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妆点青春到服育少年的中国校服

 昵称766BC 2018-11-24

  当我们提起穿过的那些“面口袋”运动式校服,不会忘了当年穿它时带着几许抗拒与排斥,谁没经历过几次因为私自改动、拒穿“忘穿”而被训。

  可在成年后蓦然回首的无数次记忆闪回中,却总有几个有它在参与其中的难忘的瞬间:

  无论是过长的校服裤被女孩挽起裤脚,露出细细的脚踝;还是男同学时不时故意挽起袖子,露出正在隆起的手臂肌肉。记忆中宽松肥大的校服下,永远藏着男孩喷薄欲出的青春活力和女孩若隐若现的轻柔温婉。

  我们留恋的青春岁月中,校服已经成了隽永而又清晰的点睛一笔。

 
 

  如今已过了穿校服的年纪,偶尔走在街上再看到当今孩子们穿的校服时,再也不是我们记忆中那些又丑又大的“红白蓝”运动服模样。

  现在的校服,不仅有不亚于韩国校园偶像剧演员身上的时尚款式,还有模仿英美名校的所谓精英学院风,款式多样的校服让孩子们的学生生涯变得更有青春色彩,更让校服从单纯的一件衣服发展成为一种服饰文化,一道文化窗口,成为吸引了校园之外广泛目光的一道独特风景。

  从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最美校服”评选,到每年校服征订季的行业展会,乃至各地科研机构成立的校服文化研讨会,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关注之下,我们开始用更加专业的角度、更加人性的设计去赋予校服产品新的生命。

  在专业研究校服产品和校服文化的专家眼中,校服背后蕴含着值得我们发掘的巨大价值,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担负起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服饰美学的传承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具有行业前瞻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校服品牌,不但率先将美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更进一步发挥专业设计人员在服饰文化和美学素养方面的优势,配合各类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德育、美育课堂。

  中国校服,已经从当年单纯的标识学生身份的管理工具,演化为一道装点学子青春年华的靓丽色彩。而今,国家领导人对推进校园德育、美育工作的期许,以及提出“文化自信”之口号,更是为未来校服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我们坚信,随着关于校服教育价值的不断发掘和重视,未来的校服产品身上必将倾注在社会各界对下一代学生身上更多的期许和关爱。

  我们期待,在未来校服产品装扮下的中华学子,将以更加自强自信、知礼行美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