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我不乖,妈妈你还爱我吗?”一段视频看哭3亿家长

 jay675 2018-11-26

小时候被爱,将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



11月22日是感恩节,送上一段暖心小视频,父母无私的爱才能灌溉出感恩的心。


你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对孩子说的话,正在影响着孩子对爱的理解?


“妈妈,如果我不乖,你还会爱我吗?”



最近,一个置身街头不愿回家的小女孩向民警哭诉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19日,杭州7岁女孩向民警哭诉,不想和妈妈在一起,小女儿说:


“那个作文题目太难了!妈妈骂我,对我不好,我不想和她在一起。”



孩子妈妈说,自己当天要加班,就去学校接了孩子回单位,孩子不肯好好做作业,她就训了几句,孩子不开心就跑开了。


我看到有评论说:“这孩子一看又是一个熊孩子,一点都不听话。”


从视频中看到,7岁女孩的妈妈称孩子很不听话,经常撒谎,而女孩一脸委屈哭着称:“不想和妈妈在一起,也不想你们找到妈妈。”


女孩认为自己“不听话”,“不够乖”,妈妈就对她不好了,不会爱她了。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和她一样想:是不是一定要听话,爸妈才会爱我?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喜欢说类似于这样的话:


你要听话,去做XXX,不然妈妈就不爱你了;


听话哦,这样做,妈妈才会爱你......


这种“爱”的要求似乎成了一种条件交易,然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本身是无价的,也是无法用条件去衡量的,这是一种孩子天生的本性与需求。


当我们用“爱”与“不爱”要挟孩子时候,必然会适得其反。


这种表达,将成为孩子安全感最大的隐形杀手。


它会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我爱你是有条件的,你达标了,才可以达到。


然而你本身是不被我接受的,也不是天生被我爱的。


用爱绑架、恐吓就是在伤害孩子,因为不仅是孩子,每个人都渴望被爱。


这种“绑架”式育儿,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生来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孩子会比成人更加的敏感脆弱,他们会为了得到爱去处处讨好,甚至会因此产生抗拒心理,就像那名7岁女孩一样,因为自己的不听话,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于是便选择逃避。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爸妈带我去游乐园玩。


在下午四五点左右,在准备往返的路上看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年龄的小女孩,正拉扯着他的妈妈的衣服苦苦哀求着,好像是不愿意离开。


她的妈妈似乎也很倔强,板着脸,不想再继续逗留了。


小女孩没有听话,面带喜色地迅速脱离了她的妈妈,转头跑向了身后的旋转木马。


突然,她的妈妈朝着女孩说:“你再不听话,我和你爸爸就不要你了,让警察把你捉走!”


话音刚落,下一秒小女孩嚎啕大哭,坐在地上像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周边的世界似乎都与她无关。


过去了十余年之久,这个场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我在想,让一个上一秒还是开开心心的孩子,可以瞬间崩溃大哭,这是产生了多么大的恐惧啊?


我无法得知的是,这种恐惧会伴随小女孩多长时间,又会给她的一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也就,在那一刻父母还沉浸在“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的气愤当中,孩子或许已经陷入了多少年之后都无法释怀的恐惧里。


那些恐惧将凝固成人性中的黑暗面,一点点堆积,长久压抑在孩子的身体内,极端、懦弱、自卑、缺爱、焦虑、没有安全感,都会随之而来......




为了让孩子听话,扔出一个巨大的恐惧,去控制孩子。


也许在眼下,他确实会因此变的乖巧、听话、“懂事”。


但是如果把“不去完成A,你就会失去B”的这种心理从小种植在孩子的身体内,便会发芽长大,祸患无穷。


要知道,儿时的爱与阴影都极可能相伴他的一生。


父母的语言,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让孩子知道怎样,你都爱TA,比勉强TA成为你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孩子,重要得多。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不要带给他恐惧,因为他真的很需要无条件被爱,他也真的很爱你。


前两天,一个名叫朱尔的8岁小学生,写了一首小诗《挑妈妈》爆红网络,感动了无数人。


《挑妈妈》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他们都曾趴在云朵上,认认真真地挑选妈妈。


他们选中了你,来到你的身边,全心全意地陪伴你、爱着你。


每一位妈妈,都是被小天使选中的哦,其实,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爱你。


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不知道的是,孩子其实和你一样,真的像你爱他一样的很爱很爱你,而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那份“无条件”的爱。


这份“无条件”的爱,在我们老了的时候,也同样会拥有。




法国著名童书作家卡特琳·堪布朗的《你还爱我吗?》,就向我们诠释了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妈妈的爱是有条件吗?


这样的爱会不会消失?


妈妈到底爱我有多少?


这本书从一只小熊担忧妈妈对自己的爱出发,探讨爱的条件与爱的本质。


小熊戏耍时,无意间把衣服撕破了,他害怕妈妈会生气,因为妈妈工作了一整天很累,但是她仍很平和地为小熊缝补衣服。


小熊有点难过觉得妈妈不会爱他了。熊妈妈告诉他:“我当然爱你啊,我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就不爱你呢?”


小熊假设了很多种可能:把所有衣服都撕破了,考试成绩很差,全身脏兮兮爬满虫子,他不再爱妈妈等等,问妈妈是否爱他。


熊妈妈都坚定而温柔地告诉小熊:“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不爱你,也不管你选择爱谁,我依然爱你,因为我爱的是你。”


这种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拥有一种安全感、价值感、“自我”的形成也会更加健康。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我是无条件爱你的,但是为了规范你的行为,让你更好的成长,你需要做点什么了。


无论孩子小的时候是否听话、无论他是否聪明、也无论他在世俗的规定下是否优秀,请让他记住:你会一如既往爱着TA。


小时候被爱,将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