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的显示器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参数挑花了眼,我今天准备以我这个影视从业者的角度来讲一下我对显示器一些参数的理解以及这些参数代表着什么和区别吧 一.分辨率 都已经8012年了,所以我们也就不说更低的分辨率了,现在的主流显示器的分辨率都是1080P,2k和4k了,这是属于常规的分辨率,1080P就是代表着1920X1080的分辨率,2k代表着2560X1440的分辨率,4k就代表着3840X2160的分辨率,这是16:9的显示器,还有一些21:9的带鱼屏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更接近2.35:1的分辨率,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没有黑边,常用的21:9的分辨率有2560X1080和3440X1440,可以代表着带鱼屏的1080P和带鱼屏的2k,还有一个LG的LG 38UC99是3840X1660,不过这个分辨率好像就这一台,所以算是不主流吧~但是分辨率这么直观的参数,还是有不少坑的在淘宝 像这台显示器,在某宝标榜自己是4k HDR,10bit面板,支持Freesync,100%sRGB色域,却只有不到1000块钱,这里面的坑我来一个一个和你说。 1. 分辨率,4096X2160看起来和我们刚刚说的1080P,2k,4k没任何关系,实际上,这个在影视行业还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一个分辨率,被叫做DCI-4k,也被我们叫做真4k分辨率,而现在的4k也就是3840X2160分辨率被我们叫做假4k,其实不光4k有这个问题,1080P其实也有,实际上,1080P被我们叫做假2k,而真2k也不是2560X1440分辨率是2048X1080,也就是DCI-2k,至于这个里面的DCI-4k分辨率基本就是假的,因为我见过的DCI-4K的显示器只在监视器上见到过,家用级的我就没见过DCI-4k的所以说,这个分辨率9成9是假的,为什么还留着1%的可能性是真的呢。因为我也没买过。万一被打脸了,就尴尬了。至于什么是监视器,就是我们在拍摄时候通过SDI接口显示电影机上画面的显示器,给导演监看画面用的以及在后期里,通过采集卡,采集达芬奇画面的一个显示器,基本都是工业级的用途,民用没人会考虑的,原因,SDI接口就基本只有工业级才使用,其次,价格了解下,Sony BVM-X300了解下?DCI-4k分辨率,OLED显示屏,30寸30W,或者说我买的时候是这个价格。 2. HDR功能也基本就是假的,现在在3000多的价格里,也有很多显示器显示自己有HDR功能,你可以理解为我的显示器的显示接口具备HDR传输的功能,而面板达不到HDR的要求,因为HDR10对显示器的亮度要求是很高的,而基本上,5位数一下的显示器和电视的HDR功能,基本就是,接口支持而已,基本没什么显示器本身面板支持HDR,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坑,就是Dell U2718Q这款显示器,在4000左右的价位可以买到,这款显示器也说自己支持HDR,首先附赠的mDP线并不能打开HDR,其次,这款显示器支持的HDR其实是Dell自己的SmartHDR而不是HDR 10,还有一个同款叫做DellU2718QM,这款价位差不多的显示器,支持的是HDR 10的标准,不过还是那句话,基本也就是接口支持而已,而且U2718Q的Smart HDR会造成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色偏,所以并不建议开启,还有一款型号差不多的(啊,这真的是考验眼力和记忆力)Dell UP2718Q,这款显示器就完全不是一个价位的了,这款是真正的4k HDR的显示器,这款是不仅接口支持,面板本身也能达到HDR 10的标准的显示器了,当然价位就不一样了。 3. 10bit面板也基本是假的,因为我根本没见过这么便宜的10bit面板显示器,即使是8bit抖10bit的也没这么便宜的,bit就是色深,8bit大概可以显示1677W种颜色,而10bit就是10.7亿种颜色了,这价位说自己是10bit面板我是不信的 4. 1ms的延迟,说真的,你也不是高刷新率,也不是tn面板,是IPS面板,我反正是从来没见过这么低延迟的IPS显示器,即使是贵的多的多的显示器也没见过。 5. Free-Sync,现在出了Free-Sync 2了,这是AMD的技术,对标nVIDIA的G-Sync,而G-Sync是需要单独芯片的,Free-Sync是开源的,基本上是个显示器就可以用,所以支持这个没什么好奇怪的 总结一下就是,这款显示器基本上就是假的,至于为什么基本上,留0.01的概率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二.色域 色域范围分为sRGB,NTSC,Adobe RGB,Rec 709,DCI-P3,Display-P3,BT 2020,大部分接触到的显示器都是sRGB为标准的,VA面板有很多平价显示器标榜自己是NTSC色域的,高端显示器就是Adobe RGB和DCI-P3,苹果全系列现在都是Display-P3,Rec 709和BT2020其实一般人接触不到,也就不说了。 首先来说sRGB,这基本就是你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色域标准了,好吧其实没有基本,就是最广泛的色域标准了,你看到的网页,基本上都是sRGB的标准,目前系统对这个色域支持的也是最好的 NTSC色域其实接触的也不多,兴起的原因更多的是这两年手机厂商带起来的,所以也不多说。 Adobe RGB,这基本是一个专业图片后期必备的色域了,当然这显示器的价格也很贵很贵,还记得上文提到的DellUP2718Q那款真HDR显示器吗?之所以说和其他两款伪HDR显示器不是一个价位的,是因为这显示器大概在万元以上吧,这就是一款100% Adobe RGB色域的显示器。 把DCI-P3和Display-P3放一起说是因为这两个其实很多人搞混了,在iPhone 7发布的时候,iPhone的相机和显示屏说自己支持了P3色域,这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苹果支持的是DCI-P3的色域,后来MacBook Pro,iMac Pro,LG UltraFine 5k和4K显示器也都开始支持P3色域,但这两个色域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这两个色域看色彩范围感觉差不多,实际上其实Display-P3和DCI-P3的这两个色域的伽马值和白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两个其实不能混为一谈,至于DCI-P3,电影行业广泛使用的色域,其实Rec 709,DCI-P3,BT2020都会在电影拍摄到后期的时候进行充分的考虑,所以这一般人也接触不到 总结一下和我对显示器的看法吧,我觉得其实大部分人追求显示器的色域空间的执念,我更建议选那些出厂软校色的显示器,至少显示色彩更准,因为不进行校色的显示器色域再广,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更不要说有校色仪和懂得色彩管理,描述文件的这些东西了,懂得这些的大神也不会来看这篇文章了,不过其实话说回来,准不准这东西也都是看对比的,单独一台显示器在那边用,准与不准,其实已经问题不大了,只要不做色彩输出什么的,准与不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也许色彩浓郁的看习惯之后,看真的很准的显示器,反而觉得偏暖和寡淡,所以,我更推荐大家去选择自己更在意的方面吧,比如FPS玩家选择高刷新率,说到高刷刷新率,我就挺后悔,我原来是3440X1440和1080P 240hz的显示器,后来高刷新率显示器被我摔坏了,然后换了一个DellUP2718Q。换完之后又开始沉迷守望先锋,现在又开始心水高刷新率显示器了。所以没有完美的显示器,只有适合自己的。也许你说ROG PG27UQ就满足你所有需求,然而实际上,这款显示器虽然4k 144,100%DCI-P3色域,真HDR,10bit面板看起来是想拥有的都有了,但是实际上,想满足色彩需求就只能刷新率降到60hz,否则接口带宽无法满足10bit,144hz的视频传输,而且这个显示器的144hz其实也是超频上去的,原生是4k 120hz,所以我一开始也以为,这是一个满足一切需求的完美显示器,而发售之后买到手就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还是充满了各种妥协,只不过看妥协的点,是不是你所需求的~ 讲了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选购显示器有所帮助,我也听过很多人说,2000块钱多的显示器我根本看不出区别,其实真不是这样的,以为显示器这种东西,需要对比,当你真的把两个不同级别显示器放在一起,我相信任何人都能看出来区别,特别是多屏用户,两个不同的显示器放在一起,你会发现,真的区别巨大,最后还有一个小tips,如果是nv用户,使用HDMI接口,记得在NVIDIA控制面板,更改分辨率选项卡下,把输出动态范围改成完全,否则你会觉得色彩过于寡淡,用DP口就没事,因为在n卡默认下,它会认为HDMI接口接的是一个电视如同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