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与书法文化生态——在“谷城杯”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上的讲演

 收藏推荐 2018-11-25

很高兴到谷城和获奖小书法家见面,并且一起讨论老子的思想。老子《道德经》不能仅仅看成一本古籍,《道德经》对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书法大赛规定参展选手必须以老子《道德经》为内容来创作,说明书法创作具有了更为明确的文化意识和经典意识。看了这次书法展,水平非常高,说明国家教育部去年8月6日确定全国中小学从一年级到初三开设书法课后,各位已经先行了一步,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中国书法文化有几项重要的功能:一,书法把中国所有的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二,书法保存了古汉语的经典名篇,并将其注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三,书法是精神的净化器,在喝地沟油的时代,能喝到一杯甘泉是多么重要。如今有骂人的小说,有骂人的诗歌,有骂人的博客,但没有见到骂人的书法,说明书法很纯粹很清纯;四,书法人众多,中书协理事200人,中书协会员1万人,各省书协会员10万人,各市书协会员百万人,各县书协会员加起来千万人,全国书法爱好者三亿人;五,青少年学习书法后可以静心修身,老年人学习书法后可以延年益寿;六,书法是文化外交的重要内容,海外的孔子学院已经有6千万外国学生,他们拿起毛笔就可以写书法,一写书法就可以发现中国是一个讲求和谐和平的国家。可以说,书法是汉字历史和人文意味的审美体现,是经史子集的意义承担并促成中国书法文化的复兴;书法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一   老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纠偏生态的文化意义

      我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种“上善若水”的精神。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一些全盘西化的学者竟然否定老子的存在,很多人还否定《道德经》的存在。德国哲学家叫黑格尔,他批评孔子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伦理学家,但老子是一个哲学家。这些我都在专门的论著中加以澄清。老子的伟大还有一个故事。孔子比老子小20岁,居然两次去向老子请教,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是图书馆的馆长,是位博学之士。而孔子当时官位也非常高,可惜看不到这么多书,两次向老子去请教,请教老子一些话以后赞叹不已。他用神龙见首不见尾如此来赞叹老子,那么老子究竟是什么思想呢?现在重温一下老子的思想。

      来看看《道德经》的“道”。“道”最初的意思是形而下的道路的道,然后上升到形而上学之道。再看看“德”的金文,左边一个双立人指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那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古人到底怎么做呢,金文是上面一只眼睛,下面是一颗心,意即在重大选择面前,要用你的眼睛盯着你的心,“德”字到小篆时上面部分就变成了直来直去的“直”。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以德报怨’行不行” (“以德报怨”本来是老子说的),孔子说不行,并说了八个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的“以德报怨”更具有悲天悯人的精神,老子在几个方面推进了人类的思想: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老子将人生精妙的东西称之为人生三宝,就是说,他在人生修德成道的过程当中,极为珍视慈悲心和慈爱心:“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将一种博大慈爱之心推广到天下,将尊重人的生命和重视人的生命以成其自身的完满的德性看得非常重。“俭”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意在提醒人要知足,要能够减少本能欲望,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节俭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欲,因为也许奢靡的酒肉就是断肠之药,而淫逸的美色或是伐性之斧。只有以廉、俭为宝才能使人生达到长久平衡的“和”的状态。“不敢为天下先”与世俗之理背道而驰。老子反对一切人为矫饰和那种怪诞荒诞形式的短命追求,而为了“成器长”,要达到一种能长久的状态。


老子的认识论与辩证论:静“观”、“玄鉴”、“知常”、“弃智”。老子特别重视从具体的“物”去认识抽象的“道”,又从抽象的“道”来反观普世的“物”,他把这种直观的把握道体存在的方式称之为“观”。强调了直观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要求主体去高妙地获得认识客体的广度和深度。从老子观身观家观乡观邦观天下而认识天下的入思角度,可以见到他认识论的展开逻辑方式。

       老子的辩证论思想强调事物的矛盾是自然社会和人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事物的自身中都存在着它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如:有与无、生与死、长与短、高与下、多与少、大与小、前与后、远与近、轻与重、静与躁、难与易、黑与白、雌与雄、正与反、同与异、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福与祸、荣与辱、愚与智、吉与凶、是与非、贵与贱、治与乱、刚与柔、胜与败、清与浊等矛盾,可以说是既彼此对立又相互关联,既矛盾冲突又相互依赖,形成一种相生相成、相对相形、相和相随的关系。

老子的人生论与政治论“修德”。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将“道生之”和“德畜之”这种遵循自然规律和后天的自我修养而成看得同等重要,并达到“玄德”,就是幽妙而不可言的美妙之德。可见,老子反复强调“修”,即修身、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而使个体的本真的德达到一种世界的普遍性,通过修德而趋近于道。

      如今,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思想。老子的思想在生态平衡、生存竞争、技术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面前,老子无疑是一种警世之钟,告诉人们以智慧之思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智慧,并不会随时代的飘逝而消亡,他那禀道之思和大慧之言,将在新世纪对人类生存产生全新的影响和启迪。

二   书法与文化具有深层的本体关系

 书法与文化具有重要的联系。

第一,书法与儒家文化的联系很深,书品与人品作为书法标准是儒家伦理要求,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动情乎!” 刘熙载《艺概·书概》:“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柳公权:“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 中和与中庸:书法艺术的儒家美学原则宣圣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审斯二语,与世推移,规矩从心,中和为的。中和是书法艺术的儒家美学原则,书风受儒学影响成为历代书风迭荡之后的中和平和之美。明·项穆《书法雅言》“临池之士,进退于肥瘦之间,深造于中和之妙,是犹自狂狷而进中行业,慎毋自暴自弃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合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第二,书法与道家文化的千丝万缕联系:首先,法天贵真,需在书法中创造的真实品格,《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其次,强调气韵生动的书法生命精神之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通天下者一气耳” 。葛洪《抱朴子·至理篇》:“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者。”再次,坚持有无相生的书法辩证法。朱和羹《临池心解》:“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诀: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生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老庄道家强调“妙”。妙是一种化境,是生命空灵之道。妙与精神的“虚实”紧密相关,即既重视物质又超越物质,既把握现实又超越现实之上,与事物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相联系,因而能够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结合,进而抵达玄妙之道。


第三,书法与佛家文化的重要维度。亦书亦佛注重人们在写经、抄经中,使佛法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抄经不但是自我修行之道,同时具有助扬佛教之功。佛家非色非空的思想使人有着出世的洞达直观,寄泊着萧然疏远的境界体验,在书法艺术中,就是提倡静逸、古淡、萧然、淡泊、空寂的书境追求。弘一法师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

      今后有人说:书法与文化无关,书法与文字无关,书法与人品无关。艺术“七艺”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影视都不如西方——小说、诗歌现在没获诺贝尔奖,建筑现在全盘西化,戏剧、音乐、舞蹈都在向西方大量袭用。书法文化不能走邪路!

三   当代书法流派多出与守正创新的美学原则

中国当代书法有10个流派,不知道同学们遵循哪一个流派。

   一是传统经典派。特点是对古代经典碑帖(往往更注重帖而非碑)的直接继承弘扬技法的精纯度强调,是其突出特点;

  二是现代派书法。198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出版了《首展作品选》并宣布“中国现代书画学会”成立,有些人将绘画和书法整合起来,使书法更象抽象绘画,空间构成的考量时常先于笔法;

三是后现代书法。从西方后现代理论中学会了颠覆性、平面化、无深度、非主体等概念,从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挪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的元素,加上非汉字体系和反内容反阐释的拼接游戏,最后形成反书法的抽象化的视觉效果和丑化的视觉冲击力;


四是书法行为艺术——书法材料装置或书写过程中借“书法”之名以行反书法之实。作为后现代的变种“行为书法”,与西方行为艺术同步,有不少新实验现象:有人曾经在流水小溪上,将宣纸铺在水面上写字,让流水把字迹墨色冲淡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另有人分别让女性拉着纸,他拿笔半闭着眼睛,任由这位女性拉着纸在他的笔下转动,最后形成了“作品”;

 五是书法主义或非汉字书法。后现代变种之一,受日本墨象派、前卫派影响,将汉字彻底剔除与书法之外,将西方抽象派绘画的构成理念与后现代观念艺术相结合,产生出两个分支:其一文字可识读的少字数派;其二无文字或文字不可识读的抽象派;

 六是学院派书法。通过对古代经典碑帖的当代实验,使其激活内部精神元素并加以新形式创造。诸如:局部放大、古今拼贴、五体拆解、字义组装、色彩运用等形式以求得某种“当代性”和“主题性”而名噪一时;

七是形式构成派。它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早已过时的形式主义的中国变种及其余声回响,是东方笔墨与西方现代美术观念嫁接的产物,创作中强调书法形式本体的首要性和章法的形式构成,否定主题创作的情感和文字内容,以线条块面冲突代替传统意义的和谐连贯,以线的空间分割和形式营造增加作品的整体紧张感和视觉刺激感;

  八是流行书风(艺术书法),中国当代文学出现的民间化,就是对中国历代官方化文学的反叛。其实,中国书法同样如此,他们要走官方书法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其方法是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书法和新发掘出的书法资料中去寻找——运用碑学、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写经、民间墓志等很多新东西来融人个人的书法创作。对古代书法的继承指向是两汉及六朝碑版和民间书法,对“二王”一路的帖学经典多有抵触,追求粗发乱服的雄强书风;


九是新古典主义。对古代书法经典多采取形而上的继承方法,从精神上重新阐释古典主义,从形式上消解和弱化作品物质意义上的技术因素,增强作品形而上的精神品位和大境界。一部分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书法家,更为注重作品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以此在作品的当代型态中激活了传统经典;

 十是文化书法。文化书法在当下还是一种微弱的力量,主要体现了一种守正创新精神一种大文化姿态。其纲领是:“走近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表面上看是创化复兴经典话语,实际这种复归恰恰是带有革命性的更高的提升。文化书法所表达的是中国人那种灵性的内在深层存在的书法美好精神。


      在我看来,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编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学“技术”和“形式”;中级阶段是写“人格”和“情感”;高级阶段是写国家形象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书法的复兴,需要我们传承经典,整合时代主潮。我提出几点:中国的书法考级委员会即将诞生,今后将和《书法报》合作,要办青少年的国际临帖展和青少年的创作电视大赛,运用最新的传播工具,而且书法泰斗之路与书法大师的出现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中国书法复兴的当代意义在于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美学原则,强调书法与小中大学生精神生态平衡,树立国家书法考级、训练、展览的正规化,坚持书法代表作制度与书法大师,努力树立书法在国际文化中的大国形象。那么,书法必然成为东方文化崛起的重要信号。我相信,中国的书法一定会走向人类高端。


个人简介

王岳川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书法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著作(包括主编)有:《发现东方》,《目击道存》,《中国镜像》,《中国文艺美学研究》,《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全球化与中国》,《大学中庸讲演录》,《文艺美学讲演录》,《发现东方:中国文化身份研究》,《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季羡林学术精粹》(四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丛书》(六十卷),《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书法美学》,《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中外名家书法讲演录》,《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6本),《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书法精品集》(20本),《《中国思想精神史论》(四卷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思精神》、《中国文论精神》、《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约400余篇。

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著作(包括主编)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文艺现象学》,《艺术本体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九卷本,《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四卷本,《中国后现代话语》,《西方艺术精神》,《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在学术上主张“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守正创新”;提出“国学根基,西学方法,当代问题,未来视野”方法论,关注中国文化身份研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坚持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第一步。长期临习汉晋唐诸帖,尤好二王和颜书,强调汉唐气象。书法广涉诸家,对草书最用力,力求得古人用笔之意并加以当代创新。书法理论上提倡“文化书法”,坚持“走进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书法绘画作品入选多种书法集,并被海外收藏。传略载多种辞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