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瘰丸治脖子包块

 红拂了 2018-11-27

今天大家都开始背《病因赋》,至于《药性赋》已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只是温故而知新的问题了。《药性赋》让人明白三百多种常见中药的大致功用。而《病因赋》则让我们了解到七十四种病的普遍病因,识准病因,用好药性,那基本上就可以在临床上牛刀小试了。所以这两篇文章是我们在任之堂大药房里打基础必备的。

怎么用好《病因赋》呢?今天就刚好用上了。

第3个病人,脖子上长了包块,来复诊。

老师问他包块感觉怎么样了?他摸了摸说小点了。老师也摸了下,比刚来时要软了一些。老师说,你别太在意,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脖子上,一切放任自然,你越关注它,气血就越集中在那里散不开。病人点点头。

这脖子上长的包块,在中医认为属于积聚的范畴,为何会产生积聚呢?《病因赋》上就这一句话,就可以用来治病:“五积六聚,皆是气凝其痰血。”

老师摸脉后说,病人中焦郁滞,有痰湿瘀血,上焦寸脉浮取不足,乃肠道有积。所以老师用消痰化瘀、理气通肠的思路。由于病人积聚是在脖子,所以选用名方消瘰丸加味。消瘰丸就是专治气血痰结在咽喉的各种疾病,它由玄参、浙贝母、牡蛎三味药组成。

老师说,牡蛎一定要用生牡蛎,煅过的收敛沉降之性顿减,只剩下收涩的功用,那股清凉下沉的自然之性便遭到破坏了。人体痰火凝结在咽喉部,就需要生牡蛎咸寒下沉软坚散结。用玄参滋阴降火,记得《药性赋》上说:“玄参治结热痈毒,清利咽膈。”而浙贝母呢?直接有散痰结、散郁结的功用。脖子的包块就是痰结气郁堵在那里,所以少不了浙贝母。

这病妇人特容易得,是由于肝胆火旺,气火郁结所致,往往伴随着月经不调,大便不通。从左边少阳肝胆上逆的火气,需要从右路肺肠降下来。所以老师重用芒硝、桑白皮、蒲公英、芦根等降肺胃肠结热的药物。

《药性赋》上说:“芒硝利六腑之涩结。”病人脉道涩滞不流利,肠积所致。六腑的积滞化热,芒硝都可以通利软坚。我们看“指迷茯苓丸”(半夏、茯苓、枳壳、生姜、芒硝),为何治疗各种痰积怪病要用到芒硝呢?原来芒硝能消痰润下,有推陈涤垢之功。脖子上的痰结由消瘰丸软化开来,而中焦脾胃的痰涎靠半夏、茯苓、枳壳、姜汁化散开来后,最后用上芒硝,从下面扫荡出体外。

方药为:玄参20克,浙贝母15克,牡蛎20克,桑白皮15克,蒲公英20克,芦根20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枳壳15克,生姜15克,芒硝20克。3剂。

病人再来复诊时,龙眼大小的包块已经摸不到了。

我们再分析一下老师这个方子,思路就清晰了。这个方子是上中下三焦一齐治。病人脖子长了包块,用的是消瘰丸。这包块乃痰湿气郁上逆所化,凡痰湿气郁结出于中焦。所以老师用降气化痰的二陈汤方,从中焦把痰饮化开,以治其根。最后这些痰饮要从下焦肠道肛门导泻出去,故老师用到芒硝。所以这个病的用药思路,是上中下三焦,一气贯通,往下降浊理顺的。

第10个病人,重庆人,男,37岁,头晕,腰酸,脉象非常明显,两边寸脉浮取摸不到。老师说,这是小肠有积,大肠有水湿。

又问他大便排得干净吗?病人说经常便秘。小便呢?病人说比较黄。

这样三两句话,就基本把疾病的大概问出来了。病人是肠道供血差,脑袋也供血差,下焦有湿热,下元还亏虚。治法也很简单,通肠降浊,然后再补肾升清。

通肠用通肠三药,火麻仁、猪甲、鸡矢藤。降湿热浊邪用三妙散,苍术、黄柏、炒薏苡仁,加上冬瓜子。补肾,杜仲、桑寄生、川续断、五加皮,这都是比较平和的平补腰肾之药。升清用黄芪、当归、白术、葛根。这是老师治疗疾病的一般思路——欲升先降。想先要治好他头晕,令清气上升,荣养脑窍,必须先让他胃肠浊邪下沉,通调顺畅。浊邪排去,身体不用补,它自己都会慢慢生成清气,这也是运用补药的一个技巧,先通而后补。

方药为:火麻仁20克,猪甲15克,鸡矢藤30克,苍术15克,黄柏8克,炒薏苡仁20克,冬瓜子20克,杜仲20克,桑寄生20克,川续断20克,五加皮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葛根30克。2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