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

 木香草堂 2018-11-25
怎样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名誉主任  潘自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建立了一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的制度,探索出了一些路子,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三结合”教育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完善和提高。近年来我国“三结合”教育进展总的是好的、健康的。但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影响了“三结合”教育的实施和国民素质教育的开展,所以,2004年中央8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这是具有针对性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如能认真贯彻执行,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把人口大国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人力资源强国。

一、怎样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

中央8号文件发表后,各地都不断重视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我市各级教育关工委在市县教育局领导下,在上级教育关工委指导下,在原有基础上按照中央8号文件精神,开展了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的试点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根据我市和外地经验,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解决好各阶层人士对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的认识问题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情况给“三结合”教育带来许多阻力,学校主要是怕影响升学率,认为是“额外负担”,怕麻烦,也有畏难情绪。家长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不愿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单位对学校教育也漠不关心,不太支持,一些领导部门只抓升学率,对“三结合”教育支持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应发动各阶层人士,包括各级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家长及社会各有关部门领导、人士,认真学习中央8号等文件,认识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增强执行意识、配合意识、参与意识、支持意识,提高自觉性,加强互动性,从而形成共识共动、齐抓共管的氛围。

(二)从实际出发,选择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模式

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模式很多,大城市、中小城市、县(镇)、农村的中小学因所处环境条件不一,教育环境不同,社会教育资源差异,所以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模式,要从各自实际出发选择,不能一概而论。现在“三结合”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学区“三结合”教育模式

我市教育关工委从2001年开始进行学区“三结合”教育试点工作,现有200多所县城初中、小学和(镇)中心小学正在进行试点。这种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主体,发挥组织、牵头、协调作用。主要在学校服务的学区范围内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学校成立学区家长学校,加强与家庭联系,建立学区关工委,主要吸纳和利用本学区内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各种固定的“共建”机制,加强社会教育。这种试点基本是成功的,得到上级领导、关工委和社会的肯定。

2. 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

一些大城市的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社区教育委员会牵头,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组合起来,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

3. 社区和学校结合的模式

在中小城市,因为社区刚建立,力量薄弱,加之一个小学或初中服务几个社区。在这种情况下,应由街道办事处出面,成立由办事处主管教育,社区领导、学校领导和家长代表参加的“三结合”教育领导组织,负责搞好“三结合”教育。在农村,由乡(镇)教育机构牵头,乡(镇)范围内的初中、完小、村组成立领导小组,进行“三结合”教育。

4. 多元型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

我国城市、农村都有着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如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工农业科技资源、物力资源等,且具有可实践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作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如社会上的各种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辅导站以及工厂等,对未成年人定期或不定期免费或半费开放,让学校带学生,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学习或进行实践活动。我们把它叫做多元型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

(三)必须加强“三结合”三大支柱建设,支撑好国民教育大厦

1. 加强中小学校主渠道建设

中小学校是国家设立的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教育的机构,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在中小学度过。所以,不论哪种模式,学校都要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教职工队伍、教育设施设备、校园文化、各项制度等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三结合”教育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这是主要的、根本的。

2. 加强家庭教育载体建设

一是成立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如教育部门办的中小学家长学校、妇联管的机关家长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对家长和家庭成员进行家教知识和科学教子方法教育。二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全县(市、区)家教工作。我市一些县和教育行政部门已成立家庭教育中心开展工作。建立与家庭与学校联系制度。一些学校建立的家访家校联系卡、家长接待日、家长咨询室和家教报告团、家校联系报等,密切了学校和家庭的关系。

3. 加强社会教育支柱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教育资源育人功能

我国城乡社会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为我们进行社会教育提供了条件。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行各业,在中央8号文件发表后,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教育的独特作用,已制定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文化宫和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定一些科技馆、文化宫等免费接收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社会上一些青少年教育机构也开始把对青少年教育作为社会使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一些中小学也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校外教育。我市教育系统“三结合”教育试点学校已建立“共建”单位300多个,有的学校达10多个。但是现在社会教育仍是三种教育最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一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一些法规、政策,使社会教育机构把青少年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任务,切实履行;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学校进行社会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执行;三是鼓励社会教育资源部门主动为学生服务。只要大家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社会教育支柱就会不断强大,起到支撑国民教育大厦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长效机制,使“三结合”教育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三结合”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永恒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三结合”教育的内涵、途径、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提高。所以,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体系,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教育目标保障机制

就是说各项长效机制建设,都要从教育的共同目标任务出发。共同目标是什么,就是中央8号文件和教育方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结合”教育主要任务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此同时,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在对青少年教育中都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社会教育机构,还要树立公益事业观点,克服以营利为目的的思想,为未成年人教育做好服务。

(二)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对未成年人教育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教育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第36条明确提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增强法制观念,执行法律法规,克服“长官意志”、“个人意志”的随意性,把“三结合”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以法保障“三结合”教育的实施。

(三)学校与家庭合作工作机制

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学校要建立各种类型家长学校,和与家庭联系的各种机制,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家庭也要建立各项教育的机制,配合学校搞好教育,使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共同育人。

(四)学校与社会合作工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三结合”教育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和完成任务的措施。建立责任目标管理、督促检查、创优评差、表彰奖励等制度。学校要把“三结合”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实施制度,落实到党、团、队、班级和校关工委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抓出成效。社会各有关教育机构、单位都要把未成年人教育作为党和政府赋予的社会使命之一,纳入工作总体规划,明确任务,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落实责任,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五)教育力量建设机制

“三结合”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必须建立一支管理队伍。为此,要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教育队伍。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团、组),各级关工委要建立“五老”队伍。各有关教育机构和单位,也要有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有条件还要建立专职兼职队伍。真正做到有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使“三结合”教育落到实处,开花结果。

(六)财力物力保障机制

进行“三结合”教育,需要一定的经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学校和社会有关教育机构和单位,应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学校和社会上有关教育机构和单位也应将“三结合”教育“花钱”列入本校本单位经费预算,使其“三结合”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怎样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http://21cec./html/shequjiaoyudianzizazhi/baijialuntan/2009/0914/35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