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鹤壁:白龙庙村发现上千个天然舂米石臼

 建安视觉 2018-11-25
 河南省鹤壁市上峪乡,白龙庙村淇河段发现天然舂米石臼上千个。
  在河南鹤壁市上峪乡白龙庙村的淇河河床内,30多名来自安阳市的地质爱好者在河床上寻访冰臼群遗迹。
 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勘察,河南鹤壁市淇河河床中发现的大片岩石洞穴日前被确认为冰臼。
 这是距今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
  冰臼是指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
  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
  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专家称,这是中国首次在灰岩中发现的冰臼群。有的臼中连臼,造型奇特。
 据介绍,淇河白龙庙段河床中发现的岩石洞穴,有圆形、近圆形、椭圆形、花瓣形、大小不一,深浅有异。
 这些冰臼直径在1米以上的有41处,1米以下的有千余处,深度从0.5米到5米不等。
   分布面积达6400余平方米。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