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过日子----是人生的必修课】

 昵称17679909 2018-11-25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由1个人、或若干人构成。家庭在时间轴上发展、裂变、演化。中国人的过日子观念,在民间相传,不上台面。“会过”的观念发展现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年轻人,30岁以下的,对传统“会过”的观念,不屑一顾,甚至“会过”被认为是旧时代观念,是垃圾。

    下面,分析一下。

    社会不论怎么发展,富裕的总是少数的,大多数人是不太富裕的,就是说,工薪阶层是社会的核心主导,这样的现实情况难以撼动。

      因此,我们有充足理由说:钱对于谁来说,都是不够花的.
      物质是匮乏的。一个人,一个家庭,必须省吃俭用,不浪费,精打细算,才有可能不挨饿,从而达到温饱。你不能有了上顿,没有下顿;上半月有吃的,下半月没有了。
     我看到这样过日子的,两口子一个月收入5000元,没有几天花没有了。只好借,向一个月收入2000元的借。

   消费一定要:量入为出,统筹安排,收支平衡还不行、必须要有一定结余。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
   为啥,欲望是无限的,收入是有限的。
   不节制花钱,就是不会过日子。
   真正会过日子的,能勤俭持家。勤俭持家的目的,是为了持续的温饱。
   所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能保证持续的温饱,通常之“会过”。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家庭,最怕什么?最怕没有钱。没有钱,借钱最难!不相信,借借看。
   有人说:收入少,存不了钱、没有钱,不够花。
   实际不是这样,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你看,岩石缝隙生长的树,它有多少土和水。它的资源少得可怜,依然顽强生存。生存,生存,为第一要义。

  如今,虽然大部分国人已经摆脱了困窘,但是,吃饱穿暖仍然必须要保证的生活刚需。

  勤俭节约是美德,穷奢极欲是恶习。

  做人基本原则是“通情达理,讲良心”。“理”是约定俗成的规范。“情”是人之常情和人情往来。“良心”是人的内在道德体验、衡量。
   “过日子”的任务以养育孩子为中心。人以家庭为本位,家庭是人的依托,能安身立命。
   寻求家庭收入最大化,勤俭持家,  这两条是“过好日子”根本原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穷三富过到老。秦琼也有卖马的时候。
  “过日子就是过孩子。”“人活着就是为了把日子过好,不能被笑话。”
         刘振起  初稿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