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市2018“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举行了第四场“聚焦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现场直播。在回答民意代表提问的过程中,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了杭州教育的两项新政:一是市区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比例,将提高到60%(现行的重高中考保送生比例是50%),同时,考虑将中考分配生的名额向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倾斜。二是借鉴上海经验,在杭州探索实施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这一表态引起了巨大反响。杭州一些校长也表示,这几项政策如果真的要实施,对公办学校确实会有利好,民办学校接下来压力可能会比较大,对杭州的教育生态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也有不少家长评论:“真的是公民办同招吗?那我报了民办小学就不能报公办了?如果报了民办没考上会怎么样?” 还有家长问:“分配生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今年的初一学生会实行分配生政策吗?” 今天,鹿姐姐的同事再度向杭州市教育局求证新政,获得的答复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新政一将从2018级初中生(即目前的新初一)开始实施,而倾斜预计在明年初一。 在杭城教育界人士看来,这两项举措的意图是要给愈演愈烈的“民办热”降降温,尤其是新政一。 公民办同步招生将借鉴上海做法 杭州的公民办同步招生将借鉴上海做法。那么,上海是如何操作的? 今年年初,上海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据上海市教委的统计数据,民办小学的报考人数和去年相比,从接近4万,直接降到2万左右,“降温”很明显。 以往,上海和杭州一样,民办小学招生在前,公办小学招生在后。如果没被民办小学录取,再进入公办小学录取流程,不影响排序。 “公民同步招生”后,家长在登录网络系统报名时就必须做出选择:就读公办还是民办。报名公办等于放弃报考民办资格,报名民办等于放弃公办第一批录取资格。如果孩子所在学区一表生已经爆表,民办小学没录取,则面临被调剂的风险。 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 公民办同时招生,对杭州的学校具体会有哪些影响? 杭城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分析说,新政总体对公办初中是有利的: “对于学霸来说,他们继续选择读民办或许不会受影响,还是能获得中考分配名额,或者通过中考考上心仪高中。但对众多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他们就得掂量一下,去民办初中拼中考分配名额是不现实的,只能拼中考,通过中考上重高的难度又加大了,而假如选择读公办,获得中考分配名额的机会就大很多。一旦这批孩子放弃报名民办初中,‘民办热’势必会降温。”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杭城某公办初中的校长说,不管是原来的保送生,还是今后的中考分配生,其名额只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20%不到,影响不了大局。“民办初中的中考分配生看上去减少了近一半,但总体数量是不多的,没有获得分配的学生参加中考,竞争力也不是公办学生可以抗衡的。” “小学招生相对简单,公民同招阻力不是很大。如果真的能做到,确实能给民办降温,促进公办民办协调发展。杭州具体将怎么落实,还需要等细则出炉。”一位教育业内人士说。 公民办同步招生,有些家长为了稳妥起见,可能放弃来民办试一试,民办学校慌不慌? 一位热点民办小学的校长很淡定,说:“不慌,给我们减负,好的学校总经得起风浪的。同步招生,可以让家长冷静思考,也让学校的压力没这么大。”每年,一些热点民办学校一个上午要组织1000多个孩子参加面谈,校长说压力很大。有的家长带孩子一天赶考五六个学校,家长辛苦,孩子累,实在没必要。“不过,真正有需求的家长,还是会来的。” 这次改革,对热点公办小学来说,可能压力也不小。 一所热点公办小学的校长说,今天大家一直在讨论这件事。“从长远来说肯定是好事情,去功利化。但任何事情做下来都有阵痛,比如招生压力肯定更大。之前,每年学区内的生源,去民办的先走掉一批,差不多有六七十人。如果现在这批孩子不走了,好生源确实留下来,但与此同时,几乎多出来2个班。这样下去,明年一表生也要面临被调剂。”这位校长说,近几年一表生爆棚,本来还在苦苦支撑,把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现在,人数增加,只能扩大班额了。 公民同招,可能还会影响到学区房的价格。 一位校长说,如果真的按照上海的做法,一些热点公办小学的学区房,可能也会更加热门。“公民办同时报名,被民办小学录取的不确定因素大,很多家长不愿意冒着被调剂的风险,可能会选择买一套热门小学的学区房,安耽地读公办小学。而且现在很多热点小学一表生爆表已经是常态,要根据落户时间排序,很多家长会提前考虑买学区房。” 也有人看法不同,说如果报了民办小学没被录取,就算有热门小学的学区房,也会排在第一梯队后面,面临被调剂的风险。这样买了学区房又有什么用? 公民办同招,初中校长怎么说? 和公办小学相比,公办初中希望公民同招的愿望更加强烈。 一位公办初中校长说,这几年杭州的公办初中真的太憋屈了,其实师资、硬件和民办初中差距都有限,但好学生都被民办先挑走了,让公办初中怎么办?最后中考大家看的是升学率,怎么不看一看公办的学生进步有多少? 还有一所公办初中,对口小学非常热门。这位校长说,这几年陆续出台的一些政策,对公办学校都有利好,已经有部分家长的思路改变,生源流失在慢慢减少。接下来这几项政策如果真的能出台,对公办初中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契机。至少在和民办初中的竞争中,不再处于太弱势的地位。 而对民办初中来说,这可能会形成新的挑战。 一位民办初中校长坦言,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清理民办初中里有编制的教师,这对学校影响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公民同招,民办初中接下去的日子不太好过。 对于初中来说,如果实行公民办同招,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按照相关政策,杭州的民办初中60%进行电脑派位,40%自主招生。很多校长都说,不知道如何操作。 “按照民促法,民办初中享有招生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权力下指令来限制。”一位热点民办初中的校长说,公民办同时招生不是很公平。 去年,这位校长曾去上海考察,听说在上海正在讨论公民办同步招生,最厉害的做法就是取消民办初中的保送名额。“这一招在我看来是非常狠的,但是那位上海的校长却很淡定,说想要来的家长还是很笃定,因为进入民办,有一群非常好的同伴群体,整体的氛围不一样,家长很看重。” 分配生比例向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倾斜 除了探索实施中小学同步招生,杭州市教育局还将探索中考分配生名额向非选择生源学校倾斜等新措施。这对公办初中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2017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实施按名额分配招生,分配比例从50%增加到60%。 一位初中校长说,具体的细则还不知道,不过听说在分配名额时,除了参照初中学校学籍人数,也会把民办初中40%的自主招生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适当向不能选择生源的学校倾斜。 另一位民办初中校长说:“市教育局说关于分配生名额向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倾斜,如果这60%的名额,市局还要调配,那高中学校愿意吗?去年60%分配生政策出炉,高中学校已经有意见了。高中学校是择优录取原则,好的学生却不能进,这不就是违背原则吗?这样人为加剧公办和民办学校的竞争,并不会给高中带来好的结果。” 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向公办倾斜,对牛娃来说公办民办到底该怎么选? “看看现在前三所实验班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民办。公办保送的学生进入高中,有很大一部分处在后三分之一。很多家长在纠结,把孩子送进公办,拥有更多被保送的机会;还是进入民办学校,有更好的同伴群体。”一位民办初中校长说,在他看来,根本没什么好纠结的,就算在公办学校进重高更容易些,但进入高中后,学习并没有停止,三年后就要考大学,比拼还是要站在同一起跑线开始的。 一位公办中学的校长有不同看法,说从这几年毕业生进入高中学校的情况看,他们发展的后劲很足,并不输于民办初中的孩子。 |
|
来自: 昵称55464423 > 《学区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