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频率惯性与惯性模拟 ——虚拟同步机稳定性分析及新能源中的应用

 yahoohaha88 2018-11-25

专家介绍

黄林彬,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于2015年6月在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11月开始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并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以及虚拟同步技术在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录用SCI论文7篇,EI论文8篇,获得2018年度IEEE PES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辛焕海,1981年3月生,江西萍乡人,电气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主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2007年获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入选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0余篇,EI论文百余篇,论文被引用千余次;获得2014年度WeGAT国际会议以及2013、2016和2018年度IEEE PES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中国科协百篇优秀科技论文奖,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特别贡献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排名第2);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863项目《风光流混合供电集成控制系统》并在舟山市摘箬山海岛电网中示范应用;担任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技术》项目(基础研究类)的课题负责人。


汪震,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柔性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与仿真技术,发表SCI/EI论文百余篇,获得2016年度IEEE PES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国际电工组织“微网运行与控制”标准(IEC TC8/SC8B JWG1)工作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技术骨干完成/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作为技术骨干完成863项目《风光流混合供电集成控制系统》并在舟山摘箬山海岛电网中示范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