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农村整体经济水平有很大提升,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达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程度让人惊叹,别墅遍地,村民安居乐业。 全国各地农村也涌现出一批“老板村官”,或是种植户,工商户,又或是企业家,他们是农村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资产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以浙江省为例,全省三份之二的农村基层村主任,村支书已由先富起来的种植户,工商户,企业家担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应该说,这批农村老板,个人能力都很强,也符合社会对能人带领农民致富的期待,尤其是确有一些优秀的“老板村官”回报乡里,成绩突出,让人点赞。 但是,从大范围观察来看,“老板村官”形成的“富人治村”现象,效果不佳,负面风险极大。试分析如下: 一 老板村官,加大了农村基层选举的贿选的可能性与程度。大量无良老板,企图操纵农村基层选举,某取个人私利。 二 老板村官,个人精力有限,往往忙于个人生意经营,将职权交给其在农村的代理人,导致农村基层政权的权责不明和混乱。 三 老板村官也极易公权私用,借权力之手为自己的生意经营发展壮大提供帮助,进而将可能损害村民的权利。 老板回村当村官,动机复杂,有报效家乡者,有借村官之名,取得上层政商资源者,也有谋求个人地位身份者。人性不可靠,在当前农村民主监督制度还不完善及欠缺的情况下,“富人治村”很危险,不该成为主流。 |
|
来自: 丰少少爷 > 《农村、宅基地、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