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简牍 古人有名有字,“名”为父母所赐的名,“字”是到了成年,自己取的,或者别人赠的名。如何为孩子取名,不只体现着父母的文化修养,更是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和训诫。和现代人动辄成龙成凤的想法不同,古代名门旺族取名,看似平淡,实际都充满了文化和教育意义,我们首先来看看大文学家白居易的名字由来。 白居易的父亲叫白季庚,唐玄宗天宝末年考明经科出身,授萧山县尉,历左武卫兵曹参军、宋州司户参军,彭城县令等。他生有四个孩子,长子白幼文,和白居易不是一母所生,末子幼美九岁夭折。最出彩的是二子白居易与三子白行简。兄弟二人皆以“文学仕进,官至清近”。白居易诗文俱佳,文学才能全面,但唯独没有小说作品,而弟弟白行简小说《李娃传》是唐代小说中的名篇,我看到简牍App平台里有人发了这个名篇,大家可以找来看。白家兄弟成才原因多多,其父白季庚对二人的教育也功不可没。 白季庚通过名字来教育儿子,分别给两个儿子起名“居易”、“行简”,告诫两个儿子:“居易”住房不必豪宅大厦,“行简”出门不必高车驷马,无论是“居”,还是“行”,都要平易简朴,摒弃奢华。取字一般和名含义相互表里,比如岳飞出生见大鹏盘旋,所以取名飞,字鹏举。李白母亲见太白星入怀,所以取名白,字太白。白居易字“乐天”,乐天随缘就不会过多强调住房条件,居住条件再差也能“居易”;白行简字“知退”,知退守拙就不会过多强调出行条件,经济条件再好也要“行简”。最有意思的,白居易写诗字字凝练,却通俗易懂,能让没有文化的老婆婆听懂,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居易”。 给孩子起个有警示意义的名字,让孩子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另一个比较出色的就是苏东坡家族。苏氏一门三杰,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举世罕见。苏东坡的父亲叫苏洵,号老泉,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大器晚成的名人,关于孩子的得名,特意写了散文《名二子说》,交代了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 《名二子说》简牍版 (车)轮、辐(条)、(伞)盖、轸「车厢四周横木」,皆(是各)有职(守关)乎车,而轼「车前扶手的横木」独若无所(作)为者。虽然(如此),去(掉车)轼则吾未见其为完(整)车也。(苏)轼乎,吾(忧)惧汝之不(懂收敛)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行),而言车之功(劳)者,(车)辙不(参)与焉。虽然(如此),(一旦车祸)车仆马毙,而(祸)患亦不及(车)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辙乎,吾知(你一生祸事)免矣。 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中解释道:“轼,车前也。”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而苏洵却担心苏轼锋芒必露,不懂得内敛。实际也是如此,苏东坡诗词书画样样善长,还是个美食家,东坡肉就是他的发明。因为贪吃,别号“老饕”,甚至他也精通易经,除了“东坡居士”这个号,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号“铁冠道人”,他写过一本《东坡易传》传世。这样一个全才,却仕途历经坎坷。就是因为他不知内敛。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调往湖州任知州。上任后,他即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讽刺朝廷,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宋代善待文人,所以只是贬职处理。然后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外放杭州,筑建西湖苏堤。苏轼几起几落,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被贬惠州等等。苏轼大才,在各地遍留名篇。更是关心民生,在各地疏浚筑堤,政策斐然,却屡遭贬黜。最后还是逢朝廷大赦返京,死在北归途中。苏洵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如果苏轼能记得父亲的嘱咐,如此大才,经历可能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然而弟弟苏辙,“辙”本义是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事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哥哥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虽然一生也有起落,但对比苏轼,则要平稳多了。 一个人的气息修养可以处处体现出来,古人喜欢低调返朴的名字。近代的国人特别喜欢极端的名字,天上天,龙中龙。称王称龙的,未必就是人才。犹如媒体报道土豪提麻袋装钱给孩子买跑车,未见豪,只见土。古代的两大文豪家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名字平淡卑微,却真的豪,两家皆是震古烁金的文豪,谁敢说不是? 简牍 一个专注传统文化的公众号 〖 关注简牍 〗 关注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