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十久 特别回复:关于“病点穴” 的应用之实例之一
【注1:1本来这次的回复应该是:金十久回复六。其内容是:五十年 与 五个月
。可是有一位网友19日,给我来文说,眼下碰上了一个问题。这位网友对我是这么说的:“您好!,………。———。刚开始不敢针,就去找会针灸的大夫。后来慢慢的学会了自己针一些比较简单而且比较没危险的穴位,“足三里”“血海”“曲池”“合谷”等这些比较简单的穴位。坚持了一年,现在我的皮肤病好了。后来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没有继续坚持。现在我又被“慢性鼻炎”这病缠身,网上看了些相关的穴位,“迎香”这个穴位好像有点用。但是问题就是:“迎香”这穴位在鼻子那边,自己看不到。所以就不敢下针,现在就只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每天按摩“迎香”这个穴位。长时间坚持下来,病症有所好转。但现在就是鼻子里长肉团出来了,鼻子快堵住了。听别人说那得动手术割掉肉团,好烦恼。我想请问您一下,看看您有什么好的方法,或是什么好的穴位能较好的治疗“慢性鼻炎”的,谢谢您了。”2
这位网友碰上的这个问题的心情,我非常清楚,因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身体上,我碰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太多太多。何况鼻子内的“息肉”不能等,会一天天变大。我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下边专门谈这问题),所以说我非常清楚这位朋友的心情,何况、这样的问题是不能等的,随然按计划,我要回复的问题当中,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要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时,还得等好长的时间。所以我这次的回复:是将“金十久回复六:五十年
与 五个月 。”的内容,便改换成了这次的:金十久 特别回复:关于“病点穴”
的应用的内容】。我下边就开始谈:
一 金十久 特别回复: 关于“病点穴”的应用成功之实例之一
在我的文章11中说
“病点穴与定点穴:
关于“阿是”穴,在七百多页的书上,只有一两页谈到,可以说是一带而过,没想到对我来说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自从96年上半年无意中扎好了花眼后不久,我发现右三阴交前上方,从上往下出现了几个凹陷,我开始试扎阿是穴,看效果如何,我就先灸后扎,没想到效果极好,后来又出现其它的问题,也是“阿是穴”一扎就好,因此便一发不可收,在扎的过程中,我为了方便,干脆把“阿是穴”改称为“病点穴”,其它所有的穴统称“定点穴”,反正是自己用没关系(我为什么这么改,以后专门来谈)”。以上就是十久的“病点穴”的起源(以后再详谈)。
二
这位朋友,要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从在2009年8月,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说起,在2007年8月下询,忽然在我的右手腕上,发现在“太渊穴”的外侧,大约
20 m m
处,在骨头上长出一个小园的硬东西。当时记载的情况如下:
“【从8月31日——9月17日之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在8月31日,发现右手“太渊穴”外侧,大约 20MM
处,在骨头上长出一个小硬东西。窝窝头的型状,有绿豆那么大。昨天(8月31日)下午扎了第一针(围刺)、0·5寸X
4只。我总觉的不会有效果。(09年9月1日的记载)。
今天是9月5日:哈哈!我真的是无法相信,会是这样,从图片上看上去、和用手实际摸、在大小上变化都很大,才扎了5、6天,就小了一多半,可真神。可是我还是有点不大相信,除非全没有了,我才相信。(09年9月5日的记载)。
★后来果然全没了,不过后来,又好好的想了一下,觉得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一事例,正中了我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对针灸来说,没有不能治的病,只是有好多情况是,不知道那些穴,能治那些病,正好这个事例,能更充分的证明了,用“病点穴”的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请见以下在当时拍的照片【注:因为我还从来没有往博客上发送过图片,所以这次能否发送成功,还不得而知,如发不上去,还请朋友们见谅】,下边就应是图片了〔共十二张〕】:
(1)
09年8月31日拍照共四张:
(2)
9月7日拍照共四张:
(3)9月17日
拍照共三张:
【以上照片,没有上传成功,对不起】
(4)10月26日拍
★后来果然全没了。真是太神了。别说是别人,就是我在全好之前,我都不相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然这只是后话。
当时发现小鼓包时,虽然我扎针都快50年了,可是我根本就没想到过,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扎针也管用,我怎么会想到,针灸能把多长出来的小骨头,也给扎没呢,不可能的事。可是小鼓包长的很快,一天天在变大,觉得有点麻烦,心想这可有点不好办,要是这么快的长下去,要不了、一年半截,不就成了六个手指头的手了吗?。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位朋友说:你扎扎针看怎么样【这个人,就是我以后,要向大家专门介绍的两个人之中的一个,现在暂且先不提】,我乍一听,开始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我一看不是,可是当时我虽然认为这话是认真的,可是我当时的反映是消极的,我并不想扎,因为我从心眼里就认为,要想扎针治好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我又一想,反正也是、即不花钱又不费事,试试看也无防,就是扎了不管用也没关系,所以就在小鼓包的四个角处,扎了四支五分的针。好家伙,真是太神了,扎了二、三天,就大有好转,真不可思议,也太神了吧,谁能相信?,就拿全世界来说,我看都不会有人相信。奇迹真的出现了,扎了一、二十天之后,果真全扎好了。
这个事例,在我进行“自我针灸”的五十年中,碰上的类似事例没有上千也有上百,唯有这一事例,对进行“自我针灸”的成功威力来说、为最大,其威力、我想虽然比不上“质弹”也能比得上“氢弹”了。我心想就全世界来说,如果把卫生领域中所有的发明全算上,要是论其威力来,能有那一个发明项目能和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针灸术”相比呀。尤其是若是从操作上的“简单”性和“经济”上的实用性来说,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发明能与之相比。
三
十久的这个“特别回复”,为什么要首先举出这个事例,就是为了想提高和增强大家对进行“自我针灸”的信心和决心,尤其是对这位鼻子内长“息肉”的朋友来说,十久更希望您要有勇气、和信心。其实从您的表述中,就能看出,你在进行“自我针灸”中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得了了。您想想、您进行“自我针灸”才一年,就能扎好了皮肤病,像这样的事例,能找出几人来,只是可惜的是您没乘胜“追击”的坚持下来,如果您一直坚持下来,也有可能后来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回复二中、我说:【在我进行“自我针灸”的五十年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进行“自我针灸”的保健作用,远远大于他的治疗作用。】,以上就是我进行了“自我针灸”50年后得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将来会有大量的篇幅来谈这一个问题〗。
四
以下是我向您(鼻孔内长息肉的朋友)提的建议
我首先说明一下,因为我不是个医生,只是一位“自我针灸”爱好者,所以每当谈到疾病方面的问题时,很可能说的就根本不对,所以说我所谈的一切,只能供您参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提出和指教,请不要见笑。
1
我认为针灸术,是一门科学,一门高深的科学,但是、他确完全来源于:生活—→实践、经验、产生理论—→然后又返回去从来。这个循环永远不会完结。所以我所说的,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扎法认识和经验,书上说的不多。另一方面书上说很多、又全面,所以说也用不着我再说什么,我再说也说不出,像书上说的那么全面,那么好。
2
慢性鼻炎和肉团以及鼻息肉等等,从医学角度出发,他们之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下边就是有关的针灸书上对各病的治法所扎的穴位组,提供如下:
①
急性鼻炎
a外感风热:尺泽、鱼际、外关、曲池、迎香。
b外感风寒:风池、风门、合谷、列缺、迎香。
c耳穴:外鼻、肺、神门
②
慢性鼻炎:
a肺虚失宣:肺俞、百会、迎香、印堂、太渊。
b气血虚滞:上星、通天、迎香、孔最、合谷。
c
耳穴:外鼻、内鼻、肺。
③
萎缩性鼻炎:
a肺虚:三太穴(太渊、太溪、太白)、迎香。
b脾虚:脾俞、章门、太白、迎香。
c耳穴:、内鼻、外鼻、脾、肺、肾上腺。
④ 过敏性鼻炎
A肺虑:风池、迎香、肺俞、太渊、外关。
B寒邪:合谷、列缺、肺俞、风门、迎香。
C耳穴:肺、外鼻、肾上腺、内分泌、对屏尖。
⑤
副鼻窦炎:
a风池、迎香、鱼际、合谷。
b通天、拈竹、迎香、阳溪。
c印堂、迎香、外关、列缺。
d肺、内鼻。
⑥
鼻息肉:
a迎香、合谷、息肉根部、
b
齦交〔点刺出血(最好买一支测血糖的采血笔,放起血来很方便)〕。
c风池、风府、禾髎、人中。
d耳穴:耳迷根、内鼻、外鼻。
【注:1十久认为,只要是鼻子的问题,以上各穴都可分组搭配着扎。比如列缺可以治副鼻窦炎,哪也应能够治鼻息肉。
3
您在扎针时一定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可能不懂什么是:虚、寒、邪等等。不过这没关系(当然懂最好了,懂得越多越好)。我一开始才学扎针时什么也不懂,现在对这方面懂得也很少,如果说单对扎针来说,我己经扎针扎了五十年整,在这五十年中,前三十年,因为根本就不懂,所以不讲这些,可到了近二十年来我懂一些了,可是我在扎针时,我根本还是不考虑这个问题(指虚、寒、邪等等),我懂得这一点点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也只是用在中药方面。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扎针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比如说,对鼻息肉来说,若每天扎,扎七——十天,仃三到五天,扎穴完全可以把上边说的这些穴全扎了,也可扎大部分(息肉根部这个穴可不扎),然后在选些肺经的穴等,用不着考虑什么寒、热等等。因为我的观点是,在您扎的穴位当中,他不治这个病,最多是不起作用而已,说不定对别的还起保健作用呢。十久在有了病(也可说是问题、不正常)之后,除了从书上找些穴扎以外,还根据自己“病点穴”的观点找些穴来扎。就是说哪里有问题(有病、不正常等等),就扎哪。所以鼻息肉、鼻炎全是鼻子的问题,那我就扎鼻子及周围的皮和肉就行了[正巧这两天我自己就有一个事例如下:在2月21日以前的一些天里,在晚上睡觉时胸口内觉的不舒服,不是痛也不是特别难受。就是觉得不适,只是不适的比较严重一点就是了。结果我在2月21日晚攴后,在扎针时,我先把胸部正中央的:璇玑穴往下各穴(共六穴),每个针都从下往上平刺,然后再用一条长胶布一贴,把针全固定上,大约六点半扎好的。扎好后经一夜、一天,到第二天晚上在睡觉后,感觉已经好了百分之八、九十,一直到23号半夜才下的针,已经全好了。
4
关于鼻息肉具体的扎法如下:
(1)我觉得您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鼻孔内的“肉团”问题(应当是“鼻息肉”吧?),不管是什么,我建议您,采用我上边举的那个例子:我的右手腕处长的小“鼓包”的扎法的思路来扎。
(2)如果要是我,我就这么扎:
①
选穴:(注:您说的那个迎香,是内迎香,在鼻子里面,此穴可不扎)。选迎香(在鼻翼外缘0·5寸处,即是鼻唇沟中间那个点)、鼻通(在鼻唇沟最上端尽处)、素髎(在鼻尖最高奌)、禾髎(在鼻翼外缘直下,平水沟穴处)。水沟(人中穴)。另外在鼻子上其他位置再选2、3个点作为穴位点来扎。
② 扎法:在扎时,(用5分针)先扎迎香
透鼻通。(或者 鼻通
透迎香),再扎二髎(在扎这两个穴时,鼻子会发酸,会出鼻涕),在出了一些鼻涕后,最后扎人中穴(或向左、或向右平刺),以上各针均是平刺,在扎的整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消毒,绝对不能大意,当针尖进入皮下后,就平刺。
③
另外:在鼻息肉外部的皮和肉上(鼻子除外),即鼻子的左右两侧,在选三、四个点(即病点穴),在用5分针平刺扎上几个。
④
因为扎上针后,除了会流些鼻涕外,什么也不影响(在室内活动)所以留针的时间可尽量长一些。这些穴过去我有时一扎、不是留一夜,就是几小时(我把这种扎法叫“广扎厚收”法)。
⑤
为提高疗效,应当远近接合,所以还应当选些远穴如风池、承浆、商阳、二间、三间、合谷、太阳、列缺、侠溪、五会等等。
⑥
每天在扎的全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品查、好好留意各种感觉,不放过任何一点点细小和轻微的感觉,要前后联系好好思索分析,总结经验。
我试了,十久技术太差,所以照片加不上。这发出后我专门发应当发的照片(共八张)。
金十久
12年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