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怀纯美,情寄自然——甘肃古浪赵佰昌作品品赏

 tgd大日如来 2018-11-25

赵佰昌,男,甘肃古浪人,1976年生,先后毕业于张掖师专、宁夏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现任古浪三中美术教师,古浪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自幼酷爱绘画,至今仍执着地追求绘画艺术的更高境界。他师法自然,作品充满生机和意趣,多次入选各种美术展览,并在报刊发表;长期致力于美术生的高考辅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各级各类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荣获古浪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古浪教育》、《古浪文苑》、《武威工作》等对其艺术作品给予专题介绍。他笔耕不辍,每有新意,独辟蹊径,先后在《学习与研究》、《新课程》、《西部教育参考》、《未来导报》、《武威日报》等刊物、报纸上发表美术理论、美术教学等方面的论文及艺术作品,为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国画创作风格不断努力。

欣赏赵佰昌老师的花鸟画,需要丝丝缕缕地品赏。渐渐地,你会觉得,浓浓的生活味道就轻轻浅浅地泛出来……阳光的味道,土地的味道,山野的味道,花果菜蔬的味道,以及活灵活现的鹰鸟鱼虫,就陆续涌来,让你的思想悠悠而留恋地在这些景物上飘忽着,萦绕着,微醺,浅醉,犹如渐次进入王维或李清照诗词那样的境界。中国写意画仿佛书法里的草书,那种骨子里的舒狂,往往要不失之俗,要不失之怪。他的花鸟画,源于大自然的恩赐,他不懈追求诗意精神,文人气质,生活情趣。曾经看了一些艺术大师齐白石的花鸟画,似乎每一棵蔬菜每一个小虫每一件器物,都散发出农夫使用、生产、采摘着的原始的质朴、疏野和俊朗,这是一种老子所言的大象之美。大师曾严正告诫弟子,似我者,死!似而不是,不是却似,独辟蹊径,神似而形不似,方能“活”,活得好,活出滋味。赵佰昌老师从构成画面的艺术形式、语言、章法、用笔、用墨和设色诸方面下功夫,博采众长,以理绘形,以意取神,作品意境深远,充满了青春活力与勃勃生机,观其画作自有一股清气袭来,满纸飘香,心旷神怡,带给观者至佳的情操陶冶和艺术享受。

山水画有很多派别风格,可赵佰昌老师的山水别具匠心,令人一望便知,并且印象深刻。鲜艳抢眼的色块、沉稳的焦墨线条吸引了观者最初的眼光,似乎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窍要。然而那些古朴悠远的山峦溪涧,却分明是中国水墨画的清朗风骨,两种风格各有取舍地结合起来,便成就了一种画法乃至文化皆可融合的可能性。无论春秋冬夏之景,他的画绝无凋敝寒瑟、衰枯阴郁的愁苦恨叹之感,“融洽以出,神哉技乎”,都叫人不禁浮想联翩,有不自觉走进朱自清散文《春》的那种激昂与澎湃。细观赵佰昌老师的山水,不仅在运色之妙,渲染轻清,色彩亮艳;运笔也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尤其,还在他的山水结构。记得很早读过一位作家的一篇散文说,山是男人,云水像女子。山水这个“家庭组合”美满幸福与否,在于山的淳扑厚重,更在云水之清逸妖娆。

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一种情愫,一种风度,一种风采,也是一种风流。美学理论说,中国画家往往通过画作这个客观对象,来传达画家个人的主体精神。因而,审视画作,也就是观察画家的精神流露。“画如其人”,就是这样给画家定位的。赵佰昌老师从不奢谈什么艺术、价值这些宏大而空洞的言辞,他的言语恬淡、沉稳,却透出一种深沉的激情,透出对生活品味后的积淀,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成熟。他的画作充满浓郁生活气息,他的心灵时刻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深情和对绘画的无比挚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赵佰昌老师必将会把自己充满灵性的作品,描绘得更加成熟,更显深邃,更具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