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 | 亲妈竟翻脸不帮我带娃,我成了“中年孤儿”

 渔塘风光 2018-11-27

还记得马航MH370吗?最近有消息称,马航MH370事故调查团队将于11月30日正式解散。

解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事故原因,没有飞机下落,154名中国乘客,就这样与亲人生离死别,而余生漫长。

我们学习如何相爱,却很少学习如何告别。今天的故事,是一个“告别”的故事。作者是,一位生于1986年,名叫沈小奕的读者。她刚刚失去母亲,成了“中年孤儿”……



01


女儿米米呱呱落地时,我这个新晋妈妈忙得四脚朝天。我急忙向老妈寻找救援:“妈,我婆婆住院了,你们反正在家也没事,就来帮我带孩子吧!”


事情是这样的。婚前,我那山东婆婆把胸脯拍得山响,信誓旦旦要帮我们带孩子。可是,我这人还没满月,她就自己晕倒在洗手间,被老公送进了医院。


结果,脑梗前期、冠心病、高血压,一张张诊断书摆在我和老公面前。她的症状,一条条都在暗示,她没有能力照顾孩子了。


没人帮我带孩子,怎么办?难道要我当全职妈妈?不,颇有事业心的我,可不想就这样断送了职场前程。于是,出现开头一幕,我把求助电话打给了老妈。


谁知,接电话的是老爸,他支吾了半天,然后说:“你妈跟朋友去登泰山了。没什么事,我就先挂了。”


听了这话,我顿时心生不满。这都什么爸妈啊?除了米米出生时,他们表现出对外孙女的丁点热情,从我十月怀胎开始,我妈就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淡。


我怀孕初期,吐得厉害,每次给老妈打电话诉苦,她都会轻描淡写地说:“这点随我,我怀你的时候就这样。”


米米刚生下来,白天睡觉晚上哭闹,我精疲力竭,希望老妈替换我几天陪米米睡,可是,老妈却说:“她哭时,你就抱着她,闻着你熟悉的味道,感觉她熟悉的体温,这样她会有安全感,很快就会适应的。”


我满月了,老妈慌不择地提出要回自己家,临走时,都不愿多看米米一看。我搂着一身奶香的米米,有些不舍:“妈,米米想让你抱。”她却说:“我走都要走的,再抱她,不是招惹她哭么,不抱不抱。”说完,背过身去收拾东西,也懒得搭理我。


我再迟钝也看得出来,她生怕米米对她产生一丝的依赖,绑架住她只争朝夕的幸福晚年。


理论上,我没有责备她的理由,她供养了我,没有义务再为我的下一代流血流汗。


就这样,妈妈回去了,我一个人辛苦带娃,夜深人静累得产后抑郁,却在刷朋友圈时,看到妈妈的朋友圈里,一张张旅行的照片。她晒着行者足迹,笑得很明媚。这让我这个娇娇女,心里狠狠失衡。


她甚至在朋友圈豪言壮语:“哪怕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也要把美丽和美好进行到底,活至尽兴。”我既生气又好笑,在她照片后面留言:“每一个风光自由的老妈背后,都有一个暗无天日的女儿。”


生气归生气,我可一点都不死心。我试着把米米的照片发给妈妈,试图用孩子可爱呆萌的样子勾引她的爱心泛滥。我会问她:“米米可爱吧?”她很简短地回答:“嗯,挺可爱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不会说,想米米了,也不会问,米米有没有想外婆。


她的淡漠,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怀疑,我是不是我妈的孩子,或者是她骨子里天生就讨厌孩子。不然,如此粉嫩的小可人,怎么就唤不醒老妈坚硬的慈爱呢?!


有时,看着小区里,那些帮着年轻人带孩子的老爹老妈们,我有流泪的悲凉。


悲凉过来,我再紧紧将米米裹挟在怀抱里,告诉她:“宝贝,我一定要给你十二分的爱,去弥补姥姥姥爷欠你的那一份。”



02


有了米米,我才知道所谓坚强,多是出自于无所依傍。


米米四个月大时,得了毛细支气管炎,是这个月份中,最危险的一种病。


诊断结果出来后,老公去办住院手续,我抱着米米在走廊里给老妈打电话,电话一接通,我便开始号啕。


“小奕,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养大一个孩子跟高空走钢丝没有多少区别。你妈我,现在确实不能帮你带,我只能告诉你,别担心,交给医院,能处理好的……”不等她说完,我挂断了电话。


是的,这个时候,我需要的,不是说教,不是宽慰,而是“别担心,有妈呢”。她不能来陪我,我只能对病重的米米说:“米米,妈妈在。”


人是可以七天不眠不休的,我信。米米住院的那七天里,怕她随时会被痰憋到窒息,我不分昼夜地按照医嘱抱着她,用空拳为她叩背,夜里,怕影响同病房的其他人休息,我就把米米抱在走廊里,一边给她唱歌,一边给她敲背,以至到了最后,连医生都劝我:“你需要休息……”


即便如此,米米还是因为无法排痰而一度陷入昏厥。老公陪我将孩子送到急救室,看着医生为她插管做吸痰,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我边哭,边对满眼是泪的老公说:“别担心,还能够哭出声,说明她转危为安了。”


直到米米开始好转,我才注意到,儿科病房里,只有米米,是由爸妈在照料,而其他的三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外加老人帮忙。


我在心里又一次升起对妈妈的怨恨,可是,怨恨完了,又不得不给自己打气:熬过了这炼狱般的七天,这世界上能把一个母亲打垮的东西,应该不多了!亲情疏离,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在坚强两个前面再加一个修饰——超级坚强罢了。


我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当真成了全职妈妈。因为,除了全职,我别无选择。


怨归怨,老家还是要回的。逢年过节,我会带着米米和老公回老妈家。对于我来说,回家越来越像是一种例行公事。


因为,老爸老妈的生活跟我是两重天。他们每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不会因为我们回家了,就欢天喜地地围着我们,他们依然坚持去爬山、去公园合唱、打太极以及每个周六去养老院做义工。


我的怨气一点点加重。我恨他们有时间对陌生人献爱心,却没有时间帮一下水深火热的我。


更令我心冷的,是他们对米米的态度,挑剔多于宠爱。看到我带孩子事无巨细,妈妈就会说我太宠溺,应该让米米学着独立。


终于有一次,我忍无可忍,对着刻薄的老妈说:“人家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宠溺,你们不帮我带,还怪我宠溺孩子?我都没怪你们不管米米吧?”


话音落地,我看到妈妈的脸色很难看,眼睛里全是泪水,她默默走进屋子,气氛很尴尬。


老爸正在洗碗,听到我的话,赶紧进房间看妈妈,好一会儿才回来呵斥我:“小奕,哪有这么说自己妈妈的?难道没有爸妈,你们还不养孩子了吗?”


我不依不饶:“我现在有与没有,您觉得,有区别吗?”


是的,我不能理解他们夫妻的空前一致,从前那么疼我的老爸,如今是地道的妻奴。老妈指东他不向西,老妈心情不好他诚惶诚恐。若不是有前三十年他们对我的宠爱打底儿,我真怀疑我是他们收养的。


又一次,不欢而散。走时,他们居然都没有下楼送我们。


米米是一个试金石,令我心寒地看到,老爸老妈骨子里的那份自私。


为了请一个可以白天照看米米的阿姨,老公不得不开始接受那些外派的工作,而我,终于从不谙世事的少妇变成了洗手作羹汤的辣妈,我开始变着花样给米米做她喜欢的饭菜,一个人带她去公园,一个人在夜里,背着她去医院。


米米一周岁,我回家摆酒。饭桌上,老妈遇到她昔日的同事,当得知我是她的女儿时,这位同事惊呼:“老肖,你太年轻了,跟女儿在一起像姐妹俩。”


我那自私的老妈,笑得骄傲毕露。


事后,我对她说:“人家这么说,不是因为你年轻,而是因为你女儿我,被生活和米米折磨得太老相了。每一个优雅得体的老妈背后,都有一个狼狈不堪的女儿。”


妈妈又一次被我呛到,沉默着,一句话都不说。她的脸上,有着精致妆容盖不住的憔悴。


晚上,爸爸打来兴师问罪的电话,说是妈妈在家哭了很久,晚饭都没有吃。


听到这话,我竟然有一丝快意。放下爸爸的电话,我就打电话向正在加班的老公吐槽。他耐心地安慰我,然后,将最近加班的外快一分不少地转账到我支付宝。


我百感交集——老爸老妈不再是我的后援,老公才是我这辈子最该相依为命的人啊。


03


虽然爸妈不愿给我带孩子,却很愿意给我打电话。只是,每一次,都像是一个行踪汇报的例行通知。


“我和你爸去杭州,一个月”;“我们明天动身去上海”;“我们要去乡下住一段日子”……


各种游山玩水——那是令我羡慕嫉妒恨的神仙般的日子,所以,我常常对米米又爱又恨地说:“将来,你出嫁了,当妈了,我也不给你带孩子,我也要像姥姥姥爷那样,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更多的时候,我会在焦虑疲累中,向老公大吐不快,中心议题就是做一个没有老人帮扶的妈妈,有多悲催。


老公呢,总是在认真听完后,无比宽容地说:“他们袖手旁观也总比缠绵病榻、忙中添乱要好得多。这样想,你会觉得心里敞亮不少。”


在他说这话的瞬间,我的确觉得很有说服力。可是,一转身,面对一地鸡毛的日子,我依然还是难以谅解。


这世间,倘若亲情也变得如此只讲理,不讲情,那这个世界得多么冰冷?!


这个困惑我的答案,在米米两岁半时,终于揭开。那一天凌晨三点半,家里的电话响了,我条件反射地接了起来,生怕吵醒米米。


“小奕,你能来趟深圳吗?你妈妈想见你。”是老爸打来的。


“爸,这是半夜,你……”我刚想责怪他,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爸爸说:“你妈她……想见你最后一面……”


乘着最早的航班赶往深圳时,老妈已经被宣布脑死亡了。


看着仪器上显示的接近最低值的血压,我怒吼着对医生说:“为什么不给她注射多巴胺,为什么不给她升血压,为什么不做心肺复苏?我是学过医的,我不仅要告你,我还会跟你拼命,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那个活色生香的老妈,突然就会脑死亡呢?


见到母亲那一刻,我清楚地感觉得到,有一种东西,正在我心脏的某个角落,撕心裂肺地离去——我依然还是那么爱她,尽管她爱自己多于爱我。


老爸抱住失控的我,拿出一份打印的文件给我。


那是一份生前预嘱,母亲的字迹:“今后如当我病情危及生命时,千万不要用生命支持疗法抢救,如插各种管子及心肺功能启动等,让我安详、自然、无痛苦走完人生的旅程,让我尊严地死去。”


最令我心碎的,是后面的日期,那恰是我怀孕之初,她被诊断为中晚期淋巴癌之际。


真相就这样一一揭开。母亲在确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签下这份生前预嘱,然后,列下一个遗愿清单,她不想缠绵病榻,不想让我看着她一点一点被疾病吞噬,她只想把有限的钱花在路上,也让自己消失在路上。


她怕我依赖她,怕自己放不下米米,所以,在我怀孕之初,她就抱定了决绝的态度,让我断了指望老妈的念想。尽管这个过程,遭遇了我的误解、顶撞和抱怨。她执意如此。


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她跟当年曾经闹翻了的好同事做和解,她把我爱吃的那些菜的做法写成了妈妈食谱,她走了中国二十一个城市,而她,做得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一件事,便是对我和米米的疏离。


她对老爸说:“对她俩有多喜爱,对生命就会有不舍。小奕终究要面对没有我的日子,不如就从现在开始。”


面对真相,我哭得肝肠寸断。ICU病房里,没有升血针、没有电击、没有上呼吸机,老妈在我到达的三个小时后,安静而从容地走了,就像睡熟了一般。


医生告诉我:“老人选择的,叫做尊严死。在国外,很流行。”



04


给母亲擦拭、换衣、我一次次压抑着悔恨的泪水。我一遍遍地回忆,想从记忆里找出妈妈患病的蛛丝马迹。


我想起了她,在面对我时一次次的欲言又止;想起了她脸上粉底遮不住的暗黄憔悴;想起了老家的卧室,有一个抽屉莫名上了锁;想起了老爸突然转性对老妈的百依百顺……


其实,如果留心观察,老妈留下了很多破绽。可是,只顾自己和孩子的感受的,我却统统视而不见。


三天后,我捧着妈妈的骨灰回家,我反复用一句话安慰自己: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安葬了母亲,整理她的遗物时,我看到她手机相册里,满满的都是我儿时的照片、米米的照片视频,和一件米米刚生下来时穿的小衣服。


她就这样带着我和米米走过二十一个城市,走过万水千山。


爸爸说,生命的最后时日,她整夜失眠,即便加了止痛泵依然疼痛难忍。于是,她就整夜看着这些照片,说这是她最后的止痛片。


在衣柜里,一个收纳箱里,整齐地落着8件手工织的毛衣。那是妈妈在路上,给米米织的,上面分别贴着便签:米米6岁,9岁,12岁,15岁,18岁,“你妈说,米米18岁后,可能就不会再喜欢姥姥织的毛衣了。”爸爸解释着。


收纳箱里,还有一本手写的册子,上面详细地写着五香鸭蛋的腌法,制作酸菜的流程,粽子的包法,甚至连哪个小店的粽叶都做了备注。


“小奕,认真地去学这些手艺,这样,妈妈不在了,你依然可以吃到妈妈的味道。希望,你也把这份手艺传给米米。”这是妈妈的字迹。


我坐在这些她留给我的遗产里,哭了一遍又一遍,心底绝望地涌出那句话: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难最残忍的,不是爱她的孩子,而是忍着不去爱她的孩子。


生命的最后一段,病痛之苦于妈妈反而是其次,必须与我生离,压抑对米米的隔辈情深,逼我独立,才是她最大的疼。


我知道,当一个母亲因为无力而选择放手时,因不忍拖累而选择疏离时,因深爱而选择冷漠时,心里该有多痛。我为这痛泪流成河,我也为这痛心生敬佩。


这世间,母爱有很多种,老妈给我的,不是陪伴,而是一个人远去、毫不拖累;是一场人生的死亡之课。这一课,要穿越重重的误解,直到斯人已去,我才会懂。


母亲走了,给我留下无限遗憾,更给了我力量——独立地活着、尊严地离去,我多想告诉她:妈妈,女儿现在做的很好了……

结语:

文中的母亲,用心良苦地为女儿上了一堂死亡之课。这一课,关乎成长、关乎独立、关乎尊严、关乎别离。只是,母亲这种设置重重误解的离别方式,到底值不值得呢?


关于“离别”这一话题,您怎么看?您认可文中母亲这种离去的方式吗?欢迎大家点评、讨论、留言转发!


- End -

投稿、写作培训、聊天交友、抢红包……来[知音读酷]作者&读者群,

    扫码主编带您入群(备注:进作者群/读者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