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老刘tdrhg > 《14.模拟试卷》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南帆:论雅俗之辩
南帆:论雅俗之辩。五、启蒙、阶级与雅俗转化。相对地说,封建社会对于资产阶级的孕育远为长久,这同时赋予资产阶级优越的文化条件:“...
正能量:文艺雅俗的共同旨归
正能量:文艺雅俗的共同旨归。作为美学范畴的“雅”或“俗”,其内涵并不仅仅停留在审美风格与艺术取向上,或者说,审美风格和艺术取向也从来不仅仅是艺术内部的事,而是飘扬在时代文化风潮中的一面彩...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
大众文化的雅与俗(文论天地·大众文化与文化建设(1))
大众文化的雅与俗(文论天地·大众文化与文化建设(1))大众文化的雅与俗(文论天地.大众文化与文化建设(1))李春青《 人民日报 》( 2011年05月13日 24 版)由此可见,大众文化绝对不是什么&q...
大众文化的雅与俗
大众文化的雅与俗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势不可当,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大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究竟如何?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人文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两种偏颇...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二)
胡德生先生在《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一书中指出:“明代二百七十二年的历史,硬木家具只占最后的七十年。前二百年流行的家具...
李春青: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
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从观念史、概念史角度切入古代知识阶层的精神世界,且对于“趣味史”的角度还比较陌生,但从“趣味”或“趣味结构”角度探讨文艺思想、文艺理论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文化心理内涵,可视...
传统文人画的源起与发展
传统文人画的源起与发展传统文人画的源起与发展。这种绘画风格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在苏轼、文同等人的积极实践和倡导下,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在北宋时期基本确立。将诗文和书法引入构图,不但适应了...
“士气”之变:黄宾虹画论中的观念与认同
“士气”之变:黄宾虹画论中的观念与认同“士气”之变:黄宾虹画论中的观念与认同来源: 文艺研究 2012-6-6 作者:鲁明军 地点:北京。一、“士气”:从“雅俗之辨”到身份认同 或许是因为黄...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