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处方1【组成】 生地30~60g 地骨皮12g 灵骨风12g 钻地风 10g 生甘草10g 【用法】 上药以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25剂为1个疗程。 【功效】 滋阴清热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处方2 【组成】 羌活 独活 桑寄生各12g 鸡血藤15g 丝瓜络 桂枝 川芎各10g 牛膝 白芍各12g 甘草8g 元胡 威灵 仙各12g 【用法】 加水300ml,(煎至150ml,每剂煎2次,每日1剂, 早晚分服。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 通经活络止痛。 【主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处方3 【组成】 川牛膝 熟狗脊 䗪虫各40g 制马钱子3g 【用法】 焙干研细末过筛,鹿角胶60g烊化,加蜂蜜适量, 以文火煎浓,加上药末调匀,制丸绿豆大,每日6g,分2~3次口 服,10日1个疗程。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 (3):31 处方4 【组成】 水蓼500g 【用法】 加水煎煮至沸数分钟,连同药渣一同倒入坛子内, 坛口对准痛部熏,药液温度降低时可再加温,每日1次,7天为一 疗程。 【功效】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适用于疼痛为主的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 【组成】 乌头20g 木瓜25g 干姜60g 干辣椒30g 【用法】 以上4味加水2000g 煎煮30~40分钟,趁热先熏 患处,待温后再用消毒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反复2~3次,每日 用熏敷2次,7天为一疗程。 【功效】 祛寒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 适用于寒痹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6 【组成】 当归20g 川芎60g 牛膝60g 红花30g 苏木 100g 川断100g 狗脊100g 防风100g 独活100g 羌活 100g 乌蛇60g 鸡血藤150g 制乳香20g 制没药20g 血蝎 60g 儿茶60g 【用法】 加水煎,去渣,待药液温度40℃~50℃时洗浴全身, 每日1次,每次40分钟,连续15~30天可见效。 【功效】 祛风散寒,燥湿止痛。 【主治】 适用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7 【组成】 生乌头25g 醋适量 【用法】 先将生乌头加醋调成糊状,入砂锅内熬至酱色,摊 于布上,贴于疼痛部位,每日换药1次。 【功效】 祛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 【组成】 桂枝 防风 白芍各12g 麻黄6g 白术15g 知 母12g 生姜15g 甘草6g 制附片30g (先煎1小时)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之属寒湿者。 【方源】 龚志贤经验方 处方9 【组成】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g 吴茱萸10g 【用法】 共为粗末,入食盐125g,炒至盐变深黄色,入少许 白酒,立即用布包熨患处,日2~3次。 【功效】 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同上方 处方10 【组成】 野木瓜根15g 络石藤 虎杖各15g 白酒500ml 【用法】 浸泡7天后饮用,1日1次,晚饭后酌量饮用。 【功效】 利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1 【组成】 归尾 羌活 独活 鬼箭羽 桂枝各10g 红花 制川乌 陈皮 制乳香 制没药各6g 广木香 威灵仙各12g 五加皮15g 虎杖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利湿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2 【组成】 制杜仲 续断各20g 雀儿花根皮10g 猪肾1对 白酒适量 【用法】 上药共炖熟,1日分2次食肾喝汤。 【功效】 祛湿通络壮腰。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3 【组成】 全蝎 田三七粉各3g 䗪虫 地龙各6g 制乳香 制没药各10g 【用法】 先将全蝎、䗪虫、地龙焙干,与乳香、没药共研细 末,再加入田七粉拌匀。1次3g,1日2次,开水冲服。 【功效】 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4 【组成】 白芍 黄芪各60g 甘草20g 猪蹄1只 【用法】 上药共炖熟,1日分2次,食猪蹄喝汤。 【功效】 滋阳益气壮腰。 【主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5 【组成】 雪冻花根皮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湿通格。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6 【组成】 虎杖 老鹳草各60g 土牛膝15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7 【组成】 冷骨风 五加皮各15g 瑞香根皮 红牛膝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湿通络。 【主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8 【组成】 桂花岩陀5g 八角枫2g 灯盏细辛2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19 【组成】 油茶树根50g 松树根250g 白酒2000ml 【用法】 浸泡15日后饮酒,1次30ml,1日3次。 【功效】 祛湿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20 【组成】 制马钱子 五倍子 乳香 没药 血竭各10g 红 花12g 赤芍15g 【用法】 共研细粉,加酒炒温,用布包好,揉擦患处,1日 3次。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21 【组成】 樟树枝梢叶500g 【用法】 水煎取汁,熏洗腰腿部,1日2次。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22 【组成】 鲜醉鱼草适量 黄酒少许 食盐10g 【用法】 将醉鱼草捣烂,加盐、酒混匀,外敷患处。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23 【组成】 丝瓜络30g 黄酒适量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24 【组成】 鲜乌藤根茎100g 猪蹄1只 【用法】 上药共炖熟,1日分2次,食蹄喝汤。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25 【组成】 鹅掌楸根 钩藤根各2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26 【组成】 朱砂根 板蓝根 土五加皮各15g 腹水草 威灵 仙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27 【组成】 蛇龟1只 【用法】 焙干研细末,1次10g,1日2次,开水冲服。 【功效】 滋阴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骨髓炎。 【方源】 验方 处方28 【组成】 金雀根 土五加皮 中华常春藤 红木香 白茅根 石豆兰各3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29 【组成】 威灵仙 牛膝各25g 八角枫 卫矛各5g 【用法】 上药煎水取汁,兑白酒适量,1日分2次服。 【功效】 温经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风湿痹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0 【组成】 龙骨 炒杜仲各20g 川牛膝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1 【组成】 桂枝12g 白芍 丹参各30g 制川乌 甘草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2 【组成】 老鹳草 丹参各30g 威灵仙 鸡血藤各15g 当 归12g 防风9g 川乌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3 【组成】 蔓荆叶30g 桃树叶10g 生姜15g 【用法】 共研细末,分成两份,一份炒熟,与另一份混匀, 加水调成膏,敷患处。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4 【组成】 蕲蛇1条 【用法】 焙干研细末,1次2.5g,1日2次,开水冲服。 【功效】 滋阴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5 【组成】 鲜桃叶嫩叶 鲜木浆子叶嫩叶各15g 鲜大粘香叶 20g 【用法】 捣烂敷患处。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6 【组成】 生姜 松明子 土麝香各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7 【组成】 威灵仙 五加皮 防己 宣木瓜各50g 千年健 10g 白酒1000ml 【用法】 共泡15天后饮酒,1次20ml,1日2次。 【功效】 祛湿通络散寒。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8 【组成】 荨麻20g 草果5粒 【用法】 上药同鸡肉适量共炖熟,1日分2次,食肉喝汤。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39 【组成】 金银岩陀 制草乌 香白芷各15g 制过山龙10g 土木香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0 【组成】 地桃花50g 菝葜 大伸筋 柴胡 元胡各30g 桂枝 杭芍 牛膝各20g 茯苓 小茴香 海桐皮各10g 川楝 子 姜黄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1 【组成】 小公鸡1只 木瓜100g 【用法】 共炖熟,食肉喝汤,1日2次。 【功效】 壮腰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2 【组成】 徐长卿12g 虎杖 鸡血藤 丝瓜络 络石藤 桑 枝各15g 独活 延胡索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方源】 验方 处方43 【组成】 谷叶15g 艾叶60g 【用法】 煎水外洗患部,1日2次。 【功效】 散寒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4 【组成】 苍耳草 虎杖 延胡索 伸筋草各15g 茅莓根 枸骨各20g 地龙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5 【组成】 八角茴香8个 白酒500ml 【用法】 浸泡7日后饮酒,1次10ml,1日2次。 【功效】 散寒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6 【组成】 赤芍65g 甘草9g 威灵仙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胜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7 【组成】 鹅掌金星50g 丹参 当归 牛膝各2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8 【组成】 金乔麦50g 枫荷梨10g 大活血藤 威灵仙 伸 筋草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49 【组成】 百两金 崖爬藤各50g 猪前蹄1只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壮腰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0 【组成】 炒侧柏叶12g 炒柳叶 桂枝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1 【组成】 威灵仙12g 制川乌 大茴香 金樱子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2 【组成】 秦艽 台乌 羌活 牛膝 郁金 元胡 防己各 9g 白芍3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3 【组成】 钩藤50g 小茴香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腰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4 【组成】 络石藤 伸筋草 虎杖 威灵仙 茜草 续断土牛 膝 落新妇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5 【组成】 大伸筋50g 鸡血藤15g 猪蹄1只 【用法】 共炖熟,食肉喝汤,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6 【组成】 千斤拔 大伸筋各30g 朱砂根 鸡血藤 金毛狗 脊各15g 公鸡1只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7 【组成】 大青根 土牛膝 活血藤 南蛇藤 威灵仙 白茅 根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8 【组成】 鲜牛膝100g 六月雪15g 威灵仙9g 闹羊花根 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59 【组成】 老颧草5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湿通络。 【主治】 风湿阻络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 处方60 【组成】 望江南30g 怀牛膝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理气止痛。 【主治】 气滞血瘀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单方验方大全》 处方61 【组成】 土鳖虫4个 【用法】 焙干烧研细末,早晚各服1次,黄酒送下。 【功效】 化瘀止痛。 【主治】 气滞血瘀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新编验方秘方大全》 处方62 【组成】 老颧草50g 白酒500ml 【用法】 将老颧草制成粗末,密封浸泡14日。每次饮15~ 20ml,日2次。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风湿阻络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家庭药酒》 处方63 【组成】 狗爪子120g 酒适量 【用法】 选红毛或黄毛雄狗爪,关节处切断,烧去毛,焙干 研末,分12次兑酒服,每日3次。 【功效】 通络活血。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中国民族药食大全》 处方64 【组成】 桂皮6g 红糖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通络。 【主治】 痛痹。 【方源】 《治疗腰腿病效方》 处方65 【组成】 薏米 白糖各50g 干姜9g 【用法】 共煮粥食,每日1次,连服1个月。 【功效】 祛湿散寒止痛。 【主治】 风寒湿邪所致坐骨神经痛。 【方源】 同上方 处方66 【组成】 山栀根10~15g 瘦猪肉60g 【用法】 加清水适量,煲汤,调味后喝汤食肉,每日1次。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热痹。 【方源】 《家用鱼肉禽蛋治病小窍门》 处方67 【组成】 瘦猪肉100g 辣椒根90g 【用法】 加水共煮,调味后服食,每日1次,连服7~10日。 【功效】 散寒祛湿止痛。 【主治】 寒湿偏盛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腰腿病效方》 处方68 【组成】 川杜仲 川续断各10g 鸡蛋2个 【用法】 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饮汤食蛋。 【功效】 补肾壮腰。 【主治】 肝肾亏虚型坐骨神经痛。 【方源】 《新编醋蛋治百病》 处方69 【组成】 水蓼500g 【用法】 加水煮沸,将药液、药渣同倒入坛子内,坛口对准 痛处熏,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温经止痛。 【主治】 疼痛为主的坐骨神经痛。 【方源】 《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处方70 【组成】 蜂1~5只 【用法】 疼痛部位螫刺,1~2日1次。 【功效】 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 处方71 【组成】 葱白适量 【用法】 炒热,布包熨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0 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散寒通经止痛。 【主治】 寒邪偏胜之坐骨神经痛。 【方源】 《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处方72 【组成】 生乌头150g 【用法】 加醋磨成糊状,入砂锅内熬至酱色为度(100℃,约 2分钟),摊布上约0.5cm,贴敷痛处。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止。 【功效】 散寒止痛。 【主治】 寒邪偏胜之坐骨神经痛。 【方源】 同上方 处方73 【组成】 斑蝥 艾条 【用法】 将斑蝥研极细末,密贮备用。敷灸前先在1寸左右 胶布中央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风市穴上。然后取斑蝥粉适量 放于剪孔上,上盖胶布固定,同时施灸,约0.5~2.5小时,以局 部发红为度。 【功效】 温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 处方74 【组成】 黄芪60g 牛膝 当归各15g 赤芍 地龙各12g 川芎 桃仁 红花各6g 没药 秦艽 防风 威灵仙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祛瘀。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75 【组成】 桂枝 知母 防风各24g 白芍18g 麻黄 甘草 各8g 白术 生姜各30g 附子(先煎2小时)6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76 【组成】 生乳香 生没药 当归 丹参 杜仲 木瓜各15g 骨碎补 薏苡仁 川牛膝各10g 威灵仙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民间方 处方77 【组成】 附子(炮)5~20g 桂枝 白术 甘草各15g 伸 筋草20g 全蝎10g 蜈蚣2条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78 【组成】 鸡血藤250g 川牛膝100g 桑寄生100g 老母鸡 1只(去毛及内脏) 【用法】 共炖,食肉喝汤,1日1剂。 【功效】 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79 【组成】 羌活18g 桂圆肉15g 红枣15g 白术24g 党参 30g 杜仲 桂枝 桑寄生 独活 防风 川芎 木瓜各18g 全当归30g 茜草15g 熟地30g 【用法】 酒浸1周,每次服50ml,日2次。服药酒3天后, 兼加服云南白药0.5g,日3次。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0 【组成】 当归 独活 白术各12~15g 川芎 地龙 木瓜 牛膝各10g 延胡索 五灵脂 白芍各12g 鸡血藤15g 制 乳香6g 细辛3g 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祛瘀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1 【组成】 活地鳖虫7个(全头足) 【用法】 焙干研末,黄酒适量为引服下。2~5日服1次,一 般3~5次有效。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2 【组成】 制川乌6g 乌梢蛇10g 地龙15g 全蝎9g 蜈蚣 2条 炮山甲12g 细辛9g 皂角刺30g 当归20g 生黄芪30g 川牛膝 天麻各10g 伸筋草12g 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3 【组成】 乌梢蛇10g 威灵仙 独活 千年健 红花各15g 土元6g 川芎10g 当归 鸡血藤 黄芪各15g 细辛5g 【用法】 以黄酒浸泡3天,每次服10ml,日2次。20天为 1个疗程。 【功效】 养血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4 【组成】 红桂300g 茯苓150g 红花 生草乌 生三七各 80g 花椒 芦子各50g 【用法】 共碾粉,混匀,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5g,每次1 ~2粒,日服3次。 【功效】 活血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85 【组成】 全虫10g 乌梢蛇60g 蜈蚣10g 【用法】 研为细末,分为8份。首日服2次,以后日服1次, 1次1份,凉开水冲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6 【组成】 苍术 黄柏各10g 川牛膝15g 苡米20g 当归 15g 川芎5g 赤芍10g 生地15g 红花5g 地龙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87 【组成】 黄芪60g 白芍20g 川续断 五加皮 威灵仙 制川乌 制草乌 牛膝 当归 桂枝各12g 甘草6g 生姜 大 枣各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温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阵发性或持续性向下肢后侧及足背外 侧放射性疼痛,并常伴有腰部及臀部疼痛。 【方源】 河南中医,1984 (1):15 处方88 【组成】 六月雪 牛蒡子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经验方 处方89 【组成】 乳香 没药 血竭 儿茶 朱砂 三七各15g 丁 香 冰片 五灵脂各10g 甘草5g 麝香2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服3g,日2~3次。 【功效】 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90 【组成】 过江龙150g 鸡血藤 半枫荷 千斤拔 狗脊 桑椹子各30g 鸡骨香 黑老虎 路路通 威灵仙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91 【组成】 豨莶草 炮姜各60g 附子 川乌 草乌 肉桂 胆南星各30g 乳香 没药 细辛各10g 【用法】 共为细末,取30g与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日换1 次。 【功效】 活血通络,温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92 【组成】 乌蛇 全蝎 蜈蚣 地龙各20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服2g,日2~3次。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新中医,1987 (3) :23 处方93 【组成】 鸡血藤 椿树根 玄参各30g 石楠藤 络石藤 千年健 钻地风 威灵仙 当归 牛膝各15g 羌活 独活 秦 艽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四川中医,1986 (9) :13 处方94 【组成】 白芍30g 独活 羌活 桑寄生 防风 当归 川 芎 茯苓 牛膝 川断 杜仲 党参 桂枝各10g 甘草6g 马 钱子0.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风活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广西中医药,1988; (6) :19 处方95 【组成】 制马钱子45g 乳香 没药 麻黄 肉桂 全蝎各 30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服0.5g,日2~3次。 【功效】 活血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 (7) :25 处方96 【组成】 牛膝15g 狼毒 鸡血藤 青风藤 海风藤 钻地 风 天麻 草乌 川乌 细辛 穿山甲 青黛各10g 【用法】 共为粗末,以65度白酒750ml浸泡4昼夜,去渣, 每次服5ml,日2~3次。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97 【组成】 牛膝 川断 桑寄生各30g 木瓜 独活各15g 桃仁 红花各10g 蜈蚣 全蝎各1g(研冲)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黑龙江中医药,1988; (4) :21 处方98 【组成】 黄芪 蜂蜜各60g 川乌(先煎1小时) 白芍各 30g 独活 鸡血藤各20g 麻黄 乌蛇各15g 牛膝 全蝎 甘 草各10g 蜈蚣5条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天津中医,1988(3) :21 处方99 【组成】 黄芪 桂枝 丹参 牛膝 赤芍各40g 秦艽 路 路通 川断 杜仲 当归 羌活 白芍 独活 附子 防风 茯 苓各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100 【组成】 白芍 炙甘草各50g 延胡索 罂粟壳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河北验方选》 处方101 【组成】 蜈蚣 全蝎 蝉蜕各20g 【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服1g,日2~3次。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同上 处方102 【组成】 蜈蚣1条 【用法】 鸡蛋1个,捅1小孔,装入蜈蚣蒸熟,食服,日2 ~3次。 【功效】 养血活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同上 处方103 【组成】 当归30g 秦艽 白芍 茯苓 大枣各15g 川乌 附子 肉桂 蜀椒各10g 细辛 干姜 甘草各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活血温经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验方 处方104 【组成】 黄芪24g 当归15g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地龙各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陕西中医,1990; (2) :18 处方105 【组成】 全蝎3~6g 蜈蚣2条 地鳖虫6g 地龙 天麻 当归 柴胡 牛膝各10g 苡仁45~60g 葛根30g 鹿衔草 熟地各15g 白芍18g 【加减】 偏寒者,患肢怕冷,遇冷痛甚,得暖痛减,加制川 乌、制草乌各15~30g(先煎1小时);瘀血者,有闪扭伤史,痛 如针刺,夜间加剧,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乳香、没药各6g,田 三七2g(研粉冲服);湿热者,见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加忍冬藤、土茯苓各15~30g,黄柏10g。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6日为1疗程。 【功效】 祛风蠲痹,活血通络。 【主治】 干性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124例,其中服药最 少3剂,最多60剂,平均14.3剂。结果痊愈72例,占58.1%; 显效38例,占30.6%;有效11例,占8.9%;无效3例,占2.4%。 总有效率97.6%。 【方源】 新中医,1990; (12) :39 处方106 【组成】 生川乌 生草乌各30g 桂枝15g 【用法】 上三味共为细末,入食盐125g,炒至盐变成深黄色 时,加少量白酒,立即用布包熨压痛点,或沿患侧坐骨神经分布 区熨治。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10天为1疗程。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本组坐骨神经痛患者50例,热敷治疗时间最短者 20天,最长者50天。按《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杨思澍等 著) 所订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好转8例,无效4例。 【方源】 四川中医,1993; (10) : 25 处方107 【组成】 生乳香 生没药 当归 丹参各5g 杜仲 木瓜 各15g 骨碎补 薏苡仁 牛膝各10g 威灵仙20g 【加减】 风寒者加独活、秦艽、防风各10g;寒湿者加独活、 泽兰各10g,伸筋草20g,仙茅15g;湿热者加黄柏15g,知母10g, 木防己12g;痛甚者加制马钱子0.3~0.9g(研细冲服),徐长卿、 松节各15g,白芷10g,或加制川乌、草乌等;足弱无力者加千年 健、桑寄生各12g,狗脊、川断各15g;阳虚者加补骨脂、淫羊藿 各15g,或加制川附子、肉桂、巴戟天等;阴虚者加知母12g,龟 板10g,或合六味地黄丸;气血偏虚者加熟地、黄芪各20g,或合 八珍汤。 【用法】 水煎,每日1剂,日服3次,黄酒或白酒少许为引 (服后药渣可加透骨草50g,川椒适量水煎熏洗局部);或作散剂, 每服20g,日服4次,黄酒2~3ml并温开水送下,5天为1疗程。 【功效】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补肾壮腰。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61例,其中痊愈 (症状 完全消失,体征阴性,功能正常,恢复病前工作)43例,占70.5%; 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为阴性,功能基本正常,能做 一般工作)12例,占18.8%;有效(症状减轻,体征有改善,气 候变化或阴雨天又有加重,能做轻工作) 4例,占6.5%; 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 2例,占3.3%。一般需服药3~4个疗程, 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13个疗程。 【方源】 四川中医,1993; (9) :23 处方108 【组成】 熟附片(先煎) 生姜各15~30g 川断 鹿角胶 白芍 寄生 鸡血藤 木瓜 鹿衔草各30g 肉苁蓉 锁阳 桂枝 单鞭救主各25g 牛膝 骨碎补各20g 甘草15g 【加减】 久病入络,加蜈蚣4条,全蝎10g;挟风湿者加制 草乌10g,乌梢蛇30g;久郁化热或素体阳盛,湿热下注则去桂枝, 附子减为1/10量,加黄柏15g,沙参、桑枝、知母各30g;心烦 失眠加酸枣仁30g;脾失健运加白术、鸡血藤各15g;气血两虚者 加黄芪、党参各30g,当归15g。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严重者可加至2剂, 3周为1疗程。病情控制后改为散(丸)剂,每次服用8~12g,每 天3~4次。同时配合按摩或针灸等治疗及自身功能锻炼。 【功效】 温肾强筋,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结果基本痊 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疼痛消减,压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 性,肢体活动正常)18例;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患肢可活 动站立)10例;有效(疼痛减轻,可转侧)12例;无效8例。总 有效率83.4%。其中1疗程有效者35例,3个疗程基本痊愈者12 例。 【方源】 新中医,1993; (2) :41 处方109 【组成】 羌活 独活 寄生 防风 川芎 当归 茯苓 牛 膝 党参 制川乌 制草乌 川断 杜仲 桂枝各10g 细辛6g 制马钱子0.7g 白芍30g 炙甘草8g 【加减】 气虚加黄芪; 血虚重用白芍、当归; 阳虚加附子、 肉桂;痛甚加全蝎、蜈蚣;拘急抽掣、屈伸不利重用白芍、甘草; 湿邪明显加苡仁;麻木者制马钱子用量逐渐加重(每服3剂药递 加制马钱子0.1g,至肢体微有抽动感为止)。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5剂为1疗程。一 般须3~5个疗程。 【功效】 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46例,结果痊愈33 例,占71.7%;显效12例,占26.1%;无效1例,2.2%。总有 效率97.8%。 【方源】 广西中医药,1988; (6) :18 处方110 【组成】 桃仁 羌活 独活各12g 桂枝 灵仙各15g 防 风 苍术 木瓜 当归 川牛膝各10g 制乳没各6g 细辛3g 【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30g;沉困重者加大木瓜用量至18g; 伴有肌肉麻木者加全蝎、僵蚕各10g;伴有腰部疼痛者加杜仲、川 断各10g。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10日为1疗程。 【功效】 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15例,结果痊愈 (疼痛消失,功能恢复,能从事工作且1年以上未复发者)156例, 占72.6%; 有效(疼痛明显减轻,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但在劳累 及气候变化时仍有不适感)52例,占24.1%;无效(经1疗程后 无明显改善者) 7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方源】 甘肃中医,1995; (4) :12 处方111 【组成】 防己 杏仁各15g 连翘12g 栀子 赤小豆各9g 苡仁24g 地龙18g 黄柏10g 木瓜20g 三七粉7g(冲服) 【加减】 腰痛甚者加川断、寄生、秦艽;风胜者加防风、五 加皮; 病程日长,瘀血较重加三棱、莪术、五灵脂,或稍许加大 三七粉用量; 剧痛难忍者加乳没、海桐皮等。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腰腿痛104例,结果临床治愈 (服药1~2疗程后,诸症消失,恢复工作在半年以上不复发) 58 例;显效(服药2~3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停药后不加重,活 动自如)32例;好转(服药3~4疗程以上,疼痛减轻,停药后仍 有复发者)10例;无效(服药1疗程后未效而改用他法)4例。总 有效率96.2%。 【用法】 水煎,日1剂,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 【功效】 清热利湿,通络宣痹。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湖北中医杂志,1993; (3) :26 处方112 【组成】 桂枝12g 白芍 丹参各30g 牛膝 骨碎补各 15g 川木瓜 桃仁 红花 小茴 制乳香 制没药 川楝子各 10g 寄生20g 灵仙18g 【加减】 患肢局部发热,加二花15g,黄柏10g;舌苔厚,加 茯苓、车前子各30g,泽泻15g;冷痛甚,加制附子、制川乌、制 草乌各6g,细辛3g;沉困重,加大木瓜用量至18g;麻木重,加 全虫10g; 伴腰部冷痛,加炒杜仲、川断、补骨脂、狗脊各15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10日为1疗程。 【功效】 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补肾益肝,除湿散寒。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本组120例,服药最多43剂,最少9剂,平均15.4 剂。结果痊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31 例,占25.8%;显效(症状消失,功能明显改善)64例,占53.3%; 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活动改善)16例,占13.3%;无效(症状、 体征无变化)9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方源】 中医正骨,1993; (3) :26 处方113 【组成】 黄芪60g 桂枝 地龙各15g 当归 党参各30g 赤芍18g 川芎 鸡血藤各21g 桃仁 红花 甘草各9g 【加减】 脾胃虚弱者加白术、茯苓、山药、山楂、陈皮等; 肝肾阴虚者加枸杞、菟丝子、山萸肉、牛膝、龟板、女贞子等;气 血两虚明显者加首乌、阿胶、熟地、黄精、茯苓等; 风胜者加羌 活、防风、秦艽、乌梢蛇等; 寒胜者加生草乌、细辛;湿胜者加 苡仁、通草、桑枝、萆薢等;痛甚,伸屈不利者加川断、木瓜、玄 胡、川楝子等。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4次温服,7天为1疗程,两 疗程间间隔2天。 【功效】 益气补血,活血祛瘀,祛风除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经8~25剂 后,痊愈 (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 89例;显 效(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停药后症状稳定)7例;好转(服 药期间诸症缓解,停药后复发)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方源】 广西中医药,1980; (2) :6 处方114 【组成】 熟地 当归 白芍各30g 狗脊 川牛膝各20g 木瓜18g 制马钱子1~6g(由1渐加至6g) 醋元胡15g 甘草 9g 【加减】 寒胜痛剧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g;湿重者去熟地, 减甘草量,加萆薢、白术各20g,苡米30g;风胜放射痛明显者加 威灵仙、独活各20g,青风藤30g;有热加白花蛇舌草、败酱各30g; 挟瘀加制乳香、制没药各9g,田三七6g(为末冲服);病久者加 蜈蚣3条,全虫9g,乌蛇12g;气虚者加黄芪30g;肾阳虚者加淫 羊藿、杜仲各1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间 隔3天。 【功效】 固肾养筋壮骨,祛邪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66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 效,结果治愈28例,显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 【方源】 中国骨伤,1993; (2) :29 处方115 【组成】 当归12g 川芎 桃仁 川红花 羌活 独活 制 没药 炒香附 川牛膝 秦艽 地龙 伸筋草各9g 甘草6g 【加减】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g;兼湿热者加苍术、 黄柏各9g;气虚者加黄芪30g;痛剧者加蜈蚣3条。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其中痊愈 (临 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病前工作和劳动强度)29例;显效(症 状、体征基本消失,能胜任正常工作,但劳累后仍有轻微疼痛)6 例;好转 (症状、体征减轻,劳累后或气候变化时仍有明显疼痛 及活动障碍)1例。疗程最短7天,最长45天,平均17.4天。 【方源】 四川中医,1985;(11) :50 处方116 【组成】 白芍 海风藤 宽筋藤 络石藤 鸡血藤 石楠藤 各30g 灵仙20g 入地金牛 玄胡各15g 甘草12g 【用法】 上方水煎,日1剂,分2~3次空腹温服。药渣复 煎外洗患肢,日1次,7剂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 【加减】 腰痛加寄生30g,杜仲、骨碎补各15g; 下肢疼痛 甚而又偏寒者加川木瓜15g,制川草乌(先煎)各6g;风湿热痛 者加桑枝、苡仁各30g,黄柏15g。 【功效】 祛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结果显效 (疼痛 完全消失,直腿抬高验试验阴性,功能活动正常,ESR、ASO复 查正常,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38例,占73.1%;好转(功能活 动基本正常,疼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ESR、ASO复查 好转,或半年后复发)12例,占23.0%;无效2例,占3.9%。总 有效率96.1%。其中坐骨神经炎27例,显效24例,好转3例;腰 椎骨质增生23例中显效14例,好转9例;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无 效。疗程最短7天,最长92天,平均21天。 【方源】 新中医,1994;(12) :34 处方117 【组成】 牛膝 白芥子 鹿角胶(烊化)各10g 三棱 莪 术 桃仁各12g 乌梢蛇30g 地龙18g 肉桂5g 麻黄 制川 乌 制草乌各6g 甘草8g 【加减】 疼痛剧烈重用川乌、草乌,加白芍;麻木不仁加鸡 血藤、丹参;湿盛者加防己、土茯苓、萆薢; 气虚者加党参、黄 芪;血虚者加当归、川芎;风盛者加全蝎、蜈蚣、蜂房。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10天为1疗程。 【功效】破血逐瘀,化痰通络,温经和阳,祛风散寒。 【主治】 根性坐骨神经痛。 【疗效】 本组60例,用药1个疗程者10例,2个疗程者32 例,3个疗程者8例,4个疗程者4例。治愈44例,有效11例, 无效5例。 【方源】 中医正骨,1992; (4) :43 处方118 【组成】 黄芪30g 白芍18g 桂枝 川牛膝各12g 制川 乌 制草乌各9g 五加皮 川断 当归各15g 甘草6g 生姜3 片 大枣 (去核) 4枚 【加减】 血虚重用当归;气虚重用黄芪;肾虚加淫羊藿、鹿 衔草; 疼痛剧烈,拘挛不得屈伸重用川乌、草乌、白芍,酌加全 虫、蜈蚣; 麻木不仁加鸡血藤; 重着沉困加防己、薏苡仁。 【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疗程 间隔2~3天。 【功效】 除湿散寒,温经止痛,扶正祛邪。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154例,均于3个疗程 后评定,结果治愈(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功能活动自如)106例, 好转(症状消失,但气候变化或劳累后仍有沉困麻木不适)36例,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12例。总有效率为92.2%。其中用药1 个疗程治愈者18例,2个疗程治愈者62例,3个疗程治愈者26 例。 【方源】 中医正骨,1990; (3) :16 处方119 【组成】 白芍 生地各30~60g 枸杞子 制首乌 当归 木瓜各15g 川芎10g 怀牛膝20g 【加减】 偏风者加防风10g,秦艽12g;偏寒者加制川乌、制 草乌各9g;偏湿者加苡仁30g,苍术12g;偏热者加忍冬藤30g, 络石藤12g;气虚者加生黄芪30~40g;疼痛日久不愈加蜈蚣4条, 蕲蛇15g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7天为1疗程。一 般1~2个疗程即可,疗程间间隔2天。 【功效】 补肝肾,行气血,通经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结果痊愈20 例,占44.4%; 显效12例,占26.7%;好转10例,占22.2%; 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93.2%。 【方源】 浙江中医杂志,1990; (1) :15 处方120 【组成】 熟地 鸡血藤各15~30g 川断 川独活 灵仙 鹿衔草 全当归 川牛膝 生甘草各10~15g 金狗脊10~30g 炒白芍15~60g 【加减】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川桂枝各10g;湿重者加苡仁 30g,木防己10g;兼湿热者加炒苍术、川黄柏各10g,晚蚕砂15g; 气虚者加生黄芪30g;阳虚者加制附片、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 各10g;刺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川红花、桃仁各10g;痛 剧者加露蜂房10g,蜈蚣2条。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5剂为1疗程。 【功效】 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79例,结果痊愈59 例,占74.7%;显效17例,占21.5%;无效3例,占3.8%。总 有效率96.2%。疗程最短5天,最长52天,平均治愈时间16.5 天。 【方源】 陕西中医,1988; (10) :448 处方121 【组成】 鸡血藤 黄芪各20g 制川乌 制草乌 麻黄 桂 枝 乳香 没药 甘草各10g 赤芍 牛膝各15g 杜仲25g 细辛5g 【加减】 偏寒盛者重用麻黄、制川乌、制草乌;偏湿热者加 银花、连翘、防己、苡仁、苍术、白术;偏风盛者加灵仙、羌活、 独活; 气滞血瘀者加丹参、当归、地龙、桃仁、红花。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 【功效】 补益气血,祛风胜湿,温经散寒。 【主治】 坐骨神经痛。 【疗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144例,结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体征阴性,可从事活动)92例,占63.88%;好转(症状部分消 失,仍有部分阳性体征,可从事轻工作)50例,占34.72%; 无 效2例,占1.40%。总有效率98.60%。比单纯针灸治疗 (治愈 率47.22%) 的治愈率高16.66%。 【方源】 吉林中医药,1990; (3) :18 处方122 【组成】 制南星 白芷 黄柏 川芎 红花 羌活各10g 灵仙25g 苍术 桃仁 防己 玄胡 独活各15g 龙胆草6g 神曲 桂枝各12g 【用法】 水煎,日1剂,分2~3次温服,连服3天为1疗 程。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加减】 急性发作者加川牛膝15g; 慢性发作者加怀牛膝 15g;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g,白芍60g;热重者加忍冬藤35g; 偏寒者加制川乌15g,减黄柏、龙胆草的用量;湿重者加苡仁30g, 通草6g;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g(研末冲服);腰痛者加杜仲10g, 川断30g; 患肢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5g。 【疗效】 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53例,结果痊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多在2个疗程以上)38例;显效(临 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6例;有效(部分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7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2%。 【方源】 陕西中医,1986; (12) :540 处方123 【组成】 川乌 草乌各150g 白芷 南星 白芥子 青风 藤各30g 细辛 肉桂各15g 【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闭封备用。取药粉用黄酒 或低度酒调成糊状(不稀不流为度),如核桃大小药丸,置入一块 10×7cm的胶布中央,敷贴秩边、承山等穴及病位痛点上。对胶布 过敏者,则用塑料薄膜覆盖,绷带包扎。 【功效】 祛寒除湿,通络除痹。 【主治】 因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脱出,寒湿侵袭等所 致的坐骨神经痛。 【疗效】 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等所致坐骨神经痛58例,痊愈 32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方源】 新中医,1991; (2) :12 处方124 【组成】 黄芪30g 当归30g 牛膝30g 防风15g 寻骨风 15g 鲜鸡血藤(干品用量减半)50g 猪蹄筋1对 【加减】 腰椎有异常改变者,加狗脊30g、薏苡仁30g、丹 参30g。腰腿疼痛明显者,鸡血藤用量加大至45~60g (干品减 半)。 【用法】 先将猪蹄筋切成半寸长小节,洗净备用。再将其余 药物一起浸泡于2000ml冷水中30分钟,用文火熬煎1小时许。取 出药汁800ml,过滤去药渣。然后将蹄筋放入药汁内,用文火熬煎 至熟为度,吃筋喝汤,1日或1日半服1剂。 【功效】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 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 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疗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50例,其中有腰椎退行性改 变者43例,疗效优者20例,良者20例,进步者8例,无效2例。 【方源】 湖北中医杂志,1985; (5) :25 处方125 【组成】 灵仙15g 木瓜 白术 川断 当归各12g 羌活 香附 桂枝 牛膝各9g 干姜6g 三七粉5g(冲服) 【加减】 痛甚者,加制乳香、没药、延胡索。寒重者,臀腿 冷痛,喜温热,加附片、细辛或制川乌。气血虚弱者,加重白术、 当归用量,或另加黄芪、熟地。湿重者,加苍术、防己、生姜、半 夏、秦艽。风胜者,加防风、五加皮。病程日久,瘀血较重者,加 三棱、莪术、五灵脂,或稍许加大三七粉用量。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 【功效】 驱风散寒,活络止痛。 【主治】 腰椎骨质增生、梨状肌损伤、臀大肌损伤、臀中小 肌损伤等所致坐骨神经痛。 【疗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干性)26例 (其中腰椎骨质增生 所致坐骨神经痛者12例),疗效优4例,良17例,好转3例,无 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 【方源】 中医杂志,1985; (12) :12 处方126 【组成】 熟附片 淫羊藿各18g 白芍30g 黄芪 牛膝各 20g 木瓜 桂枝各10g 甘草9g 【加减】 偏寒者重用桂枝,加干姜。偏热者加地龙、防己。 偏湿者,加薏苡仁、萆薢。抽筋频频者,加全蝎、僵蚕。症发多 年、瘀血日久者,加田三七、鸡血藤。 【用法】 熟附片先煎1小时后,再入其它药物,以文火煎沸 2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服1剂。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功效】 温肾,养肝,通痹。 【主治】 因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脱出、寒湿侵袭等所 致的坐骨神经疼痛症。 【疗效】 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等所致坐骨神经痛58例,痊 愈32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方源】 新中医,1991; (2) :19 处方127 【组成】 羌活 独活 防风 秦艽 苍术 苡仁 赤芍 牛 膝 海风藤 黄芪各10g 制川乌 制草乌各6g 【加减】 寒重加熟附片、肉桂各9g;湿重加茯苓15g;瘀滞 者加桃仁、红花各9g;麻木者加蜈蚣2条,全蝎末1g(冲);腰 痛加杜仲、续断各12g;剧痛加三七末3g(冲)。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理湿。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中医专病专效方》 处方128 【组成】 杜仲炭30g 牛膝25g 红花30g 川断25g 南星 30g 苍术25g 当归5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活血壮腰,通络止痛。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民间土单验秘方1000首) 处方129 【组成】 麻黄 桂枝 牛膝 木瓜各30g 生姜100g 糊盐 30g 全鸡1只 【用法】 上药加上共炖,至鸡骨脱后,加入姜、盐。吃肉喝 汤,1日2次,7天为1疗程。 【功效】 祛湿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 【方源】 《实用民间土单验秘方1000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