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昵称VXyCk 2018-11-25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股神”巴菲特的传奇人生中有两位“启蒙导师”,一位是他之前的老板,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另一位则是每年与他一同出席伯克希尔公司年会的拍档查理·芒格。

世人很容易了解巴菲特先生,因为写他的书有很多本;他经常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出席公众场合;几十年来,他每年都会发表一篇很长的信件。但芒格先生就神秘多了:关于他的书只有两本,和巴菲特先生相比, 他发表的演讲和撰写的文章要少得多。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并不知道芒格先生本人是个天才,而且他对巴菲特先生的投资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穷查理宝典》是由查理·芒格先生多年的好友彼得先生编辑的关于查理·芒格先生的简略自传,也是目前公认最为全面地囊括了查理·芒格先生思想精华的书。阿尔伯特·施威策尔先生曾说过:‘榜样在教学中不是主要的东西——它是惟一的东西。’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是极好的榜样和教师,对青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人们无法在金融界找出比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更具榜样意义的人物。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如果你认同学习对改变人生的重要性的话,那么阅读并学习《穷查理宝典》绝对是你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

内容简介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穷查理宝典》是由芒格先生多年的好友彼得·考夫曼先生编辑的关于查理·芒格先生的偏自传。彼得先生不仅是芒格先生多年的朋友,他本人也是极其优秀的企业家、“职业书虫”。由他编辑的《穷查理宝典》最为全面地囊括了芒格先生的思想精华。

全书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了芒格先生的生平、著名的语录,并总结了他关于生活、事业和学习的主要思想,第四章则收录了查理最有代表性的十一篇演讲。

值得一提的是芒格先生通过《穷查理宝典》传递给人们的并不是那些即时的、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知识”,更不是什么所谓的“投资秘籍”,它试图传递给我们的是那些他认为能够称为是“普世智慧”的思想,本书中最早的讲稿发表于 20 年前, 然而在今天,它的现实意义和当初并无二致。因为芒格先生进行观察和作出推论的基础是根本的人性、基本的真理和许多学科的核心原理。

如何走向毁灭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芒格先生在 2004 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上对巴菲特先生的一句看似玩笑的补充。在会上有个年轻的股东问巴菲特先生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巴菲特分享了他的想法之后,芒格先生插话说:“别吸毒。别乱穿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许多人以为他这句幽默的调侃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但实际上它却反应了芒格先生那与我们不同、并帮助他获得成功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得到正确判断的办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该怎样避免得到这些下场。“人们总是喜欢研究成功人士,这一点无可厚非,各种”自传体“包括《穷查理宝典》的畅销便是一种缩影,但是芒格先生在书中却告诉我们研究失败甚至毁灭同样重要。他认为不让自己遭遇毁灭才能够使得走向成功成为可能。确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避开“棋盘”上那些无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利可图的区域,是你能够获得了巨大收益的前提。

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先思考什么样的行动会导致失败,逆向思维是芒格先生在全书中介绍的思维模型的一个核心,逆向思维能够让人认清自己的”能力边际“,知晓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在其中,任何事物都跟其他一切事物相互影响。我们很难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影响这个系统,我们能够做的仅仅只是适应这个系统让自己不被毁灭,但”仅仅“是做到这点,并坚持不断的做到这点,也能够获得系统给我们的丰厚回报,芒格先生在全书演讲稿部分第一篇就用幽默的方式概述了人生应当如何走向毁灭,其实走向毁灭非常容易,你只需要嫉妒人、反复无常、别去向别人学习、遭遇沮丧时意志消沉。

嫉妒甚至怨恨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嫉妒甚至怨恨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芒格先生说过我们身处在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中,我们的思想、行为往往受到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微观经济学里面有一种被称为竞争性毁灭的现象:

假设你拥有一家最好的马鞭厂,突然之间,社会上出现了不用马的汽车。过不了几年,你的马鞭生意就完蛋了。你要么去做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意,要么从此关门大吉—— 你被摧毁了。这种事情总是反复地发生。

在商业领域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实现客户价值,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竞争常常让企业陷入窘境。嫉妒是扎根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天性”,它的影响不仅会体现在由人类协作组成的系统中,它对个人的“残害”也体现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甚至精神状态。大多数的人不会因为赚钱而开心,但会因为比别人赚的多而开心,从小我们便被教育要跟人比较(家境、学习成绩、社会地位、财富、权力等),却常常忽略了这些只是我们创造价值之后给予我们的“回报”。我们常会下意识的去寻找和自己“比较”的对象并“乐此不疲”,这不仅让我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更让我们走向毁灭。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反复无常,不要专注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因为这样可以抵消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么巨大。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情不是通过积累获得的,我们为巴菲特先生和芒格先生创造的财富感到震惊却不知道他们人生的财富大部分都是在60岁之后积累的,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同样这也适用与人生,虔诚积累的方式有很多,阅读和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凡是获得非凡成功的人没有不保持阅读习惯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巴菲特先生在商学院讲课时曾举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他说:

“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 20 格,所以你只能有 20 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的人生又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一天只拥有24小时,反复无常会让你去追逐一个又一个平庸的机会,毫无价值的机会只会让你浪费”弹药“。寓言里跑的比那只兔子快的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乌龟,平庸甚至是拄着拐杖的乌龟都能比兔子提前到达终点。如果你喜欢不受信任并被排除在对人类贡献最杰出的人群之外,那么请反复无常,不要专注。

别去向别人学习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以自我为中心,尽可能从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这能保证让我们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过度自信会让人表现出一种天然的进攻性,只要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就能明白拒不借鉴别人的教训所造成的后果。人类常见的灾难全都毫无创意——酒后驾车导致的身亡,鲁莽驾驶引起的残疾,无药可治的性病,加入毁形灭性的邪教的那些聪明的大学生被洗脑后变成的行尸走肉,由于重蹈前人显而易见的覆辙而导致的生意失败,还有各种形式的集体疯狂等等。人们总是会高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知识的缺乏往往与掌握的知识的错觉相伴而行的,在知识减少的同时也变得对自己的知识更加满意。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的人,只缺少“愚人”,人的自信应该来自对自己的了解,而非虚张声势。因此,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智慧的表现,对于“真相”的敬畏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定位自己,认识自己,把自己放到周围人中,以及在社会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想要避免因过度自信招致的毁灭就必须学会用谦卑来平衡自身的攻击性,去寻求每一个人的真相,去承认自己的不足,也同时承认他人的智慧,极度求真,向那些比你聪明的人学习。

别忘了艾萨克·牛顿爵士是这样评价他自己的成果的:

“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遭遇沮丧时意志消沉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人的道德素养为肤浅之颓丧论说所侵袭,于是精神涣散、意志消沉。无力发奋自强,不敢作胜过先人的努力,于是黑暗降临。我们时常盲目屈从我们的欲望、我们不能控制和平息我们的感情。这使得我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容易变得意志消沉,继而由此导致了迷狂、厌恶、不良嗜好、伤感、忧郁、暴怒,糟糕的疾病和疯癫的各种恶习。

现实太过痛苦,令人无法承受, 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我们常常刻意表现出我们的意志消沉,为的是得到所谓的“安慰”,但是这除了能让我们“舒服”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以外别无用处。人生如战场,在人生的战场里青春如果荒凉,那么陪葬的必然是悲伤。

普世的智慧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有个年轻人问芒格先生要怎样才能追随他的足迹,他的回答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许多年轻的生意人都问我们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聪明的问题: 你看见某个有钱的老头,然后问他:“我要怎样才能变得像你一样呢?”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读《穷查理宝典》(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勤奋同壮年联袂,智慧老人相随,在人类文明中,老人一直是社会的财富,因为他们充满了智慧和人生经验,在当代如果你想向一位老者求教“普世的智慧”的话,那么查理·芒格先生一定是你需要“拜访”的对象,但当我们真的阅读了芒格先生的一生和他的“箴言”之后,才发现其实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能够带来成功的方法,相反却有带来毁灭的方法,大道至简,所谓“普世的智慧”就是坚持不断学习,以及不要做那些会令你招致毁灭的事。

巴菲特先生和芒格先生从不将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一再的强调“时间”对于他们“投资”的回报,时间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没有那么多次“挥棒”的机会,不要因为嫉妒选择举债、赌博、投机,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工作、学习并意志消沉,学会知足、感恩、喜乐、虔诚并充满敬畏的对待自己对待身边的人这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目前为止可以阻止我们走向毁灭的方法。当然这需要操练,需要不停的操练,需要操练终生。

这是芒格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训诲:

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如果我的经验有什么借鉴意义的话,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应用这个乡下人的方法。若想获得失败, 你们应该将这种乡下人的方法,贬低得愚蠢之极、毫无用处。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在追逐目标中如此,在生活度日中如此,在人际交往中如此,在活着这件事上也要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