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山的伟大 2018-11-23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就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7例。两组均行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后治疗效果、咯血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咯血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全程护理;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8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8-01肺结核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1],属于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全程护理,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咯血、食欲不振、咳嗽、发热、四肢无力等临床表现,安排患者进行胸部X线、CT检查及肺部检查后,确诊本组的94例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2]。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本组的9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为(46.5±3.5)岁;咯血程度: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为(44.5±3.2)岁;咯血程度:轻度13例、中度13例、重度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f、年龄、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针对本组9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行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予以患者服用盐酸氨溴索胶囊(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98)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口服,30mg/次,2-3次/d。针对观察组的47例患者,需要在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症,为患者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全程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咯血护理护理人员在针对伴有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期间,需要对病房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予以管理,经常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性,将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40%-70%,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3]。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和指导患者更换体位,帮助患者取侧卧位,予以吸氧治疗和护理,以便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顺畅性;针对存在吸烟史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吸烟对加重病情的危害,让患者能够认识到吸烟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加重咯血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让患者能够为了早日康复戒烟。
1.2.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的、细致的向患者解释肺结核并咯血的形成原因,方法及护理要点等相关常识,提高患者及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便促使患者能自觉的、主动的配合相关检查和治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复查率,确保患者能够自觉的定期接受肺部健康检查,避免疾病的再次复发。
1.2.3饮食护理由于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期间均会出现营养失衡的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在针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忌葱、蒜、韭菜[4],确保患者饮食的合理性和营养的充分性,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期间,对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咯血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咯血、食欲不振、咳嗽、发热、四肢无力等临床症状彻底消除;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咯血、食欲不振、咳嗽、发热、四肢无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后,上述临床症状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5]。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