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定谔的猫”我也弄没明白,你来看看我的理解哪里不对?

 金贝壳bf6un0sx 2018-11-24

我经常说薛定谔的猫,其实,我看了很多关于这一理论的解释文章,每次我都觉得看明白了,但是后来我总是有感觉到我的理解有漏洞。甚至我有是都感到疑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问题呢?我都怀疑它到底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哲学问题。借着这篇文章我再来重新梳理一下我以前的认识,温故而知新,看看能不能明白点什么。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怎么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是:“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猫被装在箱子里,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而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我们无法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衰变;在半衰期内,衰变与否的概率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打开箱子看,猫即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处于一种生与死的叠加状态,这将微观不确定性推演到了宏观不确定性。(这是我能找到最简单,可能也是最明白的能描述了,我没有改一字,就是怕我的理解复述会出现偏差。)

按照我看到的解释我的理解是这样:按照经典的物理学理论,在盒子里此时必定已经发生结果1.死了2.没死。但是我们作为外部的人要是想知道盒子里面猫的状态就只能打开盒子才能看到。(其实打开盒子看看很简单),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研究: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问题。所以就只能在在量子理论的体系中进行解释此时猫的状态。


在量子理论体系中解释: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一直保持在不确定的波态,就是猫生死叠加状态。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这个解释告诉我猫处在生死叠加状态,即——”又活又死“状态。还有人给我讲了:什么“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据说这个虽然也有争议,但是基本上还算是主流观点。但是我实在是没看懂这个“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

科学上我是真的不能明白这道理了。于是我就又把渴望理解的目光投向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说出“薛定谔的猫”这句话来,我希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试图从主观的角度再次理解“薛定谔的猫”,希望可以通过感性的认识理解所谓“生死叠加”。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解答。我这时就会恶意的去猜测:说“薛定谔的猫”的人其实也不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