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做娘永不把儿嫌 【天涯随笔】

 吉安天涯书屋 2018-11-25

本文参加了【重阳话亲情】有奖征文活动

   文/吉安天涯

      
    很多人知道有个叫秦怡的中国著名演员、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正值中年的她,突遭厄运。秦怡的16岁儿子患了精神分 裂 症,生活不能自理,她没有放弃儿子,她每天为儿子穿衣服,打针、喂药、洗头、洗澡等等。儿子什么事都依赖秦怡,在秦怡的精心照顾下,儿子病情慢慢有了好转。秦怡见儿子什么都不会做,却喜欢乱涂乱画,就请了个画家教儿子。因为儿子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秦怡外出放心不下,一般都会把儿子带在身边。她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为儿子喂药,照顾儿子的生活。我在看《秦怡传》时读到她为儿子所做的一切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敬佩她的伟大,秦怡是演艺圈中我最崇拜的女性。 
       上面说的是名人不嫌弃自己的儿子,那是书上看到的,在我年轻时,目睹过一位伟大的母亲,不嫌弃自己的瘫儿,为儿子牺牲自己的前途,在幕后默默地奉献自己。她姓周,是一个村的妇女主任,改革开放之前,在村里做妇女主任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三天两头检查,开会,基本不用干农活。周主任因为自己有个瘫子儿,主动申请到又脏又累的敬老院工作。她这样既可以照顾自己的儿子,又可以为其它孤寡及残疾老人服务。那时我在乡农科所工作,我们每天上班和下班途中都会看见她不是在喂饭瘫子儿吃,就是给儿子洗轿子。那个轿子是她儿子坐的,儿子不是拉屎就是拉尿轿子里,她这个母亲只有一天到晚围着瘫子儿转了。那个时候,她才四十来岁,头发都白了,可想她内心的痛苦和外在的操劳是何等艰辛! 
       如今,我们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父母都在为子女读书就业操心。但也有有的父母不设身处地为儿女想,喜欢把自己的子女与别人的子女做对比。喜欢说别人家孩子如何优秀,数落自己孩子的种种不是,这样让孩子无形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刚脆破罐子破摔,反正父母对我也失望了,不如逃学,跟着些哥们四处流浪。 
       在孩子不如意时,母亲是最重要的角色,严父慈母是从古到今都沿袭的家风。母亲要学会说自己孩子是最棒的,培养孩子的自信。我儿子在读高中时成绩开始滑坡,我意识到儿子学习成绩下降,高考有可能落榜。没考试之前,我不是在想儿子高考能靠多少分,读什么学校,而是在想他考不取会怎样?我怕别的孩子靠取了,我的儿子落榜会想不开。儿子没考试之前,我就叮嘱他说:“考大学就和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一样,不要紧张。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参入了就可以。我儿子这么聪明,干什么都会很棒的。”我今生对子女没什么太高的要求,能自立,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