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赏析

 江山携手 2018-11-27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
这首词抒写羁旅相思之情,题材基本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碧云天,黄叶地。”开头两句是说,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
起首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蓝、大地澄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两句是说,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这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阵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与碧天同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与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三句是说,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里的芳草可引发有关的联想。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相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相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得望乡的游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整个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四句是说,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义近。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相思离情之深自见。“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末三句是说,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的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月明中正可倚楼凝想,但独倚明月照映下的高楼,不免愁怀更甚,不由得发出“休独倚”的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相思离愁之深重。“楼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因为夜不能寐,所以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这正是想要排遣相思反而更增加了相思之苦。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新颖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高潮,词也在这难以为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相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热爱,反过来衬托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得下片的抒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附录《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名家点评 

清代沈辰垣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

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清代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清代谭献《谭评词辨》:“大笔振迅。”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曾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守边多年,西夏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卒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词存五首,风格、题材均不拘一格,如《渔家傲·秋思》写边塞生活,苍劲明健,《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写离别相思,缠绵深致,均脍炙人口。有今辑本《范文正公诗馀》。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