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枫的倾诉 2018-11-25














1. 何谓“胰岛功能”?查“胰岛功能”有何意义?


所谓“胰岛功能”?简单讲就是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是体内的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胰岛素作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其分泌的数量及利用情况直接决定着血糖水平的高低。


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利用障碍所致。而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对于指导糖尿病的临床分型、病情评估、用药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胰岛功能”该咋查?


临床上一般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RT)同时进行,合称“胰岛功能检查”——


该试验就是让病人口服一定量(通常是75克)葡萄糖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分别测定空腹及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糖及胰岛素值,根据5次血标本中葡萄糖水平(空腹时坐标点为0)绘制糖耐量曲线”,再根据5次血浆胰岛素水平绘制出“胰岛功能曲线”,通过分析,来了解病人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及衰竭程度。


对于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我们无法将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区分开来,因此也就不能通过测定胰岛素来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的真实水平。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测定C肽,后者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可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由于C-肽测定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对于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通过测定C肽,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的分泌功能


3. 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特点?


正常情况下,体内胰岛素分泌是连续而有规律的——


糖代谢正常者的胰岛素释放曲线: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约为5~20 mU/L,口服葡萄糖后0.5~1.0 h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峰值约为空腹值的5~10倍(多数为50~100 mU/L),服糖后2~3 h胰岛素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糖代谢正常者的C肽释放曲线:空腹血浆C肽为400~500 pmol/L,口服葡萄糖后0.5~1.0 h分泌达到高峰,峰值约为空腹值的5~6倍,3~4 h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4. 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与正常人有何不同?


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人在胰岛素分泌基础值高低、有无分泌高峰以及峰值出现早晚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分述如下:


  • 典型1型糖尿病者的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严重毁损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胰岛素基值一般在5 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各时点的胰岛素、C肽数值也无相应增加,释放曲线表现为空腹及服糖后各时点数值低下、无峰值的低平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的曲线也可见于胰岛功能趋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


  • 典型2型糖尿病者的胰岛素、C释放曲线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具体到每位2型糖尿病患者,既可以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也可以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


① 若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表现在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上是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负荷后释放曲线上升迟缓,其高峰在餐后2~3 h出现(分泌高峰后延),在3~4 h释放曲线仍然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


② 若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表现在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上是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数值正常或偏低,糖负荷后释放曲线上升迟缓,其高峰在餐后2~3 h出现(分泌高峰后延),峰值偏低,3~4 h释放曲线也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



5.那么,分析胰岛功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临床上,不只是糖尿病患者,就是一些医生拿到胰岛功能报告单后也是一头雾水。面对胰岛功能报告单,重点究竟应该看什么?分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简而言之,一是要看曲线高低,即患者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如何?(是高?是低?还是正常?);二是要看曲线形态,即服糖后是否出现分泌高峰?有无峰值延迟?




1. 将胰岛素释放曲线中各个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2. 将胰岛素释放曲线与糖耐量曲线中各对应点的胰岛素(或C肽)值与血糖值进行对照分析,判定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如何


3. 根据胰岛素(或C肽)分泌高峰出现的时间,判定是否存在分泌高峰延迟?高峰延迟说明胰岛功能减退,这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4. 当患者胰岛素(或C肽)释放曲线低平时,应该结合病史及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结果,判断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如果考虑是2型糖尿病,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如病程长短、有无应激因素、降糖药物疗效、平日血糖控制状况等),进一步分析是高血糖毒性抑制胰岛β细胞功能所致,还是病程较长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所致。如果是前者,经过积极治疗,胰岛功能有望好转。


5. “胰岛功能”检查在疾病诊断与评估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分析胰岛素释放曲线时,还要注意结合患者病史、用药情况以及糖尿病自身抗体等有关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临床实例,来教你如何分析胰岛功能报告!



案例1




分析:该患者OGTT显示,服糖前、后各时点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胰岛功能显示,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服糖后0.5~1 小时升至空腹 5 倍以上,2~3 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受试者糖耐量及胰岛分泌功能均正常


处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案例2




分析:该患者OGTT显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但没超过11. 1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显示,空腹及服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均高于正常,但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此外还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结论:“糖耐量异常”


处理: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建议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酌情服用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



案例3




分析:该患者OGTT显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胰岛功能显示,空腹及餐后各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但仍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说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此外,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符合早期2型糖尿病特征。


结论:2型糖尿病


处理: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建议口服双胍类药物治疗。



案例4




分析:该患者OGTT显示,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均显著升高,符合糖尿病诊断;胰岛功能显示: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较正常偏高,与之对应的空腹血糖也较高,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支持2型糖尿病。同时,5个时点的胰岛素水平接近,无分泌高峰,几乎呈一条直线,说明患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这里面两种情况——


  • 如果患者病史短,或是有应激因素使血糖突然升高,则胰岛β细胞受高血糖抑制的可能性较大;

  • 如果病史较长且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则胰岛β细胞衰竭的可能性大。


通过询问病史,该患者属于后一种情况。


结论: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功能衰竭)


处理:建议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案例5




分析:该患者OGTT显示: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显著升高,符合糖尿病诊断;胰岛功能显示,5点胰岛素水平均很低,呈低平曲线,说明患者胰岛功能严重衰竭,但不能明确胰岛素抵抗问题,需要结合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及病史,方能明确糖尿病分型。


  • 如果糖尿病自身抗体(如GADA、ICA、IAA等)阳性,则可确诊是1型糖尿病,再结合发病年龄及发病经过,进一步确定是儿童1型糖尿病还是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

  • 如果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中老年发病,病史较长,口服降糖药物效果越来越差,则考虑是2型糖尿病晚期


通过抗体检查、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病史,该患者属于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LADA)。


结论: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期)


处理:胰岛素替代治疗。


6.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指数?


又称为稳态模型(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Matthew等于1985年创建了稳态模型评价(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 HOMA)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a)胰岛素缺乏时空腹血糖升高的程度与正常胰岛素分泌对血糖的反应形态相似;(b)空腹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对称。HOMA-IR=FINS/22.5e-InFPG,(FINS:空腹胰岛素浓度,FPG:空腹血糖)。因仅涉及空腹状态下血糖和胰岛素值,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对患者几乎无损伤而受到广泛欢迎。

1996年Haffner将公式简化为(FPI×FPG)/22.5。它与血糖钳夹法比较,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在非糖尿病人群以及2型糖尿病人群均是可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