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讲座【70

 木香草堂 2018-11-26
家庭教育讲座【70-73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70讲:少数民族的家教习俗(一)

1.塔吉克族的家教内容与方式
    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及其迤东一带。据1985 年人口普查,塔吉克族共有26600 人。塔吉克族传统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的大家庭。父亲活着的时候,儿子们很少分家出去单过。不少家庭三世同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大家重视台家团聚,老少相依为命,一般不愿离开。
    塔吉克家庭一向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儿子由父亲负责教导,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为:老老实实做人,尊敬长辈,勤劳简朴,不好逸恶劳,不调戏妇女等等;在生产劳动方面主要传授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方法。女儿由母亲来教导,有关劳动方面的技能有挤奶、育羔、烹饪、缝纫和刺绣等等;在道德规范方面则教导她们出嫁后尊敬公婆,尊重丈夫,遇见陌生人不抬头,不和男人开玩笑等等。
    传统的家庭教育对于塔吉克族敦厚朴实、勤劳节俭的民族风尚,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2.哈尼族的家教内容与习俗
    在我们伟大祖国云南省的南部,有一条婉蜒曲折的红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去。沿着红河南岸,哀牢群山起伏连绵。自然景色清新秀丽,气象万千。祖国大家庭中勤劳、聪慧、质朴勇敢的民族之一——哈尼族就生息、劳动在这里。
    哈尼族历来注重家教。解放前在哈尼村寨没有学校时,哈尼族老人担负着教育后代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对后代进行教育,不论对谁家的孩子,老人们都有教育的义务。对后代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传授生产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哈尼族的孩子,一般到了10 岁之后,就要随同家长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哈尼族十分重视对后代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讲信用,是哈尼族良好的道德传统。在哈尼族,人们到田边沟旁去割马草,只要在草地附近放有蓑衣、蔑帽和绳子,即标明这片草地已有了主人,即使是一片十分肥嫩的青草,后来者一见这些衣物就会欣然离去。甚至小孩在村边路口拾粪积肥,在粪堆上插起一根小棍或放上一小块石头作记号,就不必担心这堆粪被别人拾起。“路不拾遗”已成为哈尼族的传统风尚。
    哈尼族十分注重礼节,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哈尼族忌讳当面直呼对方姓名;无论男女,一旦有了孩子,人们就不再喊他们的原名,一律改为“××阿达”(某某父亲)、“××阿妈”,表示尊敬。身边若有年纪稍大的人(不论男女),年轻人决不能翘起二郎腿,不能随便吐唾沫;同龄人讲话态度要温和,不能指手划脚,高谈阔论以炫耀自己;凡办重要的事情,必须事前征求老人意见,否则,将被视为是失礼的表现。哈尼族很重视老人的诞辰,每当父母长辈的生日一到,本材各户以及各地的亲戚就会带着鸡(已出嫁的女儿要带一只母鸡)、糯米饭等礼品前来祝寿,敬祝老人安福康泰。当天,受祝福的老人头上缠一条洁净的白布,整天不出村,坐家静养,以示吉祥。
    哈尼族古朴淳厚的民风与良好的家教互为影响。相辅相成,造就了哈尼大家庭的格局。

3.土族的尊老爱幼习俗
    土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勤劳、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长期以来生息繁衍于祁连山南麓河、湟、逃、岷地区。这是一个地美草茂、可耕可牧的地区,土族人民同居住在这一地区折汉族、回族、藏族等兄弟民族一起,开拓经营了这一地区,为这一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土族人民素以勤劳、忠厚、朴实著称。地方志书中早就有土族“勤奋于耕稼”“民俗质朴、风土壮猛、人性坚刚慷慨”的记载。
    尊老爱幼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各个民族表现的形式和特点不同。土族人在家庭生活中最讲究第一杯酒先敬长辈;第一碗饭、第一碗茶必先端给在场年纪最大的人。赴宴入席须先让老人坐上座,先由老人动筷,之后方可开席。青年人聚会,见老人走来,或在家中见老人进来,必须站起来让坐;走路要让老人走在前面;年轻人不能从老人面前横过,而要从老人身后绕过去;骑马、乘车见到本家、本村的老人,要停车下马打招呼。
    土族人对幼儿十分爱护并注重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婴儿出生第三天,家中要为他举行“洗三礼”。即将小孩放入“洗三”盆里,用清清的泉水灌洗,洗到第三遍时,祖父或祖母拿起翠绿的松柏枝条,在婴儿头上绕三绕,口中念着祝福的话:
    愿我的小孙孙,
    象松柏一样万年常青,
    长在土乡最高的山崖。
    当小孩(土语叫“布勒”)满周岁时,阿妈领着学步的布勒沿着粪堆转三转,边转边说:
    阿妈心尖上的小布勒啊,
    你别嫌它臭,你别嫌它脏,
    马帮的金子在马驮上,
    农家的金子在粪堆上,
    你要把土族人家的粪堆,
    积攒得象高山一样。
    到了秋天,又把小布勒带到场院里,对着麦垛说:
    阿妈肝花连肉的小布勒啊,
    你别怕它高,别怕它长
    喇嘛的希望在经卷上,
    农家的希望在麦垛上。
    你要争口气,
    把土族人家的麦垛堆到云天上。
    小孩稍大,开始懂话时,老人们就用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童话等,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代坚持正义、抗击邪恶、勤劳诚实、奋发向上的观念品质与追求真善美、摒弃憎恶假恶丑的美好高尚的情操。
    土族人民十分珍惜家族间、邻居间、亲友间的友爱和睦团结互助。老人们常以先民吐谷、浑王阿豺临终时令子弟折箭的故事告诫晚辈团结才有力量。于是团结互助就成为土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优良风尚。一家有事,大家就会都来帮助;一家打庄廓、修房屋时,远亲近邻都来帮忙;有的人自告奋勇当指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派话。很快就会按主人的意图将庄廓修好,又坚固又漂亮。谁家有老人生病,或有人住院,亲戚朋友都会带礼物前来看望。遇上灾害,亲友都来慰问,并纷纷帮助解决困难。

4.哈萨克族的尊老爱幼习俗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北部的哈萨克族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许多世纪以来,哈萨克族和兄弟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祖国,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许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尊老爱幼,也是哈萨克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在哈萨克族大家庭中,子女尊敬父母,遵从父母,子女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对于子女有扶养成人和婚娶成家的责任,年龄较高的长者,见多识广,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能、生活经验和社交经验,介绍本民族祖先的系谱及流传下来的各种礼俗和禁忌并要年轻人牢记和遵从。年轻人从长辈身上学到了那么多东西,他们自然非常尊敬老人,从小就养成了许多遵老爱幼的好习惯。不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屋内还是屋外,年轻人不能从长辈面前穿过。年轻人见了长者要恭敬地祝福问候。只要有老年人在场,老年人就要坐上座。喝茶吃饭时,年轻人要为老人端茶送饭。吃肉前,年轻人要请老人祝福,老人们多给他们以美好的祝愿。哈萨克族有句俗语:“年轻人登门要干活,老年人登门要款待”。凡老人到家,全家人都要热情款待。走路或进门时,要让老人在前面。老人做客或归来时,年轻人要帮老人卸下马鞍,并给马喂草饮水;走时要扶老人上马。另外,儿子外出回家,首先要到父母的毡房去看望。年轻妇女出毡房时要侧身而出,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哈萨克族人民对小孩也十分爱护。见到小孩要抱起亲吻。作客时必须给主人家的小孩带一些礼物,主人会为此感到很高兴的。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要先拿给小孩吃。此外,哈萨克族人民还有收养孤儿的习俗,不论谁家的孤儿,每个家庭都有责任收养,长大后还要为他成家立业。

5.黎族的尊老爱幼习俗
    祖国南疆的海南岛,象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浩翰的南海碧波之上,美丽富饶的黎族乡寨,就错落在海南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黎族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表现在这个民族的传统的礼节和风俗之中,它体现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风尚,而这种良好的道德规范与风尚的形成与世代相传,是离不开黎族家庭教育这种形式的。
    在黎族材寨中,人们相遇要互相让路,晚辈一定要让长辈,以表示尊重有礼貌。对远方来客或对“奥雅”(老人)一定要弯腰低头、双手合抱在鼻梁处,以示恭敬有礼。男女青年相遇也很有礼貌,要互相让路以示尊重。女子间相遇,以面对面站立拉手讲话或手拉手并肩一起走来表示互相尊重。男子间相遇,要互相插手拍肩,以示热情友好。辈数小的迎接来客,要站在门口恭候,表示礼貌。
    黎族人民非常重视尊老爱幼,在这方面要求晚辈十分严格。比如吃饭,如果年长的客人不入席,就不开饭;直到年长者到席才开饭,还要请他在来宾的首席入座;在饭桌上,晚辈也要遵守许多规矩:如既不能首先动筷,也不能最后一个吃完。要争相给老人夹菜、盛饭、斟酒;当老人喝下一半时,就要及时斟满。如果不是这样对待老人,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女的就会没人娶,男的就会没人嫁,而这家的大人则会被认为不是黎族人。对待客人亦如此,递饭时要用双手,不能从客人面前递送,要从客人身后递送。
    新媳妇必须早起晚睡,每天不仅要为自家挑水、还要给叔伯家挑水。每顿饭吃完,要向在座的人呼道:“代代咾!”(意为慢慢吃),方可离席。爱幼在黎乡也成为一种风尚。岁数大的见到岁数小的要呼名,接到庭院就座,表示有礼。对小孩,女子要抱起亲吻,男子要抱起拍拍肩膀,表示亲昵。

6.维吾尔族的尊老教育
    尊敬长辈是维吾尔的重要习俗,代代相传,形成传统。小孩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良好的教育。遇见长者,应当将右手搭在胸前,表示问候与敬意。然后双方互推对方双手相见。青年人与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见面,一般用握手的方式致意,但不可同长者这样。
    对年长者不可直呼其名,必须缀上“达达”“阿达”“阿娜”等称谓。对长者决不可用“你”、必须用“您”来称呼。
    如年长者进屋,屋内年轻、年幼者应起立致意并请长者坐上座。年轻人自己决不可坐上座。走路时不可从年长者面前经直穿过,要从身后绕行;也不可背对年长者而坐,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在落坐前必须向年长者道歉:“我背朝您坐了。”之后再落坐。此外,不可骑马骑自行车队长者面前经过,必须下马或下车,施礼问候,方可通过。

7.瑶族的尊老习俗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她勤劳智慧,历史悠久,居住在我国南方湘、黔、桂、粤、滇相毗连地带。
    尊敬老人,是瑶家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规范。在瑶族的家庭中,晚辈尊敬长辈,遇事决断不下要请老人作主;争执不下要请老人裁决。逢年过节举办的家宴中,尊敬老人是瑶家的规矩;并有为长者祝寿的风俗。老人决定的事,年轻人都能自觉遵守、执行。父母把儿女抚养大,让他们各自自立门户;儿女们成家立业后,都能自觉赡养老人;出嫁的女儿,都常惦记着父母,每逢农闲或佳节都回家看望老人。当父母失去劳动力时,子女们都能自觉承担起照料父母的责任。

8.普米族丰富的家教内容
    普米族是我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的活动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普米族人以正直、勤劳、能干为荣,他们认为有知识、懂礼貌、能背诵自己的族谱;懂得习惯法,善于为他人排忧解难;在群众集会中能即席发言以理服人;能主持祭祀活动;善于安排生产生活、能赶马经商等等,这些都是引以自豪的事。在普米族中,能代表群众利益,表现突出者,会被群众称赞为“知点比着阿兹,”意思是“真正是个能干的普米!”而对人虚伪、偷人物品、逃避社会责任者,则被认为是可耻的、要受到社会的鄙弃与谴责。
    普米族的家庭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生产劳动、习惯法、道德品质等。男孩一般由父亲和舅舅管教,女孩由母亲管教。孩子从六岁开始,就要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劳动;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是每个普米家庭村社的优良传统。女孩子上山采集野菜、打猪草、喂鸣、喂猪和学习纺线,男孩则从事放猪、放羊、砍柴、背粪、收割庄稼等。
    孩子很小时,就受到尊老爱幼的礼貌教育,逐步做到敬老爱少、分清辈份。在火塘边围坐时,总是长辈坐上方、小辈坐下方;长辈讲话,小辈要认真听,不能随便插话。普米人有敬老的美德,人们不仅尊重自家的老人,也尊重村中其他老人。他们既敬老,也爱幼,每个哥哥姐姐都有关心弟弟妹妹的责任。
    男女孩在13 岁时要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仪式之后,就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就可以参加社会的主要劳动和集体活动了。进入成年期,他首先必须懂得普米人的婚姻制度和通婚范围,以便在与异性青年接触中要区分两类:一类是可能的配偶,可以任意追求;一类则是自己的亲人,对他们要亲切友爱,但不可开玩笑。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爱护自己的家族,爱护家门的声誉。
    青年人除了学习劳动技能和聆听长辈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之外,还要开文体活动。男人喜欢进行射击、射箭、摔跤、武术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也要学会吹笛子、唱民歌、跳锅庄舞等。这些活动,都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的,所以,普米族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

9.鄂伦春族的尊老习俗
    鄂伦春族人口只有四千一百余人,是我国人口不足万人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等县。
    尊敬老人是鄂伦春族传统的家教内容,成为鄂伦春人传统的美德之一。人们办理重要的事情,先要征求老人的意见,老人同意,方可办理。同老人讲话,语气要温和,不得有指手划脚或高谈阔论的表现,更不准使用不礼貌的语言。不论什么场合,要让长者坐正位;饮酒要等老人举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动刀举筷。路遇老人,必须下马立于路旁,口称“阿巴嘎尔”(您好)致敬,待老人过后,自己方可上马而去。

71讲:少数民族的家教习俗(二)  

 10.基诺族的成年教育习俗
    基诺族是我国云南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共有一万四千余人(1985 年统计数字),主要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区。
    基诺族人从少年进入成年要经历一次重要的仪式——成年礼,这个仪式在基诺人的一生中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夜之间,经历了这个仪式,一个少年就成为拥有成年人全部权利的村社成员。
    在此之前,少年可以随父母下地劳动或从事家务劳动,但这只具有实习性质,家长并不以正式劳动力去要求他们,但经过这次仪式后,他将作为一名成年人正式参加劳动了。少年时无忧无虑、没有任何负担,但成年礼之后,就要作为一名平等的村社成员,分摊村庄内集体性村社负担,过去还要向傣族土司负担一定贡赋。村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习惯法,而青年组织“波勒”
    是习惯的监督者和执行者,任何人犯法都要受到应有的惩处,届时青年们要根据传统法律对违法者进行处治。这一切,对于未成年的少年,即使见到违法者,也是不必过问、无权过问的。但经过这一仪式,他就可以正式参加“波勒”组织,享有维护社会秩序和习惯法的权力和义务,也负有维护村社边界和维护村社利益的权力和义务。
    尤为重要的是,此时,青年人已到了性的成熟期,只有经过成年礼、改装易服,才能取得谈恋爱的权力,而在这之前,少年是无权谈恋爱的。少年的衣服虽与成年人大致相同,但上衣却没绣有征象月亮的花徽,也不能背挂成年人绣有月亮标徽和美丽的几何花纹的“通帕”——挂包,而这正是一个自由的村社社员的标志,有了这种衣饰的标志才能取得恋爱的自由,才能寻找自己心爱的伴侣。
    传统的成年仪式是隆重而热烈的。全寨人喜气洋洋,人们要举杯痛饮,酒后要彻夜歌舞。接受仪式的青年要接受劝酒,接受两包祭品(牛肉),还要接受一次对自己的突然袭击式的捕捉。通常当受礼者经过彻夜歌舞、手捧两包神圣的肉回家后,举家共食这神圣的祭品时,父母要向他们祝福,并赠以全套农具和成年人的衣饰。从此,他们就正式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基诺族的成年礼,是在突然袭击式和浓厚的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氛中度过的,但它仍富有传统的教育性。在这种神圣的古老仪式上,长者们不但带领大家歌颂史诗,歌唱生产过程的古老的生产经验,而且歌唱传统的生活规范。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经验,是长者们教育青年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但教育青年们如何谈恋爱,如何忠于爱情,如何举行结婚仪式,还要向他们讲述关于爱情的道德以及禁止氏族内通婚等习惯法。这种包罗万象的歌唱中尽管蒙上一层原始宗教的纱幕,但它却是基诺族人民千万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接受成年礼的青年们,正是在这里受到了社会教育与熏陶。

11.布依族的家训
    布依族世代沿袭的乡俗礼仪中,特别重视族规家训,这是言传身教的社会大课堂,也是布依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的“六月六”节,村村寨寨都有召集老少乡亲“吃乡利”的习俗。“吃乡利”就是集体制定村规民约,其主要内容有:不许偷盗田禾、鱼虾、猪羊、鸡鸭;不许打家劫舍;不许哄抬物价。在解放前,还有共同对付外来侵略的条规。制定完毕杀猪宰牛,共同进餐,以示共同遵守。违者要罚款,屡教不改者要给于罚跪、鞭打的处罚。
    家训以族规为内容,实际上是宣传族规。目的是淳化族风,防止儿女们成为好逸恶劳的人。家训主要有“摆古”、编唱民歌和使用谚语形式。“摆
    古”是通过讲述祖先的功德伟业和唱古歌的形式,将古老的布依族历史和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以启迪后人。用编唱民歌进行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女儿要出嫁,母亲的心是复杂的,担心女儿的未来生活,母亲也常以歌代教。
    用谚语教育后代是布依族家训中的主要手段。如用“钱在白岩;不苦不来”,教育子女财富是用劳动换来的;用“人靠人帮,花靠叶扶”,教育子女要团结互助;用“会讲不过理,会跑不过雨”,教育子女守理守法。这些谚语无处不见布依人的心地善良和教育子女的用心良苦。

 家庭教育讲座【70-73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72讲:外国民族的家教习俗(一)  

1.日本的“敬老节”
    每年9 月15 日,是日本的敬老节。这一天,人们要慰问老人,并向老人赠送纪念品。这个节日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鼓励人们尊敬老人而规定的,但从民族感情来说,它的源头却是很早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一个小国,很不尊重老人,只要人一过60 岁,就要被赶到山上去“天葬”。有一家,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祖父到了60岁,孙子不忍心送他去“天葬”,就将他藏在小阁楼里,每天偷偷给祖父送去饭菜。这时一个国家派兵包围了这个小国,他们派使者送来两支海虾,说只要这个小国有人能分辨出虾的雌雄,他们就撤回重兵。然而小国中无人能出来辨认。在这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躲在阁楼上的祖父得知情况后急忙悄悄叫来孙子将分辨之法告诉了他。孙子立即报告国王。当国王派人如法分辨出虾的雌雄后,侵略者只好守约退兵。国家得救了,小国的国王重赏了孙子,并询问方法的由来。孙子讲出实情,国王大为感动,从此取消了天葬的陋习。
    这个故事在日本流传很广,尤其在老人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以此教育后代要尊敬老人。

2.安布恩族人的尊老习俗
    扎伊尔奎卢地区的安布恩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关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戒律、医药、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以及劳动技能经验只能靠口传。老年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因此很自然受到人们尊重,当地人有老年人为“图书馆”的说法。人一进入老年,就要在他的名字上冠以“长者”的尊称。晚辈要尽一切办法使长者满意、高兴。长者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慈祥善良的典范,以使自己的表现与所受到的尊敬、所享受的地位相称。

3.尼泊尔的“返老还童日”
    “返老还童日”,也称老年仪式。
    尼泊尔人认为人应活到77 岁,超过此数便是新生的开始,即返老还童。按当地传统风俗,老人凡满77 岁7 个月又7 天时,全家人就要为他举行热烈而又隆重的返老还童庆祝仪式。此后,老人们在各自的家庭中地位更加不一般。儿孙们既要把他们当作者人尊敬服侍,又要当作婴儿一样备加照顾护爱。尼泊尔人还认为,人越老越圣洁,因此,凡是过了“返老还童日”的老人,都被奉为活神仙一般,这反映了尼泊尔国家尊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4.美国的“母亲节”
    母亲节的创始人是美国西弗吉尼亚的安娜·贾维丝女士。她是一个孝顺、热诚而顽强的女性,她深爱自己的有着10 个儿女的母亲。南北战争结束后,她母亲常在学校中讲述战争中献出生命的英雄们的故事,并渴望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给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赞扬全世界所有的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承受着巨大负荷的母亲。 1906 年母亲的突然去世使安娜·贾维丝悲痛欲绝。她立志实现母亲的遗愿——创立母亲节。为此她四处奔走,历尽艰辛,仅给国家议员、政府官员、教师和新闻界写的求援信就多达上千封。她的热忱和努力,终于赢得社会各界普遍的支持。 1914 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由威尔逊总统亲自签署,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当时很多国家成千上万的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子、母亲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美国母亲节的创立使她们得到极大的安慰,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从那以后,到现在,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节日了。
    母亲节的纪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儿女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他们的母亲表示自己的挚爱与尊敬。他们有的赠给母亲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的早早起床抢着为母亲做早餐,或是做别的使母亲高兴的事;有的许多聚集在一起,每人亲手做一朵红石竹花,献给在座的母亲,青年们也各戴一朵,母亲健在的戴红花,已去世的戴白花,然后一起烹饪,做一顿丰盛的午餐,请在座的母亲分享;在外地的也尽量赶回家与母亲团聚,赶回来的,或打电话、打电报,还有的用电话为母亲订购鲜花与礼物,请服务员代为送给母亲。而各家的父亲们,在母亲节这一天都要主动管理家务和孩子,以便让妻子休息一天。
    总之,现在,母亲节既是一些国家的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更是他们教育子女热爱、尊敬母亲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了。

5.泰国的“母亲节”
    1976年泰国将王后诗丽古殿下的生日8月12日定为母亲节。在这一天,全国各地要评选优秀母亲,各机关学校要组织各种庆祝活动,教育年轻人孝敬父母。清香洁白的茉莉花被定为母爱之花,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的儿女们都要争先将它献给自己的母亲。

6.美国的“父亲节”
    1909年住在华盛顿的布鲁斯·多德夫人有感于早年丧母、众兄妹都靠父亲一个人抚养成人,为报答父亲的恩德,在参加母亲节的庆祝活动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为此她给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将父亲节定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一项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不久,美国其他州也相继庆祝“父亲节”。由多德夫人提议,节日这一天子女们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表示自己的爱戴;佩戴白玫瑰向已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也有戴丁香花或蒲公英的。1972年美国议会承认了父亲节,并由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父亲节遂成为美国正式的全国性的节日,父亲节的各项庆祝活动,也就成为美国全社会,各个家庭向年轻人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的传统形式。

7.尼泊尔的“母亲节”与“父亲节”
    母亲节与父亲节是尼泊尔沿袭成俗的传统节日。迄今为止,尼泊尔人都习惯于数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年长的人在家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尊老爱幼是尼泊尔人的优良传统。在几代同堂的家庭中相互间很少发生口角。儿女对父母奉若神明,他们十分尊重父母的意见,尽量满足父母的愿望。父母去世以后,儿女们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借以超脱父母的灵魂,表达对父母的缅怀之情。母亲和父亲节就是这些活动中独具特色的孝敬父母、缅怀养育之情的一种形式。
    尼历每年一月的最后一天是尼泊尔的母亲节。
    这天儿女们都要准备好母亲最喜欢吃的水果和丰盛的菜肴及一份厚礼,奉献给母亲。这天要让母亲得到最好的休憩,满足母亲的要求,千方百计使母亲心情愉快。出嫁的女儿更要带上最好的食物、母亲喜欢穿的衣服及象征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的礼品,赶在这天的早上回到娘家。所有儿女象敬神一样对养育自己的母亲顶礼膜拜,表示自己的孝心,听取母亲的教诲。母亲也向儿女祝福。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共享天伦之乐。当然也有的家庭聚一起,互相诉说一年的艰辛、痛苦和人世沧桑。
    母亲已经故去的人家过母亲节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即朝拜观母潭。这天一大早人们就象潮水般的从四面八方涌向位于加德满都市西郊的观母潭。观母潭位于青山脚下,绿树环绕,是个天然的水潭,山上的清潭潺潺流入,清澈见底,潭中建有一堵界墙,分男女浴处。人们按性别排成两列长队,依次进入观母潭圣浴。浴毕,人们用祭品和一桶清水供奉母亲的亡灵,并为母亲的亡灵祈祷,以期母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关于母亲节,在尼泊尔的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牧童经常在这池塘边放牛。一天一个牧童突然在池塘的水中看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他又惊又喜,赶忙从随身带来的食品中拿出一张饼掰下一块俯身扔进水里,水中的母亲喜形于色,大口大口吃了起来。牧童见母亲吃得有滋有味,心中一阵快慰,他一面呼喊着“妈妈”,一面把随身带来的物品都献给了妈妈。其他牧童见到这一情景,也都纷纷把带来的食品投入水中,结果丧母的孩子都见到了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健在的孩子们的食品都漂在水上,而后慢慢沉入水底。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从此,人们便把每年的这一天,即尼历1 月的最后一天定为母亲节。而这个小潭,就取名为观母潭。观母潭经过数百年的修建,变得越来越壮观。祭祀的人也越来越多,母亲节的庆祝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每逢母亲节,尼泊尔政府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庙会和展览会,方圆百里的群众都赶来参加。
    关于尼泊尔的父亲节,也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德恩杜尔的孤儿。从他记事时起就不知自己的父亲是谁,经常受到人们的讥笑与凌辱。他长大成人以后,发誓要找到自己的父亲,于是便四处寻访。一天他遇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苦行僧人,便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衷。苦行僧看他如此虔诚,就收他为徒。从此,德恩杜尔跟着僧人苦苦修炼,每天在圣河里圣浴,对湿婆神祈祷,并按僧人指点,专门为父亲设立了神龛,每日顶礼膜拜。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湿婆神,尼历5 月30 这天,奇迹出现了。一大堆自称是他父亲的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抢着吃他的供品,争着接受他的礼拜,这下可难坏了德恩杜尔。这时他的师傅站了出来,指出了他的生父。原来,这位僧人正是印度教的造物神——焚凡。德恩杜尔欢喜万分,按着神的指点,忙把供品全都献给父亲。从此5 月30 日这天就成了延袭至今的尼泊尔父亲节。
    每年这天在加德满都北郊的巴格玛蒂河岸旁的湿婆神庙前都举行盛大的庙会。凡是没有父亲的人都汇集到这里,先在圣河沐浴,之后举行拜神仪式,最后对过世的父亲进行悼念祭奠。而父亲健在的儿女们都要带着食品和礼物,拜见自己的父亲,与父亲欢聚一堂,接受父亲的祝福。父亲节使老人感到安慰,使儿女们意识到自己奉养老人的义务和职责,从而成为一个优良的民族传统流传下来。

8.日本的“女孩节”
    在日本3月3日是女孩节,日语叫“雏祭”。因为日本人把小姑娘天真烂漫的笑脸视若桃花,而此时又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女孩节又称“桃花节”。又因在这个节日要祭偶人,所以又叫“偶人节。”
    现在,女孩节的活动在日本不尽相同,各家的活动也繁简不一,但基本做法仍是差不多的。一般当女孩生下来过第一个3月3日时,父母或外祖父母就为她买来一套整齐而精致的小偶人。并开始祭供。每到节日的前一天,女孩的父母就邀请亲戚朋友来共度佳节。各家都把玩偶按传统方式分别摆放在铺着红色天鹅绒的梯形架上,多的达七八层,每层还配有相应的小巧玲球的家俱和摆设。长辈们以此来向女孩子们表示衷心的祝福。女孩子们都把历年得到的小偶人当作最宝贵的东西,这大概是因为她们在这些小偶人身上深深感受到长辈、亲人的抚爱与祝福。每年3月3日都把它们搬出来同自己一起欢度节日,直到出嫁时全部带走,似乎是要让亲人的抚爱与祝福终生伴随自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

9. 非洲的“女孩成人节”
    女孩成人节是非洲许多地方女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一般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女孩在家中年长妇女陪同下,到一隐蔽处所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期间,陪同女孩的年长妇女向她介绍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及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并教她如何做一个贤慧的妻子。“隔绝”生活的长短,取决于她掌握这些知识和本领的快慢。长的一年半载,短者10天半月。自打进入隐蔽处所,除陪同者外,女孩不得与任何人接触,包括自己的母亲在内。”隔绝期”满时,陪同者将带她到河边洗澡。洗净全身名曰“净身”,其意是要让一切不净的东西随河水流走。净身完毕,陪同者要将姑娘精心打扮一番,祝愿她今后的生活能有好运气,也使女孩更具有少女的风采与魅力。
    准备完毕,陪同者要用一条毛毯将姑娘全身裹住带回村里,进行仪式的第二阶段活动。全村都把女孩成年仪式当作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有仪式,全村人就象过节一样汇集到村中广场,尽情击鼓跳舞,身裹毯子的姑娘端坐在场中央的草席上。仪式的高潮是姑娘的父亲用一柄长矛挑开姑娘身上的毯子。姑娘站起身,带着羞涩的微笑向众人点头鞠躬致谢。从此,她便是一名公认的成年妇女了。随后,姑娘走进跳舞的人群,用歌舞的形式向人们汇报她在“隔绝”期间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本领。此时,人们不时将一些钱币及小礼物掷给她。全村的庆祝活动结束后,成年仪式到此全部结束。姑娘从此便可会见求婚者。

 家庭教育讲座【70-73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73讲:外国民族的家教习俗(二)  

 10.日本的“男孩节”
    每年5月5日,是日本的男孩节,日语叫“子供之日”。
    过节之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有儿子的家庭,室外都用竹竿挂起尼龙布、纸或塑料制的各色空心鲤鱼,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条鲤鱼旗。鲤鱼旗的大小不一。大的代表大男孩,小的代表小男孩。关于鲤鱼旗的用意,有的说因为鲤鱼喜逆水而游,象征着勇猛顽强,有利于激励男孩在人生征途上勇往直前;也有的说是为纪念屈原,因为屈原自沉水以后,人们曾用纸作的鲤鱼祭奠他,家长们也以此表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象屈原那样的品学兼优、热爱祖国、有利于社会的人。
    由于男孩子节正好与端午节同日,许多家庭都按传统习惯在家中的壁龛内,为孩子准备一些盔甲、小军旗、弓箭和装饰讲究的军刀等武具,以期男儿尚武强身。也还常把昌蒲插在花瓶内,浸泡在米酒中,飘浮在小男孩的浴盆内,希望孩子一辈子免遭疾病与战乱之灾。
    总之,所有这些传统风俗,都体现了家长们对男孩子的美好的期望与衷心的祝福。

11.坦桑尼亚的“成丁割礼”
    坦桑尼亚马扎德族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要举行称为“割礼”的成丁仪式。这种仪式实际上是聘请长者为即将成年的孩子进行短期训练。指导孩子的人须是一位终身未婚的老年妇女,她被称为教育长,是由参加仪式的孩子们的家长共同聘请的。参加仪式的那天晚上,父亲们亲自带着孩子来到教育房,教育长命令孩子们席地坐好后,便有一男一女在乐曲中翩翩起舞,对成丁仪式表示祝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给孩子一些礼节、禁忌、日常生活和本民族的其他规范等,多用谜语和谚语进行教导,也指导他们进行练习。教育仪式分两次进行,每次教育后,孩子们回到家中还要自己反复进行练习。全部教育仪式进行完毕后,最后大家要洗澡,给受割礼的人身上涂上蓖蘑油,穿上新衣服,然后举行化装舞会。次日在教育长的带领下,来到田间、酒场参观,对孩子们进行实际教育。经过割礼仪式,即标志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具备履行成人义务和享受一定权利的资格

12.沙万特人的“牺牲节”
    牺牲节是巴西印第安人中人数最高的一支——沙万特人的传统节日。它实际上是考验一个沙万特男子是否长大成人和能否成为继承和保卫本部落传统的新斗士的一种形式。
    牺牲节每7 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要视“瓦普特”的训练情况而定。根据传统风俗,沙万特的男子,在12 到18 岁期间都要到远离部落的营地去生活。这些小伙子有个专称叫“瓦普特”。在这7 年中,他们不能同妇女接触,也不能同10 岁以上的亲姐妹接触。他们只能在父亲召唤或集体回村时才能离开营地。在营地中,由教父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和训练。经过7 年教育以后,村中的老人委员会便根据他们体格和道德精神方面的成熟程度,确定牺牲节的日期。
    牺牲节上对瓦普特的考验是十分严格的。首先是“打水”:除去吃饭以外,他们必须连续在河泊里活动10 昼夜,按一定节拍不停地打水。出水后,坐在村子里房屋前的席子上,由长者用雪豹后腿骨做成的针在耳朵上穿孔,然后插上一根长二寸左右的耳棍,此后24 小时,他们手持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大圆木棒到村中广场上集合,抱着一段两头用雄鹿角装饰的树干唱歌跳舞,此项考验要持续18 个小时。接着,还必须扛一段油棕榈树干步行二十多公里而且不能有任何疲劳、疼痛的表现。最后一天,上述考验中坚持下来的人要在广场上唱一天无词的歌,曲调是从教父那学来的,据说是祖先传下来的声音。所有这些考验结束后,他们还得集体返回营地,住到7 月水果成熟。那时才算长大成人,可以成家、独立谋生或迁换村庄,也可以留在营地当教父。考验瓦普特时穿耳的耳棍和父亲给的圆木棒,已经成丁沙万特印地安人的标志。

13.齐古阿族的教女习俗
    坦桑尼亚齐古阿族的少女第一次来月经之后,就按当地风俗要与祖母一起生活3至5个月,在这期间少女不许走出屋门,而由祖母教她们学习一些必要的内容,如少女青春期的知识,如何与男人交往、如何操持家务等。少女还必须学会温文尔雅的举止。学会了这一切,少女才算长大成人了,此时,家中将为她举行舞会,喝高梁酒,以示祝贺。14.扎伊尔的教女习俗扎伊尔姑娘的成熟标志是要被带到森林里的一间小屋里住几天,这间屋子被称为“圣屋”,男人不得入内。姑娘要在这里斋戒3天,由成年妇女对她们进行教导,使她们对未来的生活具有起码的知识、能力与思想准备。第三天夜里,她们被涂上黑、红、黄3种颜色,由聚集在“圣屋”周围的小伙子们击鼓,宣告村里又多了一位成熟的姑娘。

15. 赞比亚的“少女成年仪式”
    在赞比亚,人们要为到了青春期的女孩子举行“成人仪式”。在举行“成人仪式”时,整个村子都要行动起来,人们忙着酿酒、打猎、准备丰盛的食物。而姑娘这时则被隔离起来,由几个年老的妇女陪伴着,教她学会做妻子和母亲应学会的一切知识、技能、道理,并向她介绍部落中的传统。
    隔离期短则两周,长者达10个月,期满后,把她带到河边,洗去身上的污垢,这叫做“净化”,然后再把她全身涂满彩色粘土,意为视她交上好运。最后用毯子裹上姑娘全身,隐蔽一天,并被带回家,在父母的床上躺一次。
    第二天一早,裹着毯子的姑娘被老妇背到村中,放在早已准备好的草席上。村民们载歌载舞,姑娘的父亲在一片欢呼声中用长矛挑开毯子。这时,从毯子里出来的女孩就算进入成年了。姑娘的母亲送给她一把锄头,这就算承认她为村里的一名劳动妇女了。

16.印度的“少女成年舞会”
    在印度的阿帕切雪山地区,女子到了14岁,她们的父母要为她们举行成年仪式——“太阳升”舞会。这并非是说舞会在太阳升时举行,而是用来象征一个成熟的少女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将进入人生的一个崭新的时期。
    父母为女儿举行这次舞会,往往要筹备一年多的时间。“太阳升”舞会要持续4天,在印度人看来据说“四”是吉利的数字。这4 天中,姑娘要在教母的指导下跳舞,要接受教导,要接受按摩,要接受种种祝福,要经过精心地打扮。
    总之,这热烈而隆重的成年仪式,使姑娘意识到自己已长大成人,使她带着人们的教导与祝福开始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17.苏陀族人的“少女成年仪式”
    菜索托苏陀族人也有他们为少女的成长所举行的奇异的成年仪式。在姑娘的成人仪式上,她要潜入深水,把人们事先投入水里的金属环捞上来,再由陪伴她的妇女教她干妇女应该干的各种活计。

18.西非的“棒打节”
    勇敢的民族,连节日也体现出勇敢的精神。西非地区富拉民族的传统节日——棒打节,就是一个典型。棒打节的主要活动——棒打比赛相当残酷。参加比赛的男性青年,每30人围成一圈,当酋长下命令后,每圈便有一人自告奋勇地走到圈子中央第一个接受棒打。这时,圈子中会先后走出3 个人来,每人都手举棒子,对挨打者使尽全力,劈头盖脸猛抽70下。按规定,圈中所有人都要轮流被3 人抽打,同时也3 次去打别人。许多人当场被打得鲜血淋漓、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奄奄一息或当场毙命。尽管邻近民族以及各国人士一再要求富拉尼人停止这种活动,但棒打节至今十分流行,甚至有足够的力量抵挡今天现代文化生活的影响与冲击。
    每年4 月一到,数百乃至上千名富拉尼族青年男女便从马里、贝宁、加纳等国来到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南部的两国交界处与当地的高拉尼人一起举行“棒打节”活动。每个青年男子手中都握有一根用西非地区特有的红木树做成的量轻质硬、不易折断的细长棍。在棒打比赛中,挨打者尽管疼痛难忍,却仍一个个谈笑风生,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富拉尼人素以勇敢著称,在他们看来,棒打节可以帮助本民族青年培养勇敢坚毅精神。事实正是如此。在他们的观念中,谁在比赛中表现得最勇敢、最坦然,准就是优胜者,下场后常常会有漂亮的姑娘前来倾诉爱慕之情。反之,谁若在场上畏畏缩缩,甚至中途退场,那他就会被人耻笑终生。在这个民族里,男孩一旦长大成人,便会从自己父亲手里得到一根特制的棒子,以后每年就带着它参加棒打节。每参加一次,棒上就刻上一道记号。到暮年,棒子上记号越多,社会地位就越高。他们去世后,棒子就是他们家庭最珍贵的遗产,被当作“圣物”在家中供奉起来,每逢盛大节日,他们的子女都要对它顶礼膜拜。
    棒打节的活动本身,不一定能被其他民族所接受、效仿,但要让青年人经受足够的磨炼,这之后才能立身成事,这一教育思想,还是可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