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画家的林泉之心

 水云一墨zj 2018-11-24
2018-06-11 

   一、热爱自然 托物寄情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首先来自于画家的情感。自然山水是画家的一片深情。

在观赏者的眼里,画画只不过是一种爱好,一种才情的表露。而画家心灵深处的世界,其背后的辛酸,又有几人能够知晓,能够体谅到呢?
那些秋山云壑的飘渺,那些野度无人的冷寂,可能正是画家惆怅、孤独、无奈、寄情于天地的内心独白;那些秀丽山川的幽雅,那些山光水色的旷达,也许正是出自于热爱、眷念、憧憬和向往的深情写照!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精也”。这是唐代王维对山水画表现自然之美的贊叹”!

北宋画家郭熙进一步说明世人为什么喜爱山水画的原因,他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人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明代沈周题画诗云:“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淡如,逍遥遗世虑,泉石是霞居”。

可见,在纷纭杂尘的世界,热爱山水和对大自然的眷念,是画家追求内心逍遥,弃低俗而慕高远的理想化境界!想让那颗善良的心保持高洁,唯有远离尘嚣,徜徉于林泉之中,再用手中的笔,来体味万物美好的自然生机了!


  热爱和眷恋的情素,往往来自于对世俗的厌恶。清代松年抱怨达官贵人索画时说:本来是闲雅之事的绘画,“尚不免官场苛政所拘”,结果变的“何尝有陶情适性之乐耶”。他感慨道:“嗟乎,无怪高人逸士顿欲拨发入山绝人逃世耳”!因为无力改变现状,高人逸士都削发为僧,逃到没有人烟的深山里去了!

还有明代徐谓,有时“意忽忽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竞日”,甚至念佛也无法平复痛苦,干脆把僧服一把火烧了。可见内心深处有着多么大的冲突和无奈呀!

古代很多画家,他们越感到尘世的“龌龊”,想超脱灵魂的禁锢,就会越向往逍遥自在的“世外桃园”,从而“寄情烟霞泉石间”,然后“托兴笔墨以当卧游”!

  当然,画家的身世遭遇不同,心理状态也大不相同。王维一生悟道,他的画静幽而旷达,诗也写得清明而空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处处展现了诗人抛弃红尘,洗净心浊的脱俗胸襟。

沈周也很豁达,他说:“非是是非远自有,我无闻听便应空”。沈周几乎没有什么抱怨和伤怀,而是乐观地接受了所有的世态炎凉。他认为,与其抱怨和愤怒,还不如专心画画来的惬意。

  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时,给一位兄长的信中说:“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是啊,人生真的如梦无寄,百年哀乐终归空无,人生无常,悲来无端,何必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呢?画画还能陶治情操,淨化心灵,是多么高雅崇高的事呀!

古代的圣贤和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深情之人。没有深情,也就没有深刻的对于生命存在的热爱,以及悲悯和痛苦。一个人如果感受不丰富,不敏锐,意味着他没有资格当画家。所以画家也常出于多情钟情之辈。他天生能触物生情,又有抒发的愿望,于是才可能借助笔墨于画中托扬寄情。

  在中国古代画家的画中,没有什么不是情的显现,情就是画家的法。北宋郭若虚说:“书画发于情思,契之于绡绪”。触景生情,情以景生,以情运笔,笔笔生情,这是人生的高雅之情,也是画家生命的象征。而山水画那若实若虚的苍茫之感,那风神超逸的飘渺气韵,仿佛即是古代画家浪漫人生的最后象征!

二、澄怀观道,以形媚道


中国古代画家的林泉之心,除了托物寄情外,还有许多似闲云野鹤的出世画家,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澄怀观道,然后试图用画来传达对道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是以形媚道。

从历史记戴可以看出,古代所有空灵洒脱的画作,全都与道家禅学的精神相关。很多画家崇尚隐逸生活,甚至出家当和尚。这种现象也并不完全是因为逃避现实,不得志或看破红尘所至。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弃低俗而慕高远的高尚情怀和追求。不少诗僧和画僧,尽管在道艺观上矛盾重重,但也增强了他们澄怀观道的决心。


  澄怀观道,就是融于大自然当中,让山川之灵秀之气,来涤除内心的欲念,从而体悟那赋予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道”。

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心不净,滿是俗尘杂念,即是天天临摹佳作,也和油漆工没有两样。

《圣朝名画论》中说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遂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真山骨”。南宋画家宗炳也说:“方寸湛然,以玄对山水”。他认为观山水是澄怀观道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走进大自然去悟“道”,作画时画面才会呈现一种幽静深远的“道”的意味。

  而“以形媚道”,其实就是“以形写神”,就是象外之味,画外之境。神的概念即是道。形即是技,神即是道。“以形写神”是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名言,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高于形的观念。以形写神,虽然画的是形,却旨在表现画家心中的“道”。

  道家讲无,佛家讲空。按佛学宗义讲,绘画是不能表现“空无”的。比如六祖慧能诗云:“画师五彩画虚空,落笔须知失本宗,更有唐朝吴道子,平生纸上枉施功”。布袋和尚契此也说:“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就连苏东坡也认为:“纨素不画意高哉,倘着丹青坠二来。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他还说:“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一落笔便是有,空和无是不能画的。

但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沒有无,哪来的有呢?德山和尚也说,画虽然画不出“空”和“无”,但可以象征啊,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无象依赖于万象而存在,所谓“物具空性,空由物显”,空应该是一种感悟的境界,可以在画中得到检验。

  古人作画,一方面是托物寄情,一方面又强调心的空灵和画境的空灵,这仿佛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让许多画家感到非常纠结甚至痛苦。而“以形媚道”,却恬恬能让他们得以释怀,在更加广阔的“道”的领域里畅想驰骋!

宋.董逌说的好:“无心于画者,求于造化之先”。可怎么才能求造化之先呢?他又接着说:“赋形出象,发于生意,得之自然。待见于胸中者,若花若叶,分布而出矣,然后发之于外”。是说绘画行为,不是在形象上模仿对象,而是在用意上表达造化之神。

沈周说:“但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拘于形似之间者”。古人画画最讲一个“意”字,是写意而不是写实,画得越具象越真实,就离“道”越远。

  形似则神无,忘形才能得意。意境可说是形与神,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画中山水是古代画家渴慕林泉而“意造”出来的,这个“意造”即是以形媚道。

  对于形与神,各自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同是画北方山石的荆浩、关仝、范宽、郭熙等,彼此的笔墨造型,皴法都不同。同时画南方山石的董源、巨然、黄公望等,对于山石结构的理解也不同,各有各的表现方法。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意向,就是以林泉为神契来澄怀观道,以笔墨为媒介来以形媚道。

说到底,对于古代画家来说,道是外加于艺术的崇高要求,以形媚道只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己。而澄怀观道,静以修心,才真正是他们崇尚隐逸生活,徜徉于山水林泉的崇高愿望和真实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