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大学生创排程派新戏《金簪记》——第13期“程韵流芳艺术沙龙”论道西区剧场

 cxag 2018-11-28


-CHENGPAI-



11月27日下午,第13期“程韵流芳艺术沙龙”在护国寺西区剧场举行,几位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的90后大学生,就取材于《金瓶梅》的新编历史京剧《金簪记》,与主持人展开了深入讨论。


· 沙龙现场。


《金簪记》

在原著中李瓶儿送给西门庆的定情金簪的牵引下,展开二人情感纠缠的作品主线,揭示了严酷社会生态中的人性悲剧。


本期沙龙邀请《金簪记》编剧、导演、创腔、主演晚昼等主创人员和投资人陈培为主讲嘉宾,与现场戏迷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中的苦辣酸甜。



2015年>>>

晚昼等几位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将取材于《金瓶梅》的新编京剧《李瓶儿》搬上舞台,剧中,西门庆六夫人李瓶儿以程派青衣的形象亮相。该剧仅在北京师范大学演出一场,便引起了社会关注,更有戏迷直接向主创人员提出指责。

· 集编剧、创腔、导演、主演于一身的晚昼谈创作体会。

· 舞台监督廖馨为大家解读《金瓶梅》。

· 西区剧场董事长、《金簪记》投资人陈培讲述他的戏剧情结。

· 统筹王琰泽谈对程派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金簪记》的认识。

· 主持人张永太。



主创团队认为>>>

尽管“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出现于19世纪初,但不能否认,诞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金瓶梅》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作品在原始欲望的文本表象之下,是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善与恶的分界在这部作品中有了另一种解释。同时,作者假托宋徽宗年间事,秉持中华民族“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哲学传统,以老道细腻的文学描写,鞭笞了明朝晚期朝政腐败、社会堕落的现实。《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正是基于对原著文学和社会价值的深刻认识,3年中,主创人员一直潜心于这出戏的修改完善,将其改名为《金簪记》后,将于近日再现舞台。


· 展示剧中人物服饰。


小说《金瓶梅》问世后>>>

一直是戏曲、影视剧创作的取材热点。传统戏曲如《打饼调叔》《挑帘裁衣》《灵堂杀嫂》等,延续了《水浒传》对潘金莲、西门庆的道德定性;现代作品如19世纪初欧阳予倩的京剧《金瓶梅》、当代作品如魏明伦的荒诞剧《潘金莲——一个女人的沉沦》等,大都被指责为潘金莲翻案。


上述作品无一不是以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为主线,《金簪记》却以李瓶儿和西门庆的情感纠缠为主题。主创人员的解释是:


《金瓶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西门庆身边的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李瓶儿是唯一和西门庆建立起了真挚情感的女人,也是令人最为感动的女人。游戏在众多女性之间的男性西门庆,独对李瓶儿敬爱有加,这在《金瓶梅》里是独一无二的。自李瓶儿嫁到西门府之后,小说中的风月故事也变得愈发凄楚与温情。





《金簪记》的主创团队>>>

由90后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其中,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研究生二年级的晚昼集编剧、导演、创腔、主演于一身,舞台监督廖馨是中央戏剧学院大四学生,剧场统筹王琰泽是中国戏曲学院大一学生,西门庆的扮演者王迪是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饰演潘金莲的杨振涛也是一位90后。他们都认真研读了原著作,并对《金簪记》的创作形成了诸多共识。这样的局面在戏曲创作中已经久违了,使人在感动之余,看到了京剧振兴的希望。


· 龙在天皮影剧团的李卉

介绍为《金簪记》人物特别制作的影人。


· 与观众互动环节。

· 小影人引起了观众们的极大兴趣。


本剧的投资人>>>

陈培是一位从事互联网通信的企业家,他用经营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拿下了位于护国寺的一家小剧场——西区剧场的经营权。凭着对传统艺术的景仰,便义无反顾地投资创排《金簪记》。这说明,京剧的巨大人文魅力,振奋了更多企业家藏在心底的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桐羽当天中午从外地回京后,马不停蹄赶到沙龙现场。她鼓励主创人员:“京剧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年轻人参与。《金簪记》的主创团队让我们看到,这一希望正在变成令人鼓舞的现实。”

·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桐羽、副会长张莉莉、理事赵国君与《金簪记》主创团队合影。

· 研究会领导、主讲嘉宾和戏迷票友合影留念。


11月29日至12月2日,《金簪记》将在西区剧场连演四场。陈培说他对这出戏的市场表现充满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