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数学老师

 金兑个人图书馆 2018-11-28

我从小学、初中读到师范,读了十一年书,一共经历了九位数学教师。这九位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教学技艺最高的,当推上初中时的赵凤翔老师。

19629月初,我考上下伍旗初级中学。那年,赵老师38岁,一米七的个儿,有点儿马蜂腰儿,鼓脸腔儿,两只大眼炯炯有神。他讲起课来,抑扬顿挫、津津有味,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课下,大家都说:“听赵老师的课,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赵老师于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原分配在北京一所高中任教,由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又出身于地主家庭,就被下放到家乡武清,到下伍旗初中任数学课,让我荣幸地赶上了。

赵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当时,我们学的代数课本,是他起早贪晚用蜡笔刻后复印装订的,却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扔置一边不用——真牛!他告诉大家:“我给同学们编印的课本,比人教社的知识面既系统,又全面。深入浅出,容易学懂弄通。”通过两年的学习实践,确实如此。赵老师上课板书,三根粉笔,边讲边写,从左向右,写满黑板,不涂抹一个字母,整个版面,井然有序,课讲完,粉笔正好用完。老师25分钟授课,学生15分钟做练习,几乎节节课如此——让人佩服!赵老师的教案,小楷书写,井然有序、挺拔娟秀,令人叫绝!

赵老师教数学还经常理论联系实际。记得有一次上课,他把我们带到学校操场,教我们测量土地。当时是60年代初,我们教科书上测量土地是用市制单位,即平方丈、平方尺。而赵老师有超前意识,教我们用公制单位即平方米测量土地。尤其教会了我们“加半移三法”,即先用米测量之后再换算成亩的简易方法。赵老师让两位同学在操场上用卷尺测出一个长50米、宽20米的长方形。然后他说,用长50乘以宽20,等于1000平方米,再加上1000平方米的一半,即500,等于1500平方米,然后,小数点从个位的 0”后边往前挪三位,其得数为1.5,这就换算成了亩数。赵老师又说,其实,我们成年人一般轻松地迈一步就是一米,不用米尺量,这样,测量土地亩数就更便捷了。最后,他让大家用心看一看,这1.5亩地在同学们的眼里到底有多大。

初中毕业后,我回村务农,经常用这种方法,帮助生产队会计测量各家各户的土地。我在下伍旗职中任教以后,我区12所高中生常到我校进行农训,我就把“加半移三法”传授给他们,同学们都啧啧称赞。其实,这哪是我的本事,是赵老师传授给我的呀!

赵老师除教我们代数之外,还教我们珠算。我们不仅学会了珠算的加减乘除,还学会了用珠算开平方及许多速算方法。毕业后,有的同学当生产队会计,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得心应手,这不能不说是赵老师的功劳!

文革之后,赵老师由下伍旗中学被调到武清县师范,呕心沥血培训我县教学骨干。同时,他被授予天津市优秀教师,授予天津市特级数学教师,成为全县教师学习的楷模。

记得2002年一天上午,学校轿车去杨村和平里接刘校长,我顺便搭车有事去南蔡村中学。校车接到刘校后在和平里慢行,我忽然发现车窗外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这不是数学赵老师吗?虽然比以前背更驼了,脸上有不少黑斑——老了,但模样依旧,没错,就是赵凤翔老师!然而,我没好意思跟刘校说停车,因为是搭车,不硬气啊!两年之后,噩耗传来,赵老师病逝,我好后悔。为什么当时不让车停一下跟赵老师说会儿话,哪怕只说一句呢?难道要面子比师生情更重要吗?我追悔莫及!

赵老师,虽然我那次没有停车与您道别,今天,我写一篇小文作为对您的纪念吧。    1369个字)

2018-7-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