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昵称32229807 2018-11-26

文字整理:延德居士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的功业事迹,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代学者赞誉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内胜开出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最活跃的儒学思想家之一,他开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学的一波高潮,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开创的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被门人称为圣人的王阳明,曾经是个狂狷少年。这种狂狷,在他十五六岁时已表露出来。年少的他,希望能真正参透程朱理学的真谛。这是宋朝以来大多数儒者,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少年王阳明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提倡格物穷理之说,认为普遍的天理,蕴含在具体的事事物物之中。因此,要寻天理,必须借助格物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将具体事物之理研究周遍,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便能恍然大悟。而万事万物无非是天理的呈现。父亲官署后院的那片竹林,成为了少年王阳明寻求天理的载体,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就这样,他整整七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期待着恍然大悟。最终,眼前的竹林,已经不是往日所见的竹林了。然而,伴随着天旋地转,积劳成疾的王阳明,无法坚持,终于败下阵来。显然,他没有通过格竹而领悟到天理。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那么,这个老师说读书登第,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状元,也许就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很直接的一个反应,就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当然,父亲王华听了以后,也感到很高兴,也很遗憾,说你居然想做圣人?当然到了阳明的心里,圣人是什么,很难说,就是说第一等人,这是他的志向。

王阳明,名守仁,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据王氏的家谱记载,其先世可以追溯到东晋的世家大族。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贵为天子身边的文学侍臣。出身诗礼簪缨世家的王阳明,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十岁时曾即兴创作《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如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潇洒开阔的诗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机敏和思维水平。王阳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收入到《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余首。现已经发现的散轶诗,40多首。他善诗文,工书法,多以行草为主,被全世界争相收藏。其书法规矩古法又出新意,书风淡雅而又自然率真,点画精熟、法度涵蕴,其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从十一岁离开家乡余姚,开始跟随为官的父亲王华到京城,王阳明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这个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蕴含的真谛,也渴望去发现外面未知的世界。王阳明开始实施下一个行动,这一次,他远赴边塞,游历了河北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与倒马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他向边境的人们,问询缘边各族部落的情况,听他们说备边防御的良策。他遍览山川形胜,长城逶迤起伏、绵延千里,胸中豪气顿生,建功立业、勒石记功,何尝不是少年郎的梦想?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儒家里面,主要讲是修身,就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分外和内,向外修身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推到天地万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内,就怎么样能正心,怎么样能诚意,怎么样致知,怎么样格物。

在边塞考察一个月后,游侠王阳明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王家,总算安定下来,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万丈的王阳明,要向皇帝上书,提出削平草寇的防御之策。带着青春幻想的王阳明,将奏章写好后,郑重的逞给了父亲王华,请其转呈给当今圣上。然而,热血沸腾的他,迎来的却是父亲当头棒喝,斥责他这样的做法是狂妄。父亲的棒喝,没有令王阳明放弃,他研习兵法,每逢家宴,便搜集桃核,练习排兵布阵。一个少年整日纸上谈兵,父亲觉得儿子该结婚了,需要婚姻,来管束他那躁动狂狷的心灵。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阳明奉父亲之命,远赴南昌赢取妻子诸氏。这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内心世界的追求。此时的王阳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导师,来指明心的方向。

1489年,婚后的第二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经江西上饶时,特地拜会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对王阳明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娄谅。娄谅,可以说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俞兆鹏(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娄谅说,收敛放纵心这是居敬之门,这是入门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话,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这种思虑、那种思虑,也不要依靠外界来帮助你,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圣贤的远大志向,解决不了王阳明的现实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治国安邦,要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入仕为官的必经之路。十九岁时,父亲责成他学习经义,准备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程朱理学的经典教义。明朝以经义取士,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代前期,朱子学是明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朱熹《四书集注》等著作,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已完全发挥了古圣先贤的心思而无余韵。后人不烦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说,循序渐进、躬行践履。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明代的时候,最有影响力的是朱学,朱子的学问,因为通过科举考试的是朱学。这个朱学我们叫渐教,就是佛家里面有顿教和渐教,它是一个逐渐的,就是逐渐的积累你的知识,然后积累了知识以后,先知后行。你先有知识,积累了知识。另外,多半人都准备科举,就跟我们现在人一样,准备高考。那么你要读很多书,记忆很多的文本,然后你学做人,战战兢兢、亦步亦趋,按照一个规定来做。

按照父亲的指示,王阳明开始准备参加科举,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参加弘治十一年的会试,考取进士,终于如父亲所愿踏入仕途,初入官场,王阳明被派到工部实习。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又值星变,朝廷下诏求言。长期有着边塞情结的王阳明,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形势。于是王阳明上《陈言边务疏》,终于实现了自己十五岁以来就有的上疏愿望。在上疏中,他提出了八项对策: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敷恩激怒、捐小全大、严守乖弊。十多年的准备,令这次上书极为切中事理。但是,王阳明遗憾地发现,自己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杳无回音。此时的朝廷官员只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整个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程朱理学不但无法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虽然已届而立之年,王阳明感觉一事无成,往日的价值观念正在坍塌,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亦无从施展,他感到异常的苦闷与彷徨。

这是宛委山南麓的阳明洞天,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约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请假归乡养病,筑室于阳明洞旁。他暂时放下程朱理学与家国天下,也无心欣赏千岩竞秀的自然风光。他打坐勤修,试图在佛道之学中,找到疗救精神危机的良方。他每日只是静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问题。在阳明洞,过去种种,一一浮上王阳明心头。骑射兵学,虽是实用,终究无用武之地。佛老之学,虽可愉悦心神,如果要离世,祖母岑氏与父亲,却又割舍不得。怎么办呢?一天,王阳明突然领悟到,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是在孩提时便有的,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断孩提时就天然具有的人伦亲情,便是毁灭人性。因此人的自我实现,不能以求仙访道、打坐参禅为借口,而舍弃人伦责任;而应以接受人类的普遍情感为前提。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假如我祖母这一念能忘,我还是不是一个人?这是儒家和其他学术中间最关键的一个课题。儒家的思想是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仅不能忘、不能切断,而且是你之所以作为人的必要条件。

对王阳明来说,阳明洞不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物理空间。在这里,他弃绝佛老而回归儒学,离开阳明洞前,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孔孟。更为重要的是,洞中所悟,隐然已非程朱理学的规矩,而要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阳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让她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

周月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要出来建功立业,必须是走在儒家的这条金光大道上,那是别无选择的。所以他为啥说,练完以后,他觉得那个簸弄精神没有意义。要想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对于王阳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门徒,讲学论道。这期间,他还遇到了理学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弃书册、废文字、去闻见,静中体验心体,是开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暗中吻合。此时的王阳明,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与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砺切磋,期许在主流思想界之外,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学,他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后,武宗即位,时年十五岁,太监刘瑾等人日益得宠,专权擅政、紊乱朝纲,打击排斥正直大臣。先朝留下的顾命大臣,多半无奈的辞职回乡,言官戴铣等人疏谏,逮系诏狱,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明哲保身,还是仗义执言?选择前者,可以确保仕途无虞;选择后者,必将招来牢狱之灾。是活在违心的现实里,还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阳明陷入了知与行的矛盾之中。他意识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有落实在实践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王阳明决定挺身而出,冒死进谏,建议宽恕言官。刘瑾大怒,将他投入诏狱,廷杖四十打得昏死过去,许久之后才复苏过来。虽然没被打死,但只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通往贵州之路艰险万分,但这条贬谪之路,也正是成就阳明心学之路。1508年春,王阳明历经千辛万险,长途跋涉到达龙场。

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之中,规模很小,只有驿丞一名,吏一名。刚到的时候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但这草棚难以挡风遮雨,于是王阳明移居东峰一处洞穴,称之为阳明小洞天。阳明小洞天,位于贵州修文县城东的龙冈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国年间的摩崖石刻43幅,是国内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处。它们或是表达对王阳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叹王阳明非凡的人生经历,或是感念王阳明由此而开启的心学之路。在明朝,龙昌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中,遍布毒蛇、巫蛊、瘴气、瘟疫。龙场之民,多为苗族、彝族土著,语言不通,很难交流。能同他说话的,只是流窜到这一地段的汉人盗匪。这样一片恶土,竟然成为王阳明的精神家园。他居夷处困,不为恶劣的环境打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精神。他给自己筑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参透生死。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假如是一个儒者,你在一个一无所有,任何人际关系都没有,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那你还能够做儒者吗?就在那个时候他的顿悟,叫做吾性自足,就是我的性,作为一个人,我就圆满了。可是,这个顿悟和佛教或者道家那种顿悟,或者彻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第一个就把他所背下来的五经,他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叫五经臆说。就是我现在这样一个感觉,这种吾性自足的感觉。和我之前念的儒家经典有没有矛盾?他经过五经的检验之后,他觉得没有矛盾。所以后来才发展出来他那一套心学,就是儒家的心学。

王阳明自念,是向外求物,还是格之内心?是应付外部的直接挑战,还是关注内心的主体性?他日夜在石窟中端坐,逐渐体验到内心的平静。经过长久的苦思冥想,一天晚上,正值中夜之时,仿佛梦寐中有人与他说话。王阳明在恍惚中呼喊欢叫,长久以来困扰的格物穷理问题,终于被他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心即理。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那么心即理呢,从这个陆象山开始,因为性即理,就是所有的只要是从事宋明儒学研究的人都接受了。荀子不接受,这是孟子的学说。就是性,我们人性本身,它是体现了人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理。如果用孟子的学说讲,这个本质就是你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所谓心的话就是每一个人,他都有一种内在的,不是受到外面的影响,内在的一种同情感,内在的一种是非标准,内在的一种辞让,内在的一种羞恶。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构建的开端。自此以后,他的心学思想如江河决口,沛然莫之能御。王阳明自此创立的心学学说,是对朱熹以来的儒学正统思想的一次革命。当他用心即理的眼光来看待万物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意义世界。少年时苦死不得的格竹难题,此时竟涣然冰释,居住的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当地百姓为王阳明修筑了几件房屋,作为他安居与讲学之所。分别名之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经过近代的翻修,龙岗书院的原貌得以保存下来,龙岗书院因王阳明而名扬天下,成为了圣学之地。王阳明在龙场讲学的盛况,不久就传到省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率诸生拜王阳明为师,又聘请他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针对当时的人们只知死读经书,远离人伦日用,王阳明在与席书的交谈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一说。他认为,因为知行脱节,人们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以纯粹的知识为知,而忽视了活泼泼的实际行动。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阳明就说我自己要孝,那我没有行孝是不可能的。要行孝的那个知的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它付诸实施。这个他认为是知行的本来面貌。知就是一种明觉精察,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做;行就是落实你这个明觉精察的本身。所以这个中间它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王阳明的心即理,与知行合一新说,起初影响并不大。王阳明的讲学,也只局限于贵州一隅。他的心学理论体系,此时尚未圆融成熟。这团新思想的火焰,还需要一定的锻炼,才会越烧越旺。

商传(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王学是在理学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但是(我个人认为)王学里面包含了一定的反理学的一些东西。因为它宣传个性,他要抒发个人的这些东西,和理学的克己复礼,要求约束自己,让自己一切就遵从最传统的规矩去办,那显然互相是有不同的。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王阳明,在龙岗书院立下了这座石碑。上面刻着王阳明,当年在龙岗写下的诗句: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厐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首诗写出了王阳明内心的苍凉,身处偏僻之地,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悠闲的隐居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向往的。好在王阳明并没有在龙场停留太长的时间,王阳明一年内连升三级。

正德十一年,因江西盗寇频发,四十五岁的王阳明经荐举,出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总揽赣南、闽西一带军务。从正德十二年二月到次年三月,王阳明先后指挥了漳南之役、横水、桶冈之役,和浰头之役三次战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了江西、福建等地的盗贼。他认识到欲治世,先治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些盗寇,与那些被残害的山民们,曾经是亲密的父老乡亲,或是儿时玩伴。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变成穷凶极恶的人呢?在山贼的心目中,还有良知吗?盗贼还能否返璞归真,回归为民呢?

商传(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保甲法。原来明朝最早他对基层的管理是里甲,里甲更重于赋税,保甲更重于治安。他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把整个基层社会管理起来了。然后又用乡约的形式,把人们的思想改变过来。就是灭心中贼胜于灭山中贼。他这套思想,能够贯彻到他的所有的施政的工作和活动中间去。

江西可以称得上是王阳明的第二故乡。在南昌迎娶了他一生的伴侣,在上饶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娄谅,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江西也是阳明心学的成熟之地。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寇乱后不久,江西便爆发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直指南京。朱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之玄孙,弘治十年嗣宁王位。面对这场大乱,王阳明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军队,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叛乱。对于这场军事大捷,王阳明更是思绪万千。宁王朱宸濠的妻子娄妃,竟是他十七岁拜谒的精神导师娄谅的孙女。

以前叫做水观音亭的南昌画院,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这里的格局和风貌,乃至建筑器物都保存完好。这里也曾经是宁王朱宸濠的行宫,当年娄妃就居住在此。如今南昌画院还保留着娄妃井、石碑等与娄妃相关的文物。这块巨石碑上的屏字,据说是娄妃用青丝为宁王所写。宁王起兵前,娄妃曾经苦苦劝谏。宁王兵败之时,娄妃以白色锦帛裹身,投水自尽。朱宸濠被生擒以后,也悔恨自己不听娄妃之言,请求王阳明能够礼葬娄妃。

平定朱宸濠叛乱以后,王阳明对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还是失望者,内心都有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良知。但是良知的呈现,必须身体力行,否则良知只是一种隐性的道德存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以此丰富自己的心学体系。他认识到,以前的学说,一则发本心,一则强调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与外在之行,依旧断为两截,不如致良知来得简易明白、单刀直入。他自称致良知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贴出来,只有唤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人人成为圣贤,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致良知很难了解。孟子里面说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因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是我们原来就具有的。但阳明的重大贡献,就是把这样一个一般讲起来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里面的一个范畴,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这个本体论的一个最核心的价值和观念。怎么说呢?就是天地万物都是气,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这个气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个良知良能不是就人有,这个动物有、植物有,无生物有。

这里是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北麓的王阳明故居,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大唐寿山堂内,挂有当代书法家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确切评价。


正德十六年十月,王阳明因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勋,被封为新建伯。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已决意放弃仕途,八月即已回到故乡绍兴府。王阳明在绍兴的六年里,他专事讲学,达到一生思想的巅峰状态。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子络绎不绝,以弟子礼师事王阳明。就连年逾古稀的老人,也用杖肩挑瓢笠诗卷,拜倒在阳明门下。这些学生环绕在他的住处,弦歌之首,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明代那个时候,到后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那种思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那种思想,当然与阳明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所以是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变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这个社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这个社会就祥和,这个社会就仁。

大道如人心,万古未尝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从16世纪到17世纪后期,他的哲学传遍中国本土,主导着中国知识界。近代学者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无不推崇他的学说。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远达于欧洲和美洲,在全球的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有王学为其先导。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日本幕府以来的,以朱熹学问为主的日本学说,日本的学术传统,一个重要的冲击。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发展是打破了这个朱熹所代表的一个制度非常严格、礼俗非常全面的一种架构,开发出它的创造的力量。这就是阳明学所代表的。

王阳明心学,不仅对儒学思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明代中晚期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勇于表达自我的文化思潮,同样始于心学。随着王阳明心学的扩大与普及,心学思想直接影响到明末清初的艺术创作动态,形成了艺术发展的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创作风潮。这幅收藏于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的《聚贤听琴图》,是明末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画中人物神态祥和、安逸、自由而有生机。心学思想直接影响作者对艺术的表达。《水墨花卉》,徐渭将他的艺术表达与心学提倡的个性解放很好地融合,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艺术风格。

商传(中国明史学会会长):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儒家思想,因为一代大儒,而且是新儒家。但是儒家并不是书呆子,并不是说坐在书斋里面读书的人,而是经世致用,我要把我所学的东西,能够为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

王阳明,最终用他的生命践行了心学学说。当王阳明以为自己可以以讲学终老时,朝廷派他赴广西平定叛乱,五十六岁的他无奈抱病躯前往。临行时,学生向他请求为学的宗旨,阳明留下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融汇了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有代表儒家的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无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越。有无之境的融合,正是以意境求洒脱,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精神气质和境界。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529年1月9日,57岁的王阳明在平定叛乱后返程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铺。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只有内心澄澈光明、元气淋漓,才有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这份内心的光明。这份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激励着后人。一位儒者于兹离世,一位圣人从此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