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好了明理 2018-11-28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昨天给大家介绍了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金冠带,有读者私信联系,希望子渊能再介绍一些不太知名的珍贵罕见文物。今天咱们就聊聊金沙博物馆所藏的石跪坐人像(又称“跪坐石人像”)。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金沙遗址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古蜀遗迹出土的文物多是金器或者青铜器,其实石器也是金沙遗迹出土文物的主要类别。由于古蜀国辖境内玉料资源贫瘠,所以古蜀王国的统治者们通常以石料代替玉料,他们命人从成都平原西北方向的龙门山一带开采石料,以进行加工祭祀所需的部份礼仪用器。造型优美、简练生动的石跪坐人像,就是这些祭祀礼器之一。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石跪坐人像

作为目前我国发现时代较早、制作最精的一批立体圆雕石刻文物,金沙遗址的石跪坐人像共有12件,其造型大同小异,高约20厘米,人像脸形方正瘦削、颧骨高凸,有着高鼻梁、大鼻头与大嘴巴,耳垂部位还存在穿孔。石像未穿衣物,双腿弯曲、双膝跪地,被绳索反绑双手,而其臀部则跪坐于脚后跟上。人像发式极为奇特,不同于同时期的周人,头顶发饰从中间向两翼左右分开,如同一本正在打开的书籍,发梢两侧则修剪得极为短促并微微上翘,人像脑后头发则被梳成两股长辫,直垂腰间。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今人还原的古代祭祀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发现石跪坐人像与周围出土的石虎、石蛇、石璧等组合在一起,显得极有规律,石虎出土时的位置恰好是虎口正对人像胸膛,这种特殊摆放形式显然具有极强的宗教涵义,这无疑表明了人像、石虎、石蛇等都是古蜀国祭祀时所用的礼器。从石跪坐人像展现的姿态来看,这应该是商周时期人祭(人牲)现象的反映。人祭现象最早发现于商代二里头晚期遗迹中,在殷商时期,这种祭祀方式最为盛行,而人牲的主体很多时候都是战俘、奴隶等对于统治者来说不值一提的“牲畜”。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史记》明代刻本

据甲骨卜辞记载,人祭每次所用人数不等,最多时有三四百之众。至于这些人牲的来处,太史公的《史记》似乎有着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而在四川西北的茂县牟托石棺墓中,有一件牛头钮盖漆绘罐,其上所绘人头像发式为辫发三根,这与石跪坐人像极为相似。从这里人们不难推断,古蜀国在商周时期就已控制南中地区,而石人形象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西南夷,古蜀人祭所用的“人牲”就是那些被武力征服的西南少数群体。

千年遗址出土神秘石人像,外貌服饰非常怪异,揭露出一项残忍习俗

▲商汤画像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史学界部分学者有着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石跪坐人像反映的是古蜀巫师正在进行祈雨祭祀等活动。他们的依据是《吕氏春秋》,“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古蜀人剪发磨手,为的就是祈求上苍垂怜、风调雨顺。因此,石跪坐人像的真实含义至今仍无定论,或许随着更多古蜀文物的出土,人们能够掀开其神秘的帷幕。

参考资料:

《金沙遗址考古资料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