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可爱的湖南老头,把天真融进了画里

 我是圭水 2018-11-28

「 同 去 看 展 」

莫立唐花鸟画展

中国文人画有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叫“拙趣”—— 在技巧纯熟度之上、也并非有意为之的笨拙,算是种追求原始、本质,规避训练的表达方式。

这说法学术上具体叫什么没考证过,也不知道编书画史的总没总结成流派,要是真写进去了,地属湖南那章莫立唐先生大概要放进“代表性大家”。

艺 术 家 简 介

莫立唐(1925 - 2016)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莫立唐,1925年10月生,湖南桃江人,别号紫云翁,磨刀老人。 杰出的中国画大家,擅山水、花鸟画创作, 并喜好书法、诗文创作。 早年毕业于南京美专,师承高希舜。自1949 年 9 月参加工作至今,从事美术工作、创作已60 余年。“文革”前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理事,“文革”后于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做美术辅导工作。1985年于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离休。

一生醉心于传统山水画、花鸟画、书法、诗文的艺术创作,其书画创作是从传统技法入手,深入浅出。绘画代表作品有《青崖挺秀》、《育英图》、《张家界》、《山城丽》、《洞庭波涌》、《双峰图》等,其中《洞庭波涌》1970年至1979年在中国人民大会堂长期陈列。出版有《莫立唐画集》等。

2000年,传略及成就、图片等被收录于国家数据库,入编《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大型专辑画册。获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出版社颁发的永久珍藏证书。

“不急哩”

杨福音艺术馆馆长跟莫先生是好朋友,他写莫老,标题是《一个可爱的老头》:“莫老七、八十岁了,你若问他最近在画什么?他总会说,不急哩,还冇捡场哩,再等等还不迟哩。

你看,现在是意大利足球世界杯,这是个大事,等这个大事过了再看看,画画不晚。于是他每天晚上守着世界杯看电视,看着看着就俯在画案上睡着了。”

莫老 2004年作报春图

这种“画画不急哩”同样体现于其作品的市场接受度。

现代湖南山水画四家,最年长的杨应修经徐照海、最年小的曾晓浒,山水画都在生前广受推崇,莫老作为四家中最后辞世的一位,始终不温不火。即使前些年艺术市场炒的火热,也没有过门庭若市。

莫老 1990年作兰香70-70

“究其原因,是他的山水画呈现出黄宾虹所谓的“不齐之齐”的内在精神之美。”

这种“不齐之齐”类似扬州画派里的“怪”,大概都是“拙趣”的外化。

“《兰石图》堪称这类代表。绝大部分画面空间是一块空无的巨石,石的底边钩画水纹,左上方则是兰草。这种近乎墨戏的任性乱来,很使人想起扬州八怪的金农的一些画。”

莫老作品 兰石图

“磨刀老人”

据说莫老喜欢临帖,特别是唐楷颜书和扬州八怪的金农。

金农以“业余画风”著称,某种程度上跟毕加索学小孩画画那股劲一样,都在有意无意的保留画作中的天真。

莫老也沿着这股天真,植根颜真卿的楷书,将隶书、篆书的部分特征揉合渗透。自创“斧劈字”,号“磨刀老人”。

花鸟画家普遍倾向书法,有文人画的书画一体美学观。莫老以书入画,花鸟重墨重色。

“1990年以后他的绘画创作中书法用笔则更为明显,使他的画雄浑厚重、苍茫的内在精神特征更为突显。”

莫立唐花鸟画展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11月份做了“莫立唐花鸟画展”,以莫老的花鸟画作品为主,200余幅作品将分两批进行展出。

“刻画了湖湘山水风光、田园景象里所包含的幽深趣味,更是以梅兰竹石等题材强烈地表现了湖湘文化的苍茫之美。”

艺术评论家李蒲星写,品莫立唐的花鸟画,让人想起齐白石、潘天寿的山水画。在正宗的山水画家看来,齐、潘的山水画都是花鸟画家的旁门左道。

不务正业的旁门左道提升了艺术家的整体实力和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旁门左道开放了正宗山水画的艺术系统,为后代山水画家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对而言,山水画家莫立唐的花鸟并没有齐、潘那么的旁门左道,而是更多地守护了花鸟画的审美规范。但同样也提升了艺术家的整体实力和比较优势,也为专业的花鸟画家探索求新提供了借鉴。”

如莫老自己在76岁时题《临池偶记》,写对绘画的认识:“从观古今之画品,凡笔墨不能入纸者,造型不能传神者,刻画不能入微者,思维不能浮想者,运笔不能随意者,笔意不能生发者,设色不能单纯者,均属下乘之作,故不足观,学者岂可忽乎哉。”

莫立唐花鸟画展

展 期

2018.11.6——2019.1.5

地 点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四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