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思想中的战斗精神

 见素抱朴780 2018-11-27

儒家思想中的战斗精神

一提到儒家,大家都会与柔弱关联起来,其实那与腐儒的关联,不是真正的儒家。

很多人以为孔子是一个懦弱形象,很温柔,很善良,但是我们忽略了孔子善良的原则,他是对好人善良,在仁爱的框架内和蔼可亲。

大家想知道孔子是怎么对待违法犯罪的吗?孔子对待恶人是蛮拼的,比如孔子当司寇,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

孔子的严刑峻法,不是法家的严刑峻法,孔子认为领导有过,不能惩罚下民。“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话又说回来,如果教人们修礼乐行仁道,多说人都能认同并做的很好,只有极少数人不遵从礼法,那就要严刑峻法惩处了。其中,有五种情况必须严惩。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诗云:‘忧心悄 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孔子还发动过一次不小的战争,那就是“隳三都”;还有一次当孔子听说齐国发生宫廷政变是,第一时间到鲁哀公那里报告,希望派兵攻打齐国。评定齐国叛乱,哪想到,鲁哀公本省就泥菩萨难保。于是又到掌握实权季氏那里怂恿出兵平乱。

儒家思想中的战斗精神

大家看看着些记载,孔子是一个懦弱的人吗,是一个无原则主张和平和谐的人吗,是和稀泥的人吗?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王侯将相,不乏儒生,遇到战时,总不免有主站与主和之争,那些主和的往往是一些腐儒,多为和稀泥之辈。

“知和而和”的思想让中国懦弱落后挨打。

真正的儒家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这是仁者之勇。那是腐儒之懦弱可比的呢?

原汁原味的儒家,姑且称为原教旨主义,骨子里充满了战斗精神,孔子的教学课程中,“射”和“御”就是军事学科。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深深懂得,和谐与中道的实现,正义的维护,需要武力和鲜血来捍卫。社会的安宁需要对违反犯罪的震慑来保障。相反,偏袒了刁民,放纵了邪恶,就是对正义与良知的践踏和惩罚。就是背道而驰,就是和稀泥,最终会养痈为患。

对儒家思想的断章取义,严重歪曲,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泯灭了汉民族战斗的血性。真正的儒家不会无缘则的搞和谐社会,不会以模糊是非善、恶观念换取虚假的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