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牛逼动物 自家动物园是它“看着长大”的......

 昵称36983170 2018-11-25


上方山动物世界的斑鳖展区(局部)


我是2007年左右开始了解这种动物,苏州这对斑鳖“喜结良缘”的全过程我一直在关注。但直到2015年我才第一次去见它们。那时,苏州动物园已经建立51年了。

原苏州动物园的斑鳖池(其一)


开园元老 数十载后定身份

斑鳖(Rafetus swinhoei)是一种极危物种,有记录的分布区包括我国长江下游流域,以及位于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


1873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把一个从上海寄来的大鳖标本定为新种,命名为Oscaria swinhoei。其实就是斑鳖。但由于标本数量太少,斑鳖有效种的地位尚未得到广泛承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并归到了斑鳖属(Refetus)。


罗伯特·斯文豪(Robert Swinhoe,1836-1877),时为英国驻华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位博物学家,他发布了最早的中国鸟类名录和台湾鸟类名录。最早的斑鳖标本便是他寄回英国的,故该种以他的名字命名,斑鳖亦称“斯氏鳖”


斑鳖
背盘长度可达110厘米背盘长度低于80厘米
侧面观察头部较深头部非常扁平
眼睛大,位于头部顶端眼睛很小,位于头部两侧
体型为椭圆形,长度远较宽度长体型圆形
颈部和背盘分离明显
颈基部很肥厚,和背盘前缘分离不明显
吻部短而厚,类似猪鼻吻突极短而细
成体有较明显的斑点没有或很少有斑点

斑鳖与鼋的特征区别

来源自中国动物园协会旧网站


苏州动物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北娄门内河口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洲上。据史料记载,园址在南宋时曾为佛庙,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62年前后。据说,动物园的斑鳖池就是南宋佛庙放生池的遗物。清道光年间在此地建昌善局,同治中期重修,光绪时始建殡舍。

原苏州动物园大门


苏南地区居民素有购买龟、鳖、鱼等在寺庙水池中放生的传统习俗,昌善局内便有三个水池供人们来此放生,其中一个大池中养着的十几只癞团鼋是个奇特的景观。每年清明人们来祭祀先人亡灵,水面上汆满喂食的大饼,癞团鼋时不时浮起来一口吞下,围观的人便发出惊呼,那是园中一年一次的热闹场面。民国17年(1928年),停止放生动物。1951年,改为妇女生产教养院,后为儿童京剧院所在。1953年4月,兴建动物园;1954年5月1日,苏州动物园(时称“城东动物园”)对外开放。

苏州动物园50年代饲养的斑鳖。据《苏州动物园志》历年动物统计表,1962年底还有5只斑鳖,到了1972年底仅余2只,直到1992年变为1只


上文说到的“癞团鼋”,其实就是斑鳖,1954年建园时园内还有大小十余只。但当时直到几十年后,这些斑鳖一直被当作鼋。苏州动物园现存的雄鳖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和其他斑鳖打架还被咬掉了一块裙边。后来,老伙计们都没了,只剩它自己了。其他动物园也有过饲养,如北京动物园(2005年10月死亡,雌性)和上海动物园,但毫无例外,统统被当作鼋来饲养展出。

苏州动物园的雄斑鳖,摄于2006年

图片来自动物园贴吧@junhe310

苏州动物园斑鳖池旧貌,摄于2006年

图片来自动物园贴吧@junhe310


直到几十年后,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赠送了两只大鼋标本。生物系赵肯堂教授对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这两只“鼋”其实是斑鳖。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特的物种。


1992年起,赵肯堂为拯救斑鳖多方奔走,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国内学界直至1994年才由著名动物学家赵尔宓先生首次承认Rafetus swinhoei的有效性,并建议中文名称为“斑鳖”。

苏州的斑鳖标本

赵肯堂教授(左一)与同事在西园寺斑鳖铜像旁合影


2006年9月19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动物园协会主办,苏州动物园和金鸟基金协办的斑鳖保护合作交流研讨会在苏州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围绕保护和人工繁殖斑鳖的科研课题进行了多层面、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工作磋商,并就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


代表们一致认为斑鳖是一种独特而且严重濒危的动物,目前仅知的5只个体全部都在人工条件下饲养(苏州动物园1只、西园寺2只、上海动物园1只,越南还剑湖1只),尚未在野外发现有存活的个体,保护和人工繁殖斑鳖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建议对苏州动物园和西园寺的斑鳖池进行改造,并把上海动物园那只雌性斑鳖转移到苏州动物园配对,产下后代。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也准备立项,资助养殖池改造和野外斑鳖调查。

上海动物园的雌性斑鳖,1971年10月从云南个旧捕获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2月16日,上海动物园的雌性斑鳖去世了。这时,苏州的西园寺还有两只斑鳖,其中就有一只雌性叫“圆圆”。但是“圆圆”多年未曾露面,踪迹难寻,生死未知,把“圆圆”弄到苏州动物园配对不可行。

西园寺的雄性斑鳖“方方”,2007年8月19日死亡。死后测量,身长1.52米,重73公斤。有报道称该鳖活了400岁,没那么长,400年前其实是西园最早出现斑鳖的记载。据考证,光绪九年(1883年)探花潘祖荫曾在此处放生“鼋”,当时共6只(一说5只。后有3只在1938年被日寇吃掉)

清末明信片上的西园寺放生池照片,西园寺恒中法师认为照片中的“鼋”与“圆圆”十分相像。据寺中法师称,“圆圆”在“方方”死后再未出现。应已死亡


峰回路转 多方努力促姻缘

上海动物园的雌鳖寿终无疑使情况雪上加霜,光有雄的没雌的,这可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一条线索使拯救斑鳖的项目峰回路转。在这一年的11月底,中国动物园协会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苏州召开,就在会议期间,一位来自长沙动物园的兽医提到他们园里有一只鼋,不知是不是斑鳖。后来,这只鼋的照片发给了苏州动物园,一看斑纹,很像是斑鳖!

饲养展出在原长沙动物园盘龙苑内的斑鳖


2007年1月24日,第二次国际斑鳖保护合作交流研讨会在苏州动物园召开,国际龟鳖生存联盟(TSA)、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动物园协会、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苏州动物园、苏州西园寺等机构和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讨论并基本确定了苏州动物园和苏州西园寺的池塘改造方案,成立了斑鳖保护工作小组,强调苏州动物园和苏州西园寺在斑鳖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在这次会议上,也展示了来自长沙动物园的照片,会后,有关专家来到长沙动物园,经鉴定,是令人振奋的结果:这只鼋的确是斑鳖,而且还是雌性,这些年还一直在产卵!


长沙动物园斑鳖产下的卵


雌鳖年龄推测约有80多岁,也是长沙动物园的开园元老。至于她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1957年从上海黄浦江捕捉到的,开始寄养在私人老板家里,后来才转移到烈士公园的;第二种说法更具体,也很有巧合——建国前长沙的一个动物展览团到苏州巡演时,发现了一只奇特的“巨鼋”,遂斥资将其买下,带到全国各地展览。1956年公私合营,动物展览团与有关单位合并共同组建了长沙动物园,“巨鼋”从此就在动物园定居了。


雌的找到了,人工繁殖斑鳖的希望大增。可是,新的问题也来了:两家怎么来联姻。苏州希望让长沙把“闺女”嫁过来,长沙想把苏州的招为“上门女婿”,双方意见这就有分歧了。长沙方面认为,这边具有50多年的斑鳖养殖经验,对其生活习性,饮食起居以及产卵、冬眠等了如指掌;而且,全世界就只有一只雌性斑鳖,搬来搬去会否影响其健康还得经过专家进一步考察、论证。


也是,全世界就这么几只,现在刚知道养了几十年的鼋原来是如此珍贵的斑鳖,还没来得及好好捂捂就让送出去配对,虽说不是送给人家以后还回来吧,可是这段日子里斑鳖池就空了、没斑鳖可展出了,难以割舍是人之常情。


不过,中国动物园协会认为到苏州动物园配对更合适。一是苏州动物园的斑鳖池环境更好,况且苏州有两只雄性,还有选择的余地;再者,苏州动物园和西园寺的池塘比较大,不好捕捉,而且苏州的斑鳖体型、年龄也比长沙的大很多。但由于诸多因素,加之当时苏州动物园的斑鳖池尚未改造,斑鳖配对的设想并没有立即付诸。

2007年5月,TSA专家、澳大利亚西部大学龟鳖繁殖学教授杰拉德·库克林(Gerald Kuchling)为长沙雌鳖做身体检查


2007年6月,长沙动物园提出了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解决斑鳖繁育问题的设想,WCS对此表示愿意提供支持。同年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中国动物园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上,长沙动物园、苏州动物园及WCS组织三方会商后决定: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让这对斑鳖繁育后代,并定于2008年春季开始尝试,如果不成功,再改为直接交配。


可是消息传出后,一些专家提出了质疑:利用微小电动震动仪从雄性斑鳖身上采集精子能否成功?人工采精,对雄鳖究竟有多大伤害?谁也不能保证。岁数都很大了,又没有先例可循,万一给弄出个好歹来,后果不堪设想。


2007年12月20日,2007年斑鳖研讨会在苏州召开,会上,长沙动物园园长宣布同意将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在第二年6、7月份转移到苏州动物园。会上通过了斑鳖合作繁殖研究计划:

1. 首先采取斑鳖的自然交配,由苏州动物园改造斑鳖饲养繁殖池,来年6、7月份建成后,将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转移到苏州动物园,与雄性斑鳖在同一池中隔网互相熟悉,待时机成熟择机交配。繁殖后代由长沙动物园和苏州动物园平均分配幼鳖数目。成立“斑鳖繁育科研小组”,小组成员由WCS、TSA、苏州动物园、长沙动物园和其他相关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科研成果由小组成员共享并负责统一管理。

2. 如果第一套方案无法实施,则采取斑鳖的人工采精、授精试验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动物运输费用、保险费、繁育设备仪器费、科研人员差旅费、会议组织费、苏州动物园繁殖池改造费用等相关合作研究费用由国际组织——龟鳖生存联盟(Turtle Survival Alliance)出资。

3. 苏州动物园、长沙动物园、WCS、TSA四方签署斑鳖繁殖合作研究协议,中国动物园协会承担项目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2007年9月23日,斑鳖合作繁殖研究计划正式签署。经过多方努力,这对姻缘终于得以促成!


远嫁苏州 雌鳖千里会新郎

2008年5月5日中午1点,专家们为临行前的雌斑鳖做了最后一次体检,主要检查生殖系统,B超结果显示情况良好。2点30分,“斑鳖新娘”在十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护送下起程(开始,苏州动物园派来的车为别克商务车,但车厢内最多只可坐下两位专家,不利于途中掌握斑鳖的状况,后来又派来一辆面包车)


至于为什么不乘飞机,因为用飞机运送只能放置在货舱,飞机在升降过程中,货舱内气温变化太大,短时间内气温大起大落对斑鳖身体十分不利。

临行前的身体检查

将雌鳖放入特别定制的运输箱


5月6日上午8时许,在WCS和TSA多位专家的护送下,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安全运抵苏州动物园。四位专家小心翼翼地把运输箱抬到刚改造好的斑鳖池边,打开木箱,进行了短暂的体检后,随即将雌鳖放入新居的水池中。

将雌鳖放入水池


此时,雄性斑鳖还没有住进“新房”。下午1点,中外专家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对接下来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和雌雄斑鳖的合笼交配等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重点讨论了采用什么方式让“斑鳖新郎”安全进入“新房”,最后一致认为,为避免捕捉带来的应激与伤害,首选让它自己游入新房,如果它自己不肯游过去,再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

苏州动物园斑鳖池新改造的部分,雄鳖的水池与雌鳖的用栅栏隔开


5月7日中午12点,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工作人员打开大小池塘之间通道的闸门,让斑鳖新郎通过通道进入新房。


在喂食讯号的刺激下,斑鳖新郎慢慢地游到了通道门口,此时,可能已感受到了新房内斑鳖新娘的气息,显得有些蠢蠢欲动,但又对这个通道门显然存在顾虑和警觉,斑鳖新郎显得有些躁动不安,在门口久久徘徊不忍离去......17时28分左右,经过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等待,斑鳖新郎最终勇敢地游进了“新房”。

为防止游客投喂、乱扔杂物伤害斑鳖夫妻,又对斑鳖池塘的四周用玻璃围墙进行隔离,2009年8月底竣工


难随人愿 婚后多年无子嗣

斑鳖夫妻尽管在“结婚”当年就有过交配,雌鳖也产下过100多枚卵,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是受精卵


第二年,即2009年的4-7月进行了多次合笼交配,雌鳖先后在池边的沙滩上产下4窝卵。令人惊喜的是,发现了受精卵的存在第一批卵中受精卵有2枚,第二批中有5枚。

对斑鳖卵进行标记


为了最大可能地提高斑鳖卵孵化的概率,除了第四窝卵全部留在原地进行自然孵化外,其余三窝卵都分成两份,一半留在沙土中,另一半则放到孵化箱里进行人工孵化(其中包括第二窝中的4枚受精卵)


在室外的,用铁丝网将沙滩围起来,网里放了两个盆,盆中有水有沙,盆的上方还有小遮阳棚;在室内,参照其他龟鳖类人工繁育的适宜温度,在孵化箱中设置了29℃、31℃和33℃三种温度条件。

孵化箱


令人遗憾的是,后来发现无论是在沙滩上还是孵化箱中的,孵化不到一周,在胚胎发育初期时便已死亡。


据分析推测,没成功主要两种可能:一是雌性斑鳖饮食中营养吸收不够全面,多年钙摄入不足,蛋壳壁太薄;另一种可能是雄鳖的精子活力不够,因为雄性斑鳖年纪大了,生理机能自然衰退,加上数十年单身生活,在其体内可能储存了大量精子,因年代久了而缺乏活性。为避免应激反应带来的伤害,专家们一致决定不对斑鳖进行捕捉研究,继续让其自然活动。

孵化失败的斑鳖卵就浸泡在酒精溶液里,每个卵上都做了标记


按原计划,2009年9月雌斑鳖就要返回长沙,但为了继续尝试,长沙动物园并没有提出接回。此后便再无有关斑鳖产卵孵化的消息对外公布,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消息,就是没有好消息。


直到2014年的一篇报道,披露了一些信息:2010年5月到7月间,斑鳖产过3窝卵;2013年,也产卵3窝,每窝都是63枚。同样,均未能成功孵化。孵化失败有很多原因,具体是哪一种还没有具体的结论。样本太少,温度、湿度、介质这些都十分难控制。同时提到,科研人员每年都会进行野外科考,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要兼顾的原因太多,比如人工受精对雄性斑鳖的伤害较大,所以一直采取自然繁殖。


王母出手? 这段姻缘要拆散?

然而,好消息没有传来,倒是传来了一个令人担心的消息:这对最后的斑鳖夫妻或将被拆散!

雌雄斑鳖在一起


2014年5月5日,《潇湘晨报》的一篇报道《远嫁苏州6年未孕80多岁的斑鳖姑娘今年回长》让很多关注斑鳖的人感到担忧。称长沙生态动物园(长沙动物园2010年搬迁后改名)决定在当年10月前把雌斑鳖接回长沙,这就意味着搬鳖夫妻或许会天各一方。不管怎样,雌雄斑鳖还能交配就还会有希望,哪怕就是碰碰运气也好;一旦分开,什么时候才能再合在一起、下一步的繁殖计划如何进行,这让外界关注斑鳖的人们十分关心。


另一篇报道透露,长沙方面希望让斑鳖换一个环境传宗接代——回长沙繁殖吧,苏州姑爷也跟来。园方对自身条件很有信心,还计划让爬行动物馆“打斑鳖金字招牌,使之建成以斑鳖为中心的爬行动物馆”。


也是,自家宝贝老寄存在别人家也不是个事,谁让夫妻双方分属两个动物园呢。

长沙生态动物园为斑鳖准备的展区,摄于2014年3月

图片来自动物园贴吧@航体一棵草


不过,由于这是WCS、TSA与两地动物园共同合作的项目,又有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中协调,能不能接回并非一方可以决定。


接着,苏州动物园方面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目前没有接到长沙方面任何要将斑鳖接回的消息,即使长沙生态动物园想要接回也要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同意,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自从斑鳖繁殖合作计划形成后,两只斑鳖的所有大小事宜都必须经过斑鳖繁育小组成员的共同认可,在四方统一安排下才能进行,毕竟两只斑鳖能否繁殖后代直接关乎着这一物种能否延续。”

“它是不是要回到老家长沙,也需要经过两个国际组织的同意,由他们来安排。”

“目前斑鳖繁育科研小组的成员们尚没有进行过相关商讨,因此也没有确切消息。”


如此可以判断,所谓接回雌性鳖,只是一方的想法而已,没有真正提出。后来,这对夫妻继续生活在苏州动物园,为拯救这个物种作着最后的努力,虽然希望越来越渺茫(据说,雄鳖年轻时候和同伴打架伤了“命根”)

报道配图,斑鳖夫妻同框


人工授精 老园最后的尝试

自然繁殖屡告失败,不得不考虑人工授精了。


2015年,专家组决定在当年5月进行首次人工授精。水池从5日下午1点开始抽水,直6日上午11点多,才用粗的塑料绳结的网把雄性斑鳖“请”上岸。

装入网中的雄鳖


先给雄鳖采精。稳妥起见,麻醉剂量分成两针打,20分钟后起效。对雄鳖采精制定了人工按摩和采用电震动棒、电刺激共三套方案(风险依次加大)结果,前两种方法试下来没有效果,只能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先后进行了两次采集。


负责采精的杰拉德·库克林博士说,雄性斑鳖开始时比较兴奋,后来就有点疲倦了。


下午3点,雌性斑鳖也上了岸。冲澡、称重、体检、麻醉之后开始人工授精,整个过程持续了约40分钟


6月初到7月中旬,雌斑鳖先后产下三批共计176枚卵,并没有受精卵——推测为雄鳖精子质量不高,以及人工授精时未能将其泄殖腔完全撑开将精子输入雌鳖输卵管。首次人工授精以失败告终。

2015年10月19日,再次尝试人工授精,但因此次采集到的精子数量不足中止


2016年4月1日,苏州动物园永久闭园,园中动物随即开始搬迁至新建成的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出于谨慎考虑,斑鳖夫妻留在老园当了“钉子户”。4月7日,再次进行人工授精,首次采用“微创”技术,从雌斑鳖腹部将采集的精液直接输入输卵管。

遗憾仍在继续,这次还是没成功


2017年4月14日,第三次进行人工授精,依然以失败告终。后来,一直处于过渡状态的斑鳖迁入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的“新家”。再之后,未见有媒体再报道过有关斑鳖繁育的最新消息。

第三次进行人工授精依然没能成功


中越合作 拯救的最后希望

说来也巧,今天早上就在微博上看到了两条斑鳖的新消息。


第一条是苏州上方山动物世界的实习生今年7月25日发的,杰拉德·库克林博士来园看望斑鳖。由于今年园方没有对外发布斑鳖繁殖期的消息,繁殖计划是否有变化让人不得而知。库克林博士再次来苏州,估摸着后面还会有动作。

微博消息1


很快,又看到了另一条微博,龟鳖生存联盟(TSA)在今年7月30日发布消息称(原文可拖至文章底部查看“阅读原文”),中国和越南在考虑共同携手合作挽救最后的斑鳖,如果能顺利推动的话,苏州的雌鳖将与越南的斑鳖合作繁殖,或是拯救这个物种的最后希望。

微博消息2


说起越南的斑鳖,前文提到过,2006年时越南还剑湖有一只斑鳖,雄性,已在2016年1月19日去世。越南现在还有两只斑鳖:2008年在越南北部东莫湖(又译“同莫湖”)发现的一只雄性,以及2018年4月宣布在河内市郊的宣汉湖(又译“春庆湖”)发现确认的一只。

还剑湖斑鳖生前体检的照片

越南在2008年和2018年发现的斑鳖


2018年,斑鳖人工繁育已经10年了,不管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苏州的斑鳖夫妻一直没能产下后代。随着斑鳖个体年龄越来越大,中越两国携手合作引入新的斑鳖个体加入繁殖,恐怕是挽救这个物种的最后希望。期待在各方努力,让斑鳖的未来获得转机。


等待61年 斑鳖才与我相见

我是2015年8月16日上午去的苏州动物园。斑鳖池是两个又大又深的水池,又各分成两个小水池。当时几部分的闸门都开着,不知道斑鳖会在哪个位置出现。斑鳖浮上来的时间很短暂,稍纵即逝;另外池子里面养了很多锦鲤还有只巴西龟“扰乱视听”。


突然,有人喊“老鳖!老鳖!”我转头一看——斑鳖浮了上来,很快又下去了。那个感觉,特别兴奋特别激动,就像神明显灵一般。等了好长时间也没再出现,我怀疑是从通道游到另一边的水池了,果然,不就在这嘛!

有好几个游客看到了,有人喊“老鳖”,有人喊“大乌龟”,有人喊“大海龟”......


我当时比较执著,在池边一呆就是俩小时,一直等到下午一点多,饲养员端着饲料盆走过来。


饲养员先判断斑鳖所在的大致位置,用小棍拨弄水花,给斑鳖“开饭了”的信号。


饲养员小姐姐喊斑鳖吃饭


过了十多分钟,两只斑鳖相继现身,游了过来。


来了来了


游向食物,开始大吃一顿。


吃东西中~


吃完了,露个正脸儿~

一段视频


兴奋之余,我也发现苏州动物园在斑鳖的保护教育上几乎无作为——仅有一块简单的介绍牌(对,两个大水池,只有这一块,另一个水池没有)。上周日,我又去了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的新斑鳖展区,结果还是只有一块简单的介绍牌,加之斑鳖所处的地方“不起眼”,来这的游人更是寥寥无几,更别提驻足寻找了......

仅有的一块介绍牌


不管斑鳖繁育情况怎样,这么多年,它们在都在游客面前展示。当它们还存活的时候,来到这的人都不知道它们存在的珍贵,难道等灭绝以后再回过头来怀念?相比繁育出小斑鳖,我更乐于看到,每一个来过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斑鳖,为它们的故事而触动。


希望这一天早些变为现实。


本文原作于2014年1月,纪念苏州动物园建园60周年而作

文中非游园照片主要来自新闻报道、纪录片截图和中国动物园协会网站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