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桥话画:夏圭《溪山清远图》宋代江南水墨山水画

 头条艺术 2018-11-27

画家邱汉桥带你走进百幅传世名画背后的故事

《溪山清远图》,南宋,夏圭,,本水墨,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画鉴赏

《溪山清远图》是夏圭的传世名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完整的山水长卷,其独特的风格形式,足以和北宋徽宗画院的青绿山水媲美。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山水画一般都是绘在绢上,但这幅《溪山清远图》却用纸本墨笔画成,它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堪称巨迹,成为南宋传世作品中的鸿篇巨制。

夏圭《溪山清远图》

《溪山清远图》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25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约96公分左右。夏圭善于利用画面空白和长卷的形式,表现江山的辽阔深远、绵亘无尽之势。和青绿山水长卷相比,水墨山水长卷在空间的处理上,要求画家具备更深厚的艺术涵养。因为后者在画面的叙事性和装饰效果上失去了前者的不少优势,于是从水晕墨章中传达自然的精神,就成了最终的目的。而夏圭的确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在一片空灵的画面上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迭迭的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里,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干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

夏圭非常重视墨色的浓淡对比,近景用墨较浓重,远景墨色清淡。从局部看,画树点叶用墨较浓,而山石用墨相对较淡较干,石上苔点用墨较重,这样在黑白对比中,显示出山石的明洁、清润。因为运用更多的水分(同马远相比),所以更具有“墨汁淋漓”的效果。三丈长卷,并无堆砌拼凑之感,反而让人觉得空灵毓秀。

画趣拾珍

南宋在北宋灭亡之后又重新建立画院,一些原在北宋画院供事的旧人又重新供职于南宋画院,这对于两宋绘画的传承至关重要。南宋画院诸家较为擅长江南小景,特别强调对于扇面和斗方的创作,这样的小景非常有利于画家对于一些小景观的反映,风水术在其中仍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宋代强调理学,使画家对外在的事物有较好的认识,但是对理的把握是要求外在的事物与内在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这就必然导致画家主观性的进行创作。

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与李唐《万壑松风图》的画法一脉相承,都从大小李将军,荆关,范宽发展而来,夏圭此图在用水上见长,称拖泥带水,在画法上有所发展。虽只是一峰,但其回环伏昂之势、环水拥路之姿是对于来龙之势的描写。夏圭等人与僧人画家颇有交往,这也使禅画的兴盛与风水术联系在一起,表现在山水画创作上时则更强调内在与外在的相通,所以表现的山水是画家自己理解的山水而不是完全的现实山水。

此卷无款识,故学术界对于此卷是否夏圭真迹有些争议。按照一些日本学者的看法,《溪山清远图》卷的风格与南宋画风不符,从而将其判为明代的仿制品。然中国台湾的学者李霖璨认为:“我们所以相信这幅长卷是夏禹玉氏手迹的原因,乃是由画家风格方面着眼…大斧劈皴,减笔人物,笔致犀利清润,墨色多焦与淡墨之对比……在在都是南宋夏圭的面目风采,我们对这种风采神交已久,所以展卷快睹,大家异口同声地都说:此非夏圭不办’!

一早于此尚没有这种画法(如李唐即较此繁细),晚于此的明朝戴进,又高跻不到这样的画界,即没有如此超脱的意境,优美又如此劲拔之笔墨。因此,由画家风格方面着眼,大家都口无异词地把这卷归属于夏圭的名下,而且还公认为这是他存世的第一杰作。”(李霖璨:《中国画史研究论文集》)现在美国及中国台湾学者几乎都同意这个看法。

名家小传

夏圭,字禹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的著名画家。宋宁宗(1195-1224年)时为画院待诏,初学人物,后攻山水,师承范宽、李唐,他将李唐的斧劈皴画活,在写雪景方面仍师法范宽。山水画风格和马远相近,喜欢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构图时别出心裁,常是取半边,把窄间扩大,突出近景,所画远景却清淡简练,给人清旷俏丽之感,人称“夏半边”,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为“马夏”,与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夏圭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应该很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明代画家董其昌对“北宗”山水颇怀偏见,但对夏圭却十分折服。明代王履也赞许夏圭:“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晴蒙尘之鄙格。”

局部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