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历史上,为什么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却叫“添口”?

 dsj_cgf 2018-11-25

有人说“男丁女口”跟生理特征有关,还形象地比喻成数字1和0,这无疑是望字生义,误导他人,因为大家没有弄懂“丁”和“口”的真正内涵。

关于“男丁女口”的说法,《清史稿·食货志一》最清楚:

“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於户。”

大家都知道男女有别,也知道在古代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可为什么会出现男女不平等现象呢?主要还是因为男女性在社会劳动中的角色不同。

男丁,又称丁男,古代称成年男性,也就是说“丁”是指成年男性,意味着男子已经成年,具备了劳动能力,所以在男子未成年时,是不能称之为“丁”的,超过一定年龄,失去了劳动能力,也不能称为“丁”。

“丁”是古代缴田租、服徭役、兵役的重要基础,比如西晋时就规定:丁男(16-60岁)按50亩缴田租,次丁男(13-15岁,61-65岁)按25亩缴租;为官府服徭役出工出力、征兵打仗,都是按照家中男丁的人数结合比例确定,如三抽一、五抽一等。

古代人的主要工作是农业生产,对体力要求很高,只有成年男子以承担,女子和未成年男子无法胜任,因此男丁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支柱,地位当然很高,所以家里生男孩叫“添丁”,形容一个家庭成员众多,也称“人丁兴旺”。

女性则不然,由于生理特征和体力限制,即便是成年女性也很难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和体力劳动,虽然也能从事纺织、做饭等家务劳动,但这些毕竟不是主业,不能当家里的顶梁柱,还要多一张嘴吃饭,只剩一张“口”了,所以生女儿叫“增口”。

正因为这个原因,古代才逐渐形成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通农民家庭添了儿子很高兴,因为家里将来多了一个劳动力,添了女儿不喜欢,甚至斥为“便宜货”,因为女性不能种地。

近现代以来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得女性一朝翻身做主人,地位青云直上,如今已经不适合讨论男女平等,而是要讨论“女尊男卑”问题了。究其根本,不是女性思想解放了,而是女性和男性一样成为家庭支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需要仰男人鼻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不虚也。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