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驴拉火车”,看清朝变革的艰难与荒诞

 昵称4705243 2018-11-24

 

接上文。“辛酉政变”成功后,慈禧太后掌握了清朝的大权。

 

当时清朝官员分两大派。

 

一是开明的洋务派。他们在朝中的代表人物是恭亲王奕䜣、军机大臣文祥;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是湘军集团、淮军集团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还有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后起之秀。

 

他们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工学,甚至社会学,造轮船、火车、机器、枪炮,办报刊、学校,以“自强”、“求富”。

 

二是守旧的顽固派。顽固派在朝中的代表人物是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他们主张的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守住原来的制度才是根本,拒绝变革。

 

在那时的环境下,就人数来说,肯定是顽固派更多。但他们看不清趋势,渐失人心。

 

洋务派的人数少,但处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更有实力。如恭亲王奕䜣,是议政王大臣,军机处领班,总理朝中事务。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浴血百战的将帅,也是学养深厚的督抚,他们的格局、能力和影响力,远不是其他官员能比。

 

慈禧太后不认字。以她的视野,在内心里大概是抵制“洋务”这种东西的。但她却选择了支持洋务派。

 

这是由于两个原因。

 

一,洋务派是慈禧太后权力的基本盘。正是靠着洋务派,慈禧太后才干掉了那些重臣,得以掌握权力,她暂时不能失去洋务派的支持。

 

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洋人的好东西,然后拿来制洋人。这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啊,慈禧太后为此点了32个赞。

 

于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在恭亲王奕䜣的推动下,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们的具体操办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曾国藩办了安庆军械所;

 

左宗棠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

 

张之洞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官局;

 

最大手笔的是李鸿章,先后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船政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电报总局等。

 

同时,他们办报刊,办学校,选派留学生,翻译书籍……开启了中国由古代向近代化的转型。

 

但由于清朝的特色,利益集团的阻挠,以及人们思想开放程度不够,当时任何的变革都很艰难,进一步退两步的情况经常发生。期间也不乏荒诞的事情出现。

 

就拿修铁路这事来说吧。现在谁都知道铁路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铁路四通八达,高铁里程更是稳居世界第一。

 

但那时……

 

曾有27家英美洋行,联合向清政府建议修建苏州至上海的铁路,被拒绝。

 

又有英国工程师斯蒂文生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汉口至广东、汉口至四川、上海至福州、镇江至北京、广东至云南六条干线铁路,又被拒绝。

 

再有美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作为样品推广,希望引起国人关注,但几天后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除。

 

1880年,怡和洋行修建了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引发当地官员一致反对。官员们花公费28万两白银买下这条铁路,拆毁,投入海中。

 

 

洋务运动进行了近20年时,清朝才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总长11公里,用于运煤。但当地官员不许用火车头,无奈的人们,只能赶着驴子和马,拖着车厢在铁路上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