太希赴香港与定居在香港的熊式辉、陈方诸友重聚,写诗抒怀,见诸报端。他此时始与画家张大千相过从。刘太希的古文修养颇负盛名,1952年应新加坡南洋大学聘请为国学教授,讲授《诗经》、《史记》,执教6年。继而应聘为台北政治大学教授,主讲古韵文,开设《诗经》、《左传》、《文心雕龙》、《要籍解题》、《春秋三传》、《先秦诸子学术》、《楚辞》等课程,听课者除中文系学生外,旁听者甚众。其后在台北各大学,如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东吴大学及淡江大学等校亦聘刘太希为兼任教授,刘太希遂有国学大师之称。
刘太希与著名画家张大千为30余年交情的挚友。他们20世纪50年代开端在香港相逢,且各有擅长。又是生辰同年,不但成为座上宾,也成了莫逆交。自此起,他们互相诗画应酬不绝。刘太希收藏了不少张大千画,他想起当年在香港与张大千相处的情景就说:“那时候,大千每天都摆龙门阵,我要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都是送的从来不卖。”张大千生前有一幅庐山图未能完成,但张大千将另一幅庐山图送给了刘太希,画面题的是“庐山高”。这是1978年,张大千和刘太希共度80岁寿辰的用心之作。他们还共同绘过一幅高士图,由张大千绘景,刘太希绘人物。张大千在此图题词:“太希与予同岁,所作高士秀健。予之泉石颓弱不胜衰病,可慨也!”张大千题诗画句皆即兴之作,而刘太希阅后能记忆。每当他们叙谈时,刘太希辄口育二三首,日久竟达三五百首之多。
1983年张大千过世,刘太希事先就有预感。并回溯当年过春节时的张大千向他说:“我衰病不堪,必先你而去,先做挽词给我看。”刘太希说他当时就感到此是不祥的谶语。刘太希认为张大千画艺固是绝艺,而且题画也好,不论是文笔或是书法,都自成一格;为人轻财仗义,更有容人之量,因此也才能成其大,成为绝世奇才。


作品资料

作者  林琴南  
尺寸 132.5×33.5cm
估价  RMB  50,000-50,000
成交价 RMB  123,200 
专场 名家书画作品专场(二)
拍卖时间 2011-07-10
拍卖公司 成都书画玩家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拍卖会 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说明  林琴南台湾回流精品




林纾《细笔青绿山水》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