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契丹族神秘失踪之谜(2)

 墨香笙樵 2018-11-26
第四,就是有一些民俗上的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发现,比如说打曲棍球。我们达斡尔人是打曲棍球的,在北京奥运会上有四个曲棍球运动员都是达斡尔人,并且在奥运会的该项目上得了亚军。在这次广州亚运会上还有我们达斡尔曲棍球运动员。在北宋,譬如《水浒传》里面高俅玩的蹴鞠,就是达斡尔时期的曲棍球。而在辽朝,人们大都喜欢玩这种球。因此,辽代的时候契丹人打曲棍球,现在达斡尔人也打曲棍球,这也是一个历史的吻合。这是一种历史与事实对比的方法。


  还有,从民俗上来说,比如天气干旱季节,契丹人祈雨,现在的达斡尔也有祈雨的习俗。而且达斡尔人祈雨是到河边的,这和契丹人的祈雨习惯是一样的。“祈雨”在契丹语中叫“瑟瑟仪”,不单是吹吹打打的奏乐,而且还泼水。所以,契丹人有这种祈雨的习俗。在达斡尔族,这种习惯现在还有。


  另外,还有服饰上的习惯。有人在服饰上寻找达斡尔族和契丹人的联系依据。汉族人以前的服装习惯在右边系扣子,就是“右衽”。达斡尔人曾经的服装是在左边系扣子,叫做“左衽”。在民国时代,汉族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叫“于右任”。他为什么叫“右衽”呢?就是“我不赞成你们这些‘左衽’的人”,意思是反对清朝的政治,所以我要“右衽”。契丹人是“左衽”,在现在发现的很多契丹时期的壁画中,很多人物的衣服就是“左衽”。而历史上,不管是传说还是资料,达斡尔族都存在“左衽”的历史事实。关于“左衽”这个观点以前没有,是近些年才有的。一些提出达斡尔人是契丹后裔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这个观点。


  达斡尔语与契丹语相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报》:另外,据一些学者研究,契丹人的后裔一支是往北到呼伦贝尔,一支是往南,在如今的云南,这个你听说过吗?


  毅松:听说过。契丹人被金朝打败之后,主体上不是往北逃,而是往西逃,比如新疆、哈萨克斯坦一带,并且在那里建立了西辽。往南逃的那一支不是在辽朝灭亡的时候去的。辽朝灭亡之后,金朝统治了辽曾经的地域。而金朝很快又被元朝人打败,就是被蒙古人打败。受金朝人统治的契丹人后来又被蒙古人统治了。这样,这些契丹人又加入了蒙古人的军队,开始向南攻打南宋,一直跑到如今的云南,并在那里驻扎下来。譬如现在中原地区有很多蒙古人,都是当时忽必烈攻打南宋时遗留下来的。


  1990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孟之东去云南搞契丹后裔的调查。孟之东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云南契丹后裔研究》,这本书对云南契丹后裔说得比较清楚,包括历史情况、语言情况、民族情况以及与达斡尔的关系。但是这支人群现在多数是汉族,有一拨是傣族、彝族、布朗族,都与当地人同化了。当时元朝灭亡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回到北方来。因为他们是忽必烈那个时代过去的,距今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渐渐地都融入当地的生活习惯中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次的云南调查,在语言方面有哪些发现?


  毅松:根据孟老师的调查,他们如今还保留着一些达斡尔的语言,也就是所谓契丹人的语言吧。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举个例子?


  毅松:比如他们管从山上流下来的河叫“厄姆吉尔”河。“厄姆吉尔”在达斡尔语中意思是没有被驯服的马。这个河从山上流下来的时候,比人大的石头都能被冲倒,像一个没有被驯服的马一样野性,所以这条河叫“厄姆吉尔”河。这个词语,表现了这支到云南的达斡尔人在语言上与达斡尔的联系。


  云南的所谓契丹人后裔也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现在说的话也不是曾经从北方过去时用的语言,是经过演变和与当地融合后形成的一种新语言。


  《中国社会科学报》:达斡尔人现在使用的语言是老祖宗传递下来的语言?


  毅松:是,达斡尔族现在说的语言是从达斡尔有民族记载时就使用的语言。而且达斡尔语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蒙古秘史》出现于13世纪,现在有的人认为解读《蒙古秘史》需要懂达斡尔语,因为现在的达斡尔语跟《蒙古秘史》的语言恰恰是一样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达斡尔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没有和契丹文有联系的地方?


  毅松:赞同达斡尔人是契丹人后裔的研究者认为,达斡尔语和契丹语是相关联的。他们的证据有这么几条:比如说铁,根据已经解读的契丹文字,“铁”在契丹语中叫“卡萨哦”,达斡尔语的“铁”也叫“卡萨哦”。另外还有契丹语的“陶莱”,就是兔子,达斡尔语管兔子叫“陶里”,发音上基本一样。还有“人口增长”,达斡尔语叫“普苏拜”,契丹语称为“普苏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