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爬虫爱书 2018-11-28

“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夸赞三种人才。

鬼谷子对此三类人作了如下分析:“仁者轻货”“勇者轻难”“智者不可欺以诚”,意即仁人君子轻视财货,不能用钱财利益来诱惑;勇敢的人轻视危难,不能用祸患来恐吓他们;智慧的人对事情了然于心,不可以假装去欺骗。

老子《道德经》: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若没有这些智慧之语点播,也许我们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不小的代价,才能学到如此真谛。

世上有仁者、勇者、智者,必然相应也有贪利小人、不肖之徒、愚者。我们周边的人大致都可以归入这六个范围内。

同时我们知道,所有的事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地想出不同的对策,来达成我们的目的。

古代有个这样的案例,卜式原本是西汉的一个普通农民,最后靠着他的仁义做到了御史大夫。

我们不妨看看他做了什么样的仁义之事吧。

卜式自幼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个幼小的弟弟。因为家境贫寒,读不起书。等到弟弟成人后,卜式把田地房屋财产都给了弟弟,自己只带走畜羊一百多只,进山放牧,过了十多年,他的羊达到一千多只,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而他弟弟坐吃山空,家产耗尽,于是卜式又屡次把家产分给弟弟,受到邻里的称赞。

当时汉朝正在和匈奴作战,国库很紧张。卜式上书表示愿意把财产的一半拿出来支援边境战事。有使者问他:“你这样做,是不是想做官呢?”他答道:“我从小就放羊,不愿意做官。”使者接着问,“那家中是不是有冤屈打算上告?”他又回答,“我生下来就从不和人争什么,对生活困难的邻居,我就借给他们钱粮;对行为不端正的人,我就开导教诲他。我住的那里,人们都依赖我,对我都很友好。我能有什么冤屈呢?”

老子《道德经》: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估计使者也纳闷了,便问:“既然是这样,那你拿一半财产出来是想做什么?”卜式老实回答道:“天子讨伐匈奴,我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到前线拼死作战,有钱财的人就应该捐献出来,资助军队。这样我们大汉就能把匈奴消灭了。”

可惜当时呆板的丞相认为这样破坏了规矩,于是卜式继续平静地种田放牧。

过了一年多,又碰到汉军出战,匈奴的浑邪王投降,朝廷费用很大,仓储府库也空了。卜式便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的郡守,分给迁徙来的百姓。河南郡守上报了当地富人资助贫民的名册,武帝看见卜式的名字,记起了他,说:“这就是从前想捐出家财一半助边的那人吗?”于是,武帝赏赐卜式,把四百戍边人的十二万给养钱归他,卜式又把这些钱通通还给朝廷。此时,富豪之家都争着藏匿钱财,只有卜式偏拿出钱来助边。武帝于是以卜式为仁者,特别尊显他,拜他为中郎,赐爵左庶长。

老子《道德经》: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最初,卜式不愿做中郎,武帝说:“我有羊群养在上林中,想要你去饲牧。”卜式才肯拜为中郎,他穿上布衣,着了草鞋去牧羊。过了一年多,羊长得很肥大,且头数也多了。武帝认为卜式是奇才,就拜他为猴氏县的县令,后来直至升为御史大夫。

老子《道德经》: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仁者无敌说的就是卜式吧。如果我们遇到类似仁义之士,不愁事情完不成。不管是仁者、勇者还是智者,都是帮助他人达成目标的好帮手。

而那些成为事业阻碍的是贪婪者、怯懦者、愚味者,对待他们,我们要因人而异,灵活地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