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

 山的伟大 2018-11-24

【摘要】泵站的自动化主要指把泵站中的计算机监控、计算机保护等诸多设备借助通信网络技术集合成为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其特征是把站内的信号采集、控制、监控系统等远动功能及泵站信号系统、计算机保护信息、泵站设备运行状况等整合起来,使二次回路十分简洁,极大地避免了过度控制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不但实现了少人值班,甚至也能无人值守而只需远方监控。本文主要探讨将当代计算机技术在泵站运行、调度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泵站;运行调度;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
近年来,我国泵站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泵站运行已成为常态,并能显著节省人力投入,优化了泵站的运行调度,方便了泵站的监控。然而,针对新技术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必须努力解决,以期全面提高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水平。
1.构建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
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的构筑,首要考虑计算机调度的可行性,并有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保证泵站平稳运行的同时赢得经济利益。目前,常借鉴美国企业GE FANUC出品的90系可编程操作器,该装置通过泵站数据的采集和现场操作,积极利用FIELD总线,进而形成了严密的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合而成:基于计算机的调度控制网络、现场PLC自动化系统和中央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结构。
1.1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
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由计算机监控器、路由器和数据服务器组成,这些装置均借助以太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充分挖掘计算机调度系统潜在的优势。以太网络可以与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实现密切互连,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同上级网络的互连。除此以外,以太网络的扩充性能较佳,可依照现实需求增减网络装置。在配置完毕硬件系统后,可以借助便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来实现系统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在Windows NT平台上,可依照泵站运行的需要,研发历史数据库系统、数据实时显示软件、数据报表处理系统和即时通讯软件,这些系统软件均能在人机交互界面上运行,同时还可以组态的形式,快速增添或改变控制模式,操作人员也能在屏幕上查看每个站点的实时运行状态,只需鼠标点击即可操作。
1.2现场PLC自动化系统
现场PLC自动化系统是达成泵站自动化控制目标的重要基础,主要用作泵站现场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此外,人工操作系统同时拥有自动、人工的切换按钮,操作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现场人工操作或自动操作,保障泵站在不同的状况下平稳、安全运行。
1.3中央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系统
该系统由无线调制解调器、数据通讯控制器和室外天线组成了一个无线数据通讯网络,大都用作泵站的现场PLC数据传输和交换,并为整个系统供应有价值的数据,以及对PLC实施遥控操作。本系统作为一个数据通路,拥有较强的防干扰性能,其误码率已达10-9,足以窥见其良好的可靠性。数据通讯控制器可以分时段管控数据链路,以最大限度地打造通讯设备高品质的通讯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点对多点”式的信息传输服务,节省了设备的投资,也削减了设备的投入成本。
2.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运行展望
2.1系统性能愈发可靠、功能日益完善
如今,泵站的自动化已普遍运用到各级泵站领域,其性能的可靠性愈发深入。可靠性实际上是系统自身携带的,如控制器的软件冗余技术、软件容错技术、电磁兼容性等。泵站自动化系统在早期主要为实现基本控制功能所研发,以其对雷电、强震、高低温、湿度等多种复杂环境因素的适应和抵抗能力作为应用的首要目标,而今后的泵站自动化系统势必会丰富全新的技术形式。
当前,泵站自动化系统的测控能力已获得了长足的飞跃,已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泵站内的诸多智能化设备予以互联以达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推广。然而,系统内的诸多资源依然未能充分利用。所以,充分开发资源依然是今后所关注的问题,如在实时管理数据的前提下加强对电压的无功控制、防误操作、小电流接地的精确判定等功能;此外,还要进一步推进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积极引入故障应对和排除机制,着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系统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视角上看,设计人员对泵站测控能力的评估已实现了由以往的局部片面到当前整体全局的方向转变。当前的泵站自动化系统中,面向对象技术的普及度日益提升,即摒弃过去单方面思考某个量的观念,转而为某个设备配置完整的监控和保护功能设备,以用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作用,进而确保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就技术发展的走向上看,未来的自动化测控装置势必同一次设备彻底交融,即形成智能一次设备的局面,每个对象均包含监控、计费、操作、保护和闭锁等一整套功能和信息资源数据库,只有一对通信双绞线是面向自动化的操作形式,该双绞线以网络的形式同计算机实现了互连。
3.结束语
如今,泵站的自动化技术已日臻完善,已能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泵站内的诸多智能化装置实施互联,进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泵站自动化技术是在汲取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测控技术发展而来的。由于技术层面的诸多优势,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大力应用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推进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为此,要适应泵站运行调度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在设计、控制、运行、调度和维护等诸多环节紧密结合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运行特征,采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工艺手段为泵站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调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维琦,胡友森.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
[2]汪亚超,周立霞.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J].治淮,2008(12).
[3]彭志伟,高岳峰.城市防洪泵站振动测试技术探析[J].水利信息化,2013(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