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地名“耙张”

 栀子云杉 2018-11-24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的村镇、有的山脉、有的小桥和河流,甚至于有的字都有历史,都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文化历史流传下来,大一点的都有县志,地方志的记载;小一点也就影响在几个村落这样的区域,这样的事件也就只能靠当地人们的口头故事段段续续的代代相传。也正是这种民间口头流传文学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听者也是一个创作者,把听到的故事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上奇特的跨时空的想象——大人们农忙时的田间地头、老人们看护的孩子哭闹不止时、吃罢晚饭在昏暗的油灯下,以及黑漆漆寒冷的夜晚无聊时躺在床上讲述时,留下了口口相授的传奇故事!

我所说的故事也是我小时候听到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至于具体的时间谁也讲不明白,因为在听的时候啊,老是打断老人们的讲述,于是老人们无可奈何的说:我听的时候啊,爷爷的爷爷也没说清楚,也是这样讲的。小的时候,因为离姥姥家所在的村子很近,大约二三里地那么远。一到放假就去姥姥家去玩,因为她们的村子就在澧河拐弯的旁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叶县舞阳两县的交界处发源于伏牛山系的澧河蜿蜒曲折地向东流去,在上澧河店西边有一天南北大路,而与路对应的河里有一条石板桥。而在石板桥不远处西侧与来自西南方向的干结河汇而合一后拐向东北流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水流的方向徒拐,在河的南侧大拐弯处形成很大的水流漩涡,把河底冲的很深很深,形成了黑咕隆咚的深不见底的潭窝!这里面隐藏了许多许多的各种各样的鱼类,而且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也更增添这里的神秘莫测!而减缓的水流带来的泥沙却沉积在河的北岸,经年累月的形成了个较大的冲积扇,也就是在这个冲积扇的上面有一个古寺——弥陀寺。这个河湾也就称之为弥陀寺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因为临近澧河,附近村子的人们几乎都是捕鱼为生,至于粮食往往要靠天吃饭。这也正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吧!去了姥姥家就傍着舅舅一起去捕鱼。不但可以吃到各种鱼外,还能够看到怎么放鹰,鱼鹰怎么捕鱼、怎么撒网、怎么捞虾……,还能够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呢!在捕鱼闲暇时候,我就缠着舅舅讲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过去封建社会里,人们对烧香拜佛挺信的,家里有个病啊灾啊什么的,都会去寺里烧香。所以弥陀寺在这放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气,香火很旺呢!甚至于那家不会生娃娃,也回去寺里烧烧香,拜一拜佛!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个时候社会上失踪一两个人,倒还是常有的事情,社会治安不好,歹人出没在偏僻的地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土匪打家劫舍之类的事情。不过在这弥陀寺这一带倒没有听说过有土匪,却陆陆续续的听到有人出去烧香没有回去,有的赶集也丢失的人,还有路途遥远的小贩夜晚路经弥陀寺,露宿在寺院的,也就不见了踪迹。像这样的事情渐渐地多起来,人们很是惶恐,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天明之前不敢出门,夜黑下来就慌忙往家赶!甚至于附近的村子有一个多年未能怀孩子的,听了亲戚家法子,求子心切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寺里烧香求子!结果失踪了,就联络亲戚朋友以及村民在附近搜寻了多日未能找到。于是大家就都怀疑是寺院里的和尚所为,于是就了报官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时弥陀寺香火旺盛,形式规模很大,县衙一干人手太少,连县太爷算上也就是一二十号人,不得不上报州府!最后州府派将领带领大兵对弥陀寺进行搜查和围剿。一开始并未发现什么?搜来搜去,什么也没有找到。委派的将领身经百战,也是很有经验。于是亲自下马去寺内查看,他看着高大磅礴的殿堂,金碧辉煌的佛像,大殿里只三个人才能够抱住的大堂柱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在佛像前用以跪拜的蒲团附近的柱子磨得光亮光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柱子一侧有很细的缝隙。于是他挨个的用手指去敲敲,在一个有缝隙的柱子上,听到了空洞的沉闷声!于是派人用工具沿着缝隙去仔细查看,结果发现了一扇通向地下的暗门,到地下室一看,便真相大白!不仅发现了近期失踪的一些妇人,而且还在另一处发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货匹衣物。并且在佛龛下还有另一个暗门,原来这里是用来观察进寺的人的行踪及带领行李财物的情况!是那时一些歹徒无赖,官府通缉要犯无处躲藏时悄悄来到这里,霸占了弥陀寺,打着出家人行善的幌子,干着杀人越货,霸占女色的勾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知州知道这个情况时,大惊失色赶紧羁押这群为非作歹的和尚,连忙审讯并如实上报朝廷!朝廷下旨用极刑严惩这些恶人,以警示世人!于是就在干结河与澧河交汇处的西北一侧,挖出多个一人高的洞坑,到了行刑之日,州府号召百里乡亲到处观看,吩咐手下埋人只漏出人头,时辰一到便下令静候一旁准备好的多个双牛拉耙,一起耙掉这些杀人越货的恶人!那场景啧啧啧,真实大快人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里临近有个张姓居多的村子,从那以后,久而久之就被称之为耙张了。也许是年代太久太远,谁也说不清楚,谁也倒不明白。倒是这个地名却却实实存在!正如“坟台”改名为“仙台”一样有趣!却也警示后人“出家人要以善为本,不可作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