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学在职研复习资料划重点喽,还不戳进来

 职场办公高手 2018-11-27

教育学在职研是很多在职人员都报考的一个专业,眼看一月份研究生考试近在咫尺,很多人开始搜罗教育学在职研的复习资料,下面就是教育学在职研的复习资料汇总,你如果有时间,不妨戳进来看看,定会有所帮助。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6.洛克“白板说”: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学前与小学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4类型多样化。5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0世纪后的教育: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1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指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2.教育资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6.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教育观念的转变: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更关注个性发展。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3.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5.发展关键区:即发展最佳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6.成熟:人的某中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7.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机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以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9.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10.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

1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16.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差别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社会规范。2、加速个体发展。3、即时和延时价值。4、开发特长发展个性。

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1、发现价值。2、发掘潜能。3、发挥力量。4、发展个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

3、课程目标(各学习领域和/或具体科目)

4、教育目标(具体教学中如单元、课时)

6.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感受美: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11.创造美:个体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对美的创造。

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1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道德上市互相促进关系。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学科专业的素养。2教育专业的素养。3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条件。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通常指广义: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学科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科本身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

3.儿童中心论:其出发点是儿童。主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5.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8.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10.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基本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类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程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学生的全面发展。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与社会相适应。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究)5改变课堂管理模式(国、地、学)6改善课程评价方式。

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课程改革首要的目标。 第七章 教学理论

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5.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8.认识的间接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识世界。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

9.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10.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11.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4.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中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教学的基本特点及规律:1间接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3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5.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8.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11.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2.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6.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转授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17。道耳顿制: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而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8.文纳特卡制:1919年,美国人华虚朋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课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19.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20.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有教育学教授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22.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3.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4.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5.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2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27.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8.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9.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诧异为目的。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⒈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⒉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又完整。 ⒊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⒋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⒌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⒍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⒈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⒉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⒊时间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较少。⒋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⒍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⒎它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课的结构: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说来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好课的特征: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6.道德教育:道德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4.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5.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17.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18.前景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19.平行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20.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1.道德两难法:柯尔伯格在明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明确了道德冲突在人们做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

问题。“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便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德育内容: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集体主义、劳动、自觉纪律、民主和法制。

德育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德育的形成过程:1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2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3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4长期反复不断提高。

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榜样示范、陶冶教育、实际锻炼、品德修养指导、品德评价。

德育途径:教学、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我国新时期的德育改革:1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3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4内外开放性。

第十章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1.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2.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或者可以关注在职研招网官网微信公众号:china-zzyed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