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 | 《着迷》第37回 姜德明与书之二

 星河岁月 2018-11-27

人和书一样,都老了


  姜德明先生家中,这样的书柜有十几个,分置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虽然拥挤,却井然有序。他介绍说,那些珍贵的民国版本和建国初期版本的旧书,已经发黄变脆了,一般也不拿出来,有时翻检一次,往往是落“花”满地,不敢多碰,真是又爱又愁。相守了几十年,书和人一样,都老了。

  不待我说,姜先生随意从书橱里抽出一本,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他爱不释手地摸索着说:“你看,这是第一版的《围城》,丁聪设计的封面。原来这套赵家壁先生编的‘晨光文学丛书’几十本一套我都有,‘大跃进’时都处理掉了,只留下了这本和老舍的《老牛破车》。”言语中充满了感情。这本《围城》伴随姜先生近70年,虽然纸已经发黄,但封面依然整洁,色彩浓艳,讲到当初在天津购买时的情景,恍如隔世。

  姜德明先生爱书,从上学时就开始了。“我不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个开纸店的掌柜,主要印制中式账本。可是他挺有生意眼光,同时还广收旧账本及一切书册,有的拆改成新账本,有的分类后送交两家造纸厂。生意兴隆时,还请天津相声演员戴少甫、太平歌词演员秦佩贤在一家商业电台上报过广告。”姜先生回忆道,他到店里玩,偶尔会从父亲收来的旧书中捡几本有兴趣的带回家看,他记得有抗战前的《良友画报》《论语》等杂志。渐渐地,天津天祥商场二楼的旧书摊,留下他无数难忘的少年记忆,“当年我在天津读中学的时候,宁愿整个下午旷课,也要泡在天祥商场的旧书摊前。那个商场的一楼是花花绿绿的老爷太太们的世界,一上二楼却非常冷清、灰暗,转一个大圈儿全是旧书摊。旧时代的天津真是一个畸形的城市,就在这灯红酒绿的繁华天地中,却存在这么一小片少人问津的文化绿洲……”那里成了姜先生魂牵梦绕的去处。另外,旧城北门西的旧书摊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正是从这些旧书摊上,他开始爱慕知识、爱好文学、喜爱藏本的。

  “当时我还是个学生,但并不用功,一切从兴趣出发,下午常常逃学,不是看电影、话剧、曲艺,就是往天祥商场去逛旧书摊。身上也没什么钱,就跟家里说学校要交书本费,骗些零花钱,见到便宜的书就会买一些。那本《围城》就是我在当时买的新书。”那时姜先生并没有专门收藏什么书,看见鲁迅、巴金、老舍等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格外兴奋,觉得与他们的距离一下亲近了许多。“课本上只有一两篇文章,在书摊上一看原来他们有这么多作品,对他们比较有兴趣。我的不少知识和新文学藏本都得自那儿。我对它至今留有一种怀恋之情。”那时的阅读和购买没有章法,姜先生说起他少年时代的一件趣事:有一次在书店,“见到一位风度典雅的少女买了一本屠格涅夫的《春潮》”,自己便“莫名其妙”地也跟着买了一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