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倔强爱尔兰和大佬英格兰“纠缠”的开始 | 金雀花王朝(11)

 陆一2 2018-11-28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从地理位置上看,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都在同一块岛屿上,而爱尔兰和它们隔海相望。英格兰对爱尔兰的征服历史是漫长的,从亨利二世开始,一直到都铎王朝的合并法案,二者经历了数百年的恩恩怨怨。即使历史上英格兰曾将爱尔兰岛全部纳入自己的领土范围之内,但是爱尔兰岛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过,爱尔兰本地的民族情感加上后期宗教派别斗争的因素,都造成爱尔兰不愿意全心全意纳入英格兰的版图。在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各地反抗殖民统治的运动风起云涌,爱尔兰岛人民也在一步步计划自己的独立之路。在1948年,爱尔兰通过新法案,除北方26郡之外,爱尔兰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获得英国的承认。在历史上,英格兰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染指爱尔兰的?爱尔兰的土地又是如何被英格兰盯上的?



爱尔兰岛与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它左邻大西洋,右隔爱尔兰海和英格兰相望。岛上的居民是凯尔特人的原始住民,因为地理的原因,文明保持着未开化的程度,就像是世界的边陲之地。当整个西欧受到古罗马的入侵时,唯独爱尔兰没有,因此,罗马的文明之光并没有照射到爱尔兰岛上。当维京人劫掠英格兰时,将他们的野蛮和愚昧也一并播撒在英格兰岛上,却在爱尔兰建立了市镇,对爱尔兰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在亨利二世时代,爱尔兰岛上主要存在着五个王国,其余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部落。在1155年,教皇阿德里安二世就给予亨利二世入侵爱尔兰的权利,因为在当时的教皇看来,整个世界都应当归服在上帝的权威下,而教皇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理应做精神世界的管理者。当时的爱尔兰全岛已经基督教化,但是,她的精神权威却不在教皇的手中,而是当地的各个修道院院长手中,既然同属基督内的子民,那么就要共尊一个“王”。因此,教皇想借着亨利二世的手,把整个爱尔兰教会都降服在自己的尊座下,教皇认为,这对于爱尔兰人民来说,是重新回到基督怀抱的大好机会。因此,阿德里安以他无限的尊威劝告亨利二世,入侵爱尔兰,根除当地土著的的恶行和劣习,强迫当地的居民向教廷纳税,并且许诺亨利二世对该岛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力,而这时的亨利二世也正在人生开疆扩土的巅峰,认为自己是这项事业的不二人选。



虽然得到教皇的首肯,但亨利二世并没有付出积极的行动,此时的他,正逗留在欧洲大陆,忙着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而在爱尔兰岛内,五个王国正发生着内战。伦斯特国王德莫特在臣民中名声很差,他肆意妄为,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各地叛乱不断,而伦斯特又是一个好色之徒,他一直垂涎布雷弗尼国王奥诺里克的妻子多弗吉尔达,心里总在盘算如何将这位美人据为己有。当有一天奥诺里克去巡视王国地方时,把自己的妻子留在一座岛屿上,岛屿四周是沼泽地,德莫特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带人突袭这个岛屿,抢走梦中情人。奥诺里克对于德莫特这样的行为,十分震怒,他联合康诺特国王罗德里克,齐集兵马,进攻德莫特的领地,很快,德莫特兵败如山倒,输的精光。


德莫特走头无路,流亡到了英格兰,寻求亨利二世的保护。在亨利二世眼中,爱尔兰这些国王甚至不如自己的贵族,因为他们在亨利二世眼中被视为野蛮与未开化的。德莫特为了复国,向亨利二世提出,只要能帮助他复国,爱尔兰可以作为英格兰的藩属。此时的亨利二世,很乐意听到这样的消息,但自己正忙着平定领地内的叛乱,又跟罗马教廷闹着矛盾,抽不开身亲自去完成这项事业。于是,他给了德莫特纸面上的援助:授权一切臣民去帮助德莫特复国。德莫特蒙圈了,自己不远万里来到英格兰,想让亨利二世带兵帮助自己复国,结果兵没有借着半个,还得靠自己去说服英格兰的贵族。德莫特没有办法,自己身上并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他招募一支军队,他能给别人回报的,也只能是复国之后美好的许诺。巧的是,德莫特遇到了英格兰贵族,绰号“强弓”的理查德,他是彭布洛克伯爵之子。理查德本出身贵族,他的父亲凭借军功成为贵族,在他这一代手上,却奢靡放纵,家业有很大的亏损,因此,在冒险精神的鼓舞下,对振兴家族的期望,使理查德将复兴之路放在了对爱尔兰征服的事业上,他希望从这项事业中分的一份不小的荣誉与财富。理查德家族的名声,正是德莫特需要的,没有诱人的回报和过硬的担保,没有骑士敢冒这样的危险。理查德向德莫特提出了条件:德莫特要把女儿和全部领土的继承人伊娃嫁给他。德莫特答应了这项请求,于是,理查德召集其他贵族,并与他们达成相应的协定,入侵爱尔兰。德莫特此时秘密潜回爱尔兰,藏身于一所修道院内,作为援军的策应,等待援军的到来。



当时对爱尔兰的征服事业,并不需要很多的兵力。对于那些原住居民来说,来自英格兰军队的作战能力是超出他们想象范围的,即使是一个单兵的作战能力,也足以能够震慑一群落后武装的人民。英格兰联军指挥官之一的菲茨·史蒂芬首先率领军队登陆爱尔兰岛,他率领三十名骑士,三百名弓箭手和六十名绅士,武装力量不大,但是纪律严明,全副武装,个个骁勇善战。一入爱尔兰,当地的居民就陷入极大的恐慌,这与他们所见的本土战士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另一位指挥官莫里斯率领十名骑士和六十位弓箭手与菲茨·史蒂芬会师,二者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维京人在爱尔兰建造的城镇,之后,联军的另一位指挥官菲茨·杰拉德率领十名骑士,一百名弓箭手和三十名绅士也相继到达了爱尔兰,联军的作战非常顺利,爱尔兰的五个王国的军事力量根本对他们的征服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德莫特在联军的帮助下,恢复了自己的王位,夺回了领土,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要成为全爱尔兰之王。


德莫特说服理查德,让他再从英格兰派遣更多的军队,来进行全爱尔兰的征服事业。理查德快马回到亨利二世的行宫,说明爱尔兰的战况,以及增兵的要求,亨利二世的回答模棱两可。因为他忌惮理查德一旦在爱尔兰扎下根,对自己来讲又是一个麻烦,理查德身材魁梧,英姿飒爽,很有领袖魅力。尽管有这样的考虑,亨利二世还是派兵出击爱尔兰。他的将领雷蒙德率领十名骑士,七十名弓箭手在爱尔兰的沃特福德登陆,并在此击败了阻击他们的三千爱尔兰人,之后,英军挺进都柏林,并一举攻克。英军攻无不克的行动,极大地震惊了爱尔兰的当地国王。以罗德里克为首的爱尔兰联盟,集兵三万,准备与理查德为首的英军决一死战,为鼓舞士气,把德莫特做人质的儿子给砍了头。这个时候,德莫特去世了,理查德遵照事前的约定,娶了德莫特的女儿伊娃,继承了伦斯特王国,但是,刚继位,就被三万爱尔兰联盟大军围在了都柏林。这个时候的理查德,发挥出他冒险精神最令人敬佩的一面,他只率领九十名骑士,出其不意的打击爱尔兰军队,造成整个爱尔兰军队的极大恐慌,并因此溃败逃散。英军顺势追击,大肆屠戮爱尔兰军队,整个爱尔兰岛内,从普通百姓到战士,没有人敢反抗英军。



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亨利二世的耳中,他心中不无焦急,担心征战的贵族心生叛逆,于是下令所有征战爱尔兰的英格兰人回国,准备亲自征讨爱尔兰。以理查德为首的爱尔兰征服者们,对亨利二世的脾气一清二楚,他们向国王承诺,所有征服的爱尔兰土地,如若国王不嫌弃,都可作为国王的王室封地。尽管这样,亨利二世还是率领五百名骑士在爱尔兰登陆,他此时就是要将将领们的成果纳入自己的口袋。亨利二世长驱直入,接受臣民的降服,他让爱尔兰大部分的首领和君主保留原来的土地,将一些土地分封给其他征服者们,并任命理查德为爱尔兰的总督。而这个时候,亨利二世身上还背负着杀害圣托马斯·贝克特的罪名,这谋杀的罪名还一直回荡在西欧的上空。因此,征服爱尔兰的事业,足以让他在教皇的面前抵消他之前的种种“罪行”,亨利二世在爱尔兰呆了数月之久,等到爱尔兰事情稳定以及西欧对他的谴责之风散去,他就班师回朝了,自此,爱尔兰成为了英格兰的藩属国。


爱尔兰就这样,第一次被英格兰征服了。而这只是开始,殖民与反殖民的开始,爱尔兰作为当时的蛮荒之地,很少愿意有英格兰人往那里移民,即使移民到那里的英格兰人,也别当地的原住民同化而非改变原住民。在征服者的歌舞升平的胜利下,却涌动着反抗的暗流,从亨利二世开始的反抗,到近代的独立运动,爱尔兰人的血液中似乎植入了反抗英国的基因,一直被征服,从未被打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